水陆法会的功能在唐五代的嬗变

2019-12-17 20:15戴晓云
敦煌学辑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超度法会水陆

戴晓云

(中国传媒大学 艺术研究院,北京 100029)

水陆法会是汉传佛教中最为重要的佛教法事,涵盖的历史时期较长。它起源于梁武帝时期,周隋淹没不传,唐代重新兴起,宋代中兴,元明清达到鼎盛,直到清代逐渐式微。①戴晓云 《水陆法会的起源和发展再考》,《敦煌吐鲁番研究》第14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479-487页;戴晓云 《佛教水陆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戴晓云 《北水陆修斋仪轨续考》,《佛学研究》总第25期,2016年,第276页。

这种法会,帝王平民、举国上下,在各种场合和佛教节日中都会举办,举办的频次相当高,尤其是用于荐亡。敦煌唐五代的文献、壁画和绢画是最多的,敦煌与水陆法会应当有很密切的关系。

本文对敦煌卷子中的水陆卷子条分缕析,做一粗浅的考证,期望通过对部分水陆卷子的分析,对唐五代水陆法会的功能有较为明确的认识。通过分析,了解水陆法会变化发展的过程。唐五代的水陆法会功能有自己的特点,与梁武帝时期的水陆法会,与宋之后的水陆法会,都有很大的不同。

这些水陆斋文大多数不是用于超度亡灵的,而具有其他多种用途。说明唐五代时期,水陆法会的功能多样,举办的目的各不相同。

我们知道,无遮会可分为两种,①霍旭初 《无遮大会考略》,《考证与辨析——西域佛教文化论稿》,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2年。霍旭初所考证的无遮会和水陆无遮会不是一回事。霍旭初所说为斋僧会,水陆无遮会则是斋鬼会。一种是斋僧会,一种是斋鬼 (亡灵)会。斋僧的无遮会是从印度传来的,而斋鬼 (亡灵)的无遮会就是水陆法会,是梁武帝首创的。

水陆会和以超度亡灵、引导亡灵速登极乐的无遮会是同一性质的法会。梁武帝的《东都发愿文》是一次举办无遮会之后的斋文,斋文留存在敦煌卷子中。通过对 《东都发愿文》的分析,发现它是以荐亡超度、往生西方为目的的无遮大会的斋文,这和后世水陆法会超度亡灵的性质是一样的。《东都发愿文》明确提到此次大会为无遮大会,又名一切会、平等法会 (今日平等、无复怨亲),并在超度对象上明确提到水陆四生。此法会的目的是使六道四生皆离恶趣,俱生净土。面视诸佛、解脱众苦,灭诸罪鄣。慧命自在,六通无碍。倍增进修、上成佛果。这就是后世的水陆法会,因此 《东都发愿文》既有水陆法会之名,又有水陆法会之实。梁武帝就是水陆法会最初的举办者。后世水陆之名,大约源于此。②戴晓云 《水陆法会起源和发展再考》,第479-487页。《东都发愿文》也提到:“灭一切兵战恶毒,灭一切饥馑恶毒,灭一切水旱恶毒,灭一切疾疠恶毒,灭一切草木恶毒,灭一切云雾恶毒,灭一切地狱外恶毒。”但这和超度家亲弟兄亡魂是不一样的,和唐五代举办水陆法会来专门消除瘟疫等功能是完全不同的。在这种意义上,无遮就是水陆,水陆就是无遮。无遮是水陆的代名词。

超度亡灵的无遮会,也叫冥道无遮会,梁武帝曾经推行的佛事,也是后世名之为水陆的佛事,就是水陆法会。《东都发愿文》中多次提到水陆生灵,《东都发愿文》是这类佛事的斋文之一,是梁武帝在某一次冥道无遮会 (水陆会)上宣读的斋文。

梁武帝以后,冥道无遮经常和水陆连用,称为 “水陆无遮”或 “无遮水陆”或“冥道无遮”,无遮会一度成为水陆法会的代称。水陆法会就是对水陆有情的超度济拔,水陆有情也可称为水陆生灵、水陆含识、水陆六道等,凡是包含有 “水陆法会”、“无遮斋”、“水陆含识”、“水陆生灵”、“水陆有情”、“无遮会”等都是水陆法会的斋文。

水陆法会的名称从一开始就不是十分固定,可称无遮会、无碍会、平等会、水陆、斛食、施食、冥道、救面然恶鬼等等,到宋代以后才以水陆法会为名,渐渐固定下来。

北宋杨鄂 《水陆大斋灵迹记》中也记录了梁武帝建立平等斛食,体现 “冥道无遮平等”。

大梁武帝治化,清时道利,寰中兵戈永息,唯崇佛理。寝处优闲,草履葛巾布被,莞席精持斋戒,济恤含生,悲念四恩,心缘三有,昼夜焚诵,靡暂停时,遂感圣贤,同扶邦国。

忽于中夜,梦一高僧,神清貌古,雪顶庞眉,前白帝言:六道四生,受苦无量。世有水陆广大冥斋,普济含生,利乐幽显,诸功德中,最为殊胜,宜以馐设。帝既觉悟,诘旦升朝,躬临宝殿,即以梦水陆之事,首问大臣及诸沙门,悉无知者。唯志公奏曰:但乞陛下,广寻经教,必有因缘。帝依奏即遣迎大藏经论,置于法云殿。积日披览,颇究端由。及详阿难遇焦面鬼王,因地建立平等斛食,乃创制仪文,三年乃就。其间所得事类,具出一十一本经论。①宗晓编 《施食通览》,《卐新纂续藏经》,东京:株式会社图书刊行会,1989年,第113页。

无遮就是无遮无碍,平等之意,平等就是无遮,也就是无遮斋。冥斋就是为冥间的众生施食,通过平等斛食 (无遮会)来超度亡魂。梁武帝的水陆法会的核心是 “建立平等斛食”,对受苦最深的水陆众生平等施食,平等就是无遮的意思,“无遮无碍,平等斛食”是水陆法会的根本精神。因此水陆会就是无遮会。新罗国僧人在唐代便将水陆法会传入到了朝鲜半岛,高丽王朝在举办水陆法会时,也称水陆法会称为 “无遮会”②《高丽史》第2卷 《世家》卷2:“是岁,重修新兴寺功臣堂,画三韩功臣于东西壁,设无遮大会一昼夜,岁以为常。”见禹秦雄 《〈水陆无遮平等斋仪撮要〉版本研究》,《书志学研究》第50期,2011年。该文为韩文,阿林翻译,谨致谢意。,说明最初从中国传到朝鲜半岛时,水陆法会以无遮会为名,无遮会就是水陆法会。

从现有文献来看,水陆法会在梁武帝创始时叫无遮会、平等会、无碍会,是超度水陆四生的。之后淹没不传,在唐代重新兴起后,“水陆法会”这个名称使用并不广泛,更多时候会用无遮会、平等会、水陆无遮会,或直接用 “斋会”二字,斋文中会出现平等无遮等意思,斋意多种多样,功能具有多种。水陆之名最迟到宋代杨鄂或以后,才成为通称,并且出现了相当成熟的仪文,水陆法会开始在宋代中兴起来。

敦煌卷子 《金刚峻金刚顶一切如来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修行四十二种坛法经作用威仪法则 大毗卢遮那佛金刚心地法门密法戒坛仪则》(简称四十二种)和 《金刚峻金刚顶一切如来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修行四十九种坛法经作用威仪法则 大毗卢遮那佛金刚心地法门密法戒坛仪则》(简称四十九种)③方广锠 《藏外佛教文献》第2编总第11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四十二种》在敦煌文书中存多个卷子,如P.3913、BD15147、敦研015等。P.2012和P.4009是坛图,侯冲认为和 《四十二种》及 《四十九种》有关,并认为是与之配合使用的坛图。由于P.2012和P.4009并无明确的 “水陆”字样,且 《四十二种》及 《四十九种》中有部分不属于水陆法会的坛场,因此笔者不能确定这是水陆法会的坛图,这两个卷子与 《四十二种》及 《四十九种》有关,不一定是水陆坛图,只能暂定为密教坛图。是密教文献,内中涉及到多种密教道场坛法。这两个卷子多处谈到水陆坛法和水陆法会的功能。

在敦煌卷子 《四十二种》和 《四十九种》中水陆法会的功能不仅有超度亡灵,更有其他诸多功能。从南宋成文的水陆仪文 《天地冥阳水陆仪文》看来,宋代以后的水陆法会中会结地轮灯坛,是超度地狱亡灵的,《四十二种》中水陆中灯坛的功能是 “第六功德,照水陆有情,遇此水陆灯坛,总得生天”“水陆之坛有十二种灯坛,十个天轮、地轮,八方之坛,五佛之坛,开启之坛。忏悔发愿,兴慈运悲,度脱众生。持吾教法,不为恶魔外道。狂枳贼徒,不能侵害”④方广锠 《藏外佛教文献》第2编总第11辑。。总体看来,唐五代水陆法会的功能变得多样,兼有对水陆有情和水陆众生的超度和其他多种护佑之功能。

《四十二种》多处均提到这种超度亡灵的功能。部第一说 “三日散食,度化水陆有情,解散道场”①方广锠 《藏外佛教文献》第2编总第11辑,第26页。,部第十八、部第二十、部第二十五、部第二十六、部第二十八、部第二十九、和 《四十二种》部第十二、部第十三、部第十四、部第十五、部第十六、部第十七均提到 “散施饮食,度脱众生”。

《四十二种》中还提到水陆法会有更多其它功能:

水陆之坛、水陆灯坛、五方之坛、普贤之坛、文殊之坛、五佛之坛、八方水陆之坛。国界不安,人民疾病,狂贼兢起,风雨不顺,五谷不成,但请三藏法主开启水陆灯坛、五佛之坛、普贤之坛、文殊之坛,共开八方之坛。仁王帝主,手持香炉,六时行道,礼佛忏悔,烧香发愿,受持总持王真言,祐能护国护人……灾横不能侵害②方广锠 《藏外佛教文献》第2编总第11辑,第34页。(部第四)

开启五佛、八菩萨之坛,作其善法;每日三时,散施四生六类一切有情,尽令得足,一切恶鬼,总得生天;五佛坛、天轮灯坛,用八方善神、四金刚;诸佛欢喜,龙神佑助,风调雨顺,人民欢乐,国界清平。天魔外道,狂口贼徒,不能侵害。③方广锠 《藏外佛教文献》第2编总第11辑,第42-43页(部第九)

水陆法会可以在 “国界不安,人民疾病,狂贼兢起,风雨不顺,五谷不成”时举办,“诸佛欢喜,龙神佑助,风调雨顺,人民欢乐,国界清平。天魔外道,狂口贼徒,不能侵害”,则可达到护国佑民,灾横不能侵害的目的。举办水陆法会 “散施四生六类一切有情,尽令得足,一切恶鬼,总得生天”。其功能远比梁武帝时多样。

《四十九种》中水陆法会的坛法和功能与 《四十二种》类同。

吾观婆娑世界一切众生,多造罪业,堕落三途,受其恶报。如何得免四生六趣?佛告诸天菩萨:吾今开说水陆之坛,度脱众生。④方广锠 《藏外佛教文献》第2编总第11辑,第165页。(部第四)

又说 “次安水陆灯坛八大金刚、四大菩萨名字并及身色、座位之处。次是五方之坛、普贤之坛、文殊、五佛之坛、八方水陆之坛”⑤方广锠 《藏外佛教文献》第2编总第11辑,第170、173页。。其中的水陆灯坛、五方之坛、普贤之坛、文殊、五佛之坛、八方水陆之坛的功能和 《四十二种》中水陆法会的功能一样。

从 《四十二种》中提到的功能看来,水陆法会坛场的建立,一是为了证菩提成佛道,二是为了 “度化水陆有情,尽令得足,一切恶鬼,总得生天”;三是 “祐能护国护人,狂贼不能侵害,疾病自然消除,风雨顺时,五谷丰登、万民欢乐,国界清平,仁王安泰,诸佛欢喜,龙天八部,长时拥护,灾横不能侵害。”⑥方广锠 《藏外佛教文献》第2编总第11辑,第34页。。这说明水陆法会的功能在唐代不仅仅是超度亡灵,还有其他多种重要功能。

水陆法会在唐代的功能扩大变得繁杂多样可以从敦煌卷子S.2454V看出。

S.2454V名为 《一行大师十世界地轮灯法》,“此亦名施水陆冥道斋法”①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 《英藏敦煌文献 (汉文佛经以外部分)》第4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3页。天轮灯法和地轮灯法均对南宋水陆仪文 《天地冥阳水陆仪文》产生了重要影响,对编撰该仪文起到了重要作用。S.2454V可与 《四十二种》中的水陆灯法相表里,S.2454V是举办水陆法会的仪文,《四十二种》中的水陆灯法则是布置水陆灯坛场时所需要使用的。,表明这是专门的水陆法会的仪文。其中提到 “水陆并蒙满足,罪业消灭”,此法一般在 “人世有横死、或犯四煞……或触突三尊……不得寿终。世间兴作,或犯土工,不避神煞……入新宫宅”或 “怨敌侵伐,蝗虫犯境,五稼不成,雨雷伤苗,疾病流行”时建。这里明确讲到水陆法会可度亡,也可以具有其他多种重要而实用的功能:兴建宫宅,应该包括兴建石窟、佛堂。兴建新宫宅、石窟和佛堂后使用的时候建水陆法会,则可以消灾增福。建地轮灯则 “水陆并蒙饱足,罪业消灭”。

从以上情况看来,唐五代时期的水陆法会功能十分多样,和梁武帝及元明清时期以超度亡灵为中心的功能不同。说明从唐代重新兴起的水陆法会和开始兴起水陆法会的南朝梁以及和宋代水陆中兴直至元明清的水陆法会,其功能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变化过程。

P.2642由多篇斋文组成,《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文献》中合称为 《释门文范》,其中有一个卷子,原题为 “难巷文”②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70页。,这个卷子也收录在王书庆 《敦煌佛学·佛事篇》,按原标题命名为 “难巷文”:

今者经开龙藏,扫疾殄于他方;众善咸臻,千门安家而乐业;病消疾散,得逢水流之医王;供食千般,以资水陆之会。③王书庆 《敦煌佛学·佛事篇》,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5年,第19页。

“以资水陆之会”表明应该就是水陆法会的斋文。这个水陆法会的功能不是用于超度亡灵的,而是在某个时候敦煌发生了瘟疫,当地民众或官府为消灾灭瘟祈福而举办的水陆法会:“今者经开龙藏,扫疾殄于他方;众善咸臻,千门安家而乐业;病消疾散,得逢水流之医王。”水陆法会的目的是消除瘟疫,兼祈福消灾。在敦煌水陆卷子S.2454V中也提到了在 “疾病流行”建水陆法会。

还有一些卷子,虽未说水陆法会,但说到了 “散净食,与水陆生灵”“散谷食之香花,施水陆之含识”“散食香餐,变 (遍)施于水六 (陆)之分”。根据 《四十二种》和 《四十九种》,这正是水陆法会的功能,水陆法会正是 “散施饮食,度化水陆有情”,因此可以断定这样的法会是水陆法会。后世水陆仪文 《天地冥阳水陆仪文》讲到水陆法会之所以取名为水陆,是考虑到水中陆上众生灵受苦最为深重,需要举办法会祈福超度。

S.663由两个卷子组成,①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 《英藏敦煌文献 (汉文佛经以外部分)》第2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12页。王书庆 《敦煌佛学·佛事篇》收录了其中一篇,和 《英藏敦煌文献》一样,均命名为 《水陆无遮大会疏文》。

厥今置净坛于八表,敷佛像于四门,中央观音之场,释众转金言之部。设香馔,供三世之佛;散净食,与水陆生灵。②王书庆 《敦煌佛学·佛事篇》,第90页。王书庆将 “生”字误释成 “水”字。

水陆生灵就是水陆有情,由 “散净食,与水陆生灵”表明是水陆法会中所用的斋文。这个法会,也不是用于超度的,而是 “瑞福禳灾”。

S.4511,《英藏敦煌文献》命名为 《结坛散食文》,黄征根据 “备妙斋而转经结坛”句拟题为 《结坛转经发愿文》。存文两篇,此为第一篇,部分内容如下:

今于三春肇律,四序初开,选岁首之加晨 (嘉辰),奉先愿而姿 (资)福。是以挂真容于内阁,结神坛于宝台;守净戒于三晨 (辰),供斋僧于二七。其坛乃安五佛之蜜 (密)铺,严百花之秘方,益五趣之群生,解三涂之罪垢。而又唐言阐奥典之宝偈,梵音念蜜 (密)教之真言;声声不绝于晨昏,句句无休于昼夜。点银灯而明朗,照无间之幽冥;散谷食之香花,施水陆之含识。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 《英藏敦煌文献 (汉文佛经以外部分)》第6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20-121页;黄征、吴伟 《敦煌愿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第592-593页。

仔细阅读该斋文,有 “点银灯而明朗,照无暗之幽冥;散谷食之香花,施水陆之含识”。这些句子,不仅明确出现了 “水陆”二字,而水陆含识就是水陆有情,而且这是后世水陆中常常出现的破地狱的斋文。可以肯定,这篇题为 《结坛转经发愿文》的卷子,正是水陆法会上宣读的斋文。

斋文中有 “供斋僧人于二七”,说明这个水陆法会是为某亡人二七时举办的,也是七七斋中做水陆法会的佐证。七七斋只是一个斋会的集合名称,在七七斋会上,需要举办各种具体的法会和佛事活动来纪念亡灵,而水陆法会是七七斋中经常举办的法会。不仅在七七斋上经常举办水陆法会,在小祥和大祥上也主要举办水陆法会来超度亡灵和为死者家庭祈福。

S.5573/1-16是文章合集④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 《英藏敦煌文献 (汉文佛经以外部分)》第8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56页。,由多个卷子组成,其中的S.5573/6卷子原题是 《印沙佛文》。看原卷标题,似乎与水陆法会毫无关联,是庆祝制作佛像落成而举办的法会,但内中涉及到水陆法会的内容:

厥今则有座前施主,故于三春上律,四序初分,脱塔印沙 (砂)启加 (嘉)愿者,奉为己躬保愿功德之福会也。为 (唯)施主乃并是甲门君子,孝弟承家……晓五蕴而皆空,脱千圣之真容,印恒沙之变 (遍)迹,更能焚香交 (郊)外,请食得于福事之前,散食香餐,变 (遍)施于水六 (陆)之分。以次 (此)脱佛

功德,启愿胜因,总用庄严。①黄征、吴伟 《敦煌愿文集》,第545页。

这个法会是 “保愿功德之福会”。这些佛像,也是在法会上用的。细读之下,因由“散食香餐,变 (遍)施于水六 (陆)之□”②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 《英藏敦煌文献 (汉文佛经以外部分)》第3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1-42页,这里不仅讲到水陆,也提到施食的内容,是对水陆生灵施食,这正是水陆法会的功能和程序,由此确定这是一个水陆法会。举办水陆法会是为庆赞佛像制成而举办,或制作佛像就是为了举办水陆法会时用于悬挂。《印沙佛文》其实就是水陆法会的斋文。同理,S.0663的另一篇和S.4428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 《英藏敦煌文献 (汉文佛经以外部分)》第6卷,第64页。黄征、吴伟《敦煌愿文集》,第546页。这个卷子有原题,为 “印沙文”。也是水陆法会的斋文。由此再次说明,在唐五代时期,水陆法会的功能并不仅仅局限在度亡。

S.1441V④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 《英藏敦煌文献 (汉文佛经以外部分)》第3卷,第31-42页。被黄征命名为 《二月八日文等范本》,其中第五篇 “印砂佛文”为原卷标题⑤黄征、吴伟 《敦煌愿文集》,第35页。,其内容和S.5573大致相同,卷中有 “散食香餐,普施于六地之分”⑥黄征认为 “六地”系误校,应为 “陆地”。但本文认为是就是 “六地”。。按 “六地”指佛教中 “六道”,天、人、饿鬼、畜生、地狱和阿修罗,这正是水陆法会的超度对象。《四十二种》中就有 “散施饮食,度化水陆有情,尽得生天,四生六类,尽得解脱”,其中除 “天”外,其余五道均在水中或陆地轮回,受苦最为深重,因名水陆法会。六道得遇水陆法会,均可超升西方极乐世界。这便是水陆法会的最重要的目的。

黄征还在S.1441V《印沙佛文》注释四中提到S.4458卷也有印沙佛文,失去原题,他根据S.1441V命名此卷子为 《印沙佛文拟》,此卷中有:“敬食香餐,遍施于水陆之分”⑦黄征、吴伟 《敦煌愿文集》,第36页。。

S.1441V及其相关卷子均出现 “六地”、“水陆”字样,表明这类卷子都是水陆法会中所用的斋文。

S.4624⑧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 《英藏敦煌文献 (汉文佛经以外部分)》第6卷,第171-174页。就是这样有 “无遮大斋”字样的在斋会上用来宣读的斋文,《索引》拟题为 《受戒文》,《英藏敦煌文献》命名为 《受八关斋戒文》。《敦煌愿文集》根据内容定名为 《发愿文范本等》。黄征说该卷子包含十二篇斋文,⑨黄征、吴伟 《敦煌愿文集》,第134页。其中一篇为 “亡妣”。细读“亡妣”一文,实由四篇斋文组成,其中一篇为亡母而举办法会;一篇为父母建斋;第三篇也是度亡,第四篇也就是出现 “无遮大斋”字样的那篇,为出征打胜仗而建无遮斋 “此无遮大斋者,厥有意焉”⑩黄征、吴伟 《敦煌愿文集》,第133页。查对 《英藏敦煌文献 (汉文佛经以外部分)》第6卷所收S.4624,似乎文字对不上,此处以黄征、吴伟 《敦煌愿文集》为准录入。。举办水陆法会是为管内早镇而崇阐玄猷。接下来该文还祝愿阴阳调和,人寿年丰,人不疲劳,马不伤骨,旗开得胜:

今者虽国以 (已)治理,荒外未平,犬戎有犯塞之心,黎庶因难含之急。不有持假福 (慧)。善代年和,除危就安,宁过 (遇)福庆?所以建大策,立远图,使管内早镇,崇阐玄猷。赞咏大乘。称扬般若。①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319页。

这里明确指出了举办水陆法会的目的和功能是出征旗开得胜,除危就安。

P.3562V被王重民在 《敦煌文献总目索引》中定名为 《道家杂斋文》②王重民 《敦煌遗书总目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90页。,陈祚龙在《敦煌学识小》中称之为 《李唐敦煌流行的设斋祈福文范之小集》③陈祚龙 《敦煌学识小》,《敦煌学津杂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第99-120页。。马德 《敦煌文献〈道家杂斋文范集〉及有关问题述略》一文,④陈鼓应 《道教文化研究》第13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4期,226页。对该卷子进行了释读,其中188行出现了 “修辑真容,庄严佛事;设无遮会,崇建宝斋”;第197行有 “天上地下,水陆众生,俱沐胜因,成无上道”。通观斋文,基本都是为亡人设斋建会,且有 “水陆”和“无遮会”,因此P.3562V无疑是水陆法会的斋文,而且是为度亡所使用的。很明显,前贤由于没有了解卷子的具体内容而误认作道教文献,其实是佛教水陆文献。

P.2255V由十二篇组成,⑤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30-140页。P.2326V由四篇组成。⑥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3-34页。据黄征的意见,两个卷子都有同一内容的斋文,被其拟定为 “祈福发愿文”,内容如下:

则我当今圣主展庆延 (筵)、保愿崇福之所施建。伏惟……使普天咸爇于名(明)灯,转 《金刚》而祈胜福;率土敬陈于法供,会列无遮。冀千福庆于圣躬,万善赖于庶品。亦使……遂乃躬亲出廓 (郭),印金相而脱沙,崇设无遮,陈百味之胜福。银函辟经,辟万卷而齐宣,宝树鱼灯,秉千光而合耀。⑦黄征、吴伟 《敦煌愿文集》卷上,第346页。

该斋会 “当今圣主展庆延 (筵)、保愿崇福”而作。内中 “率土敬陈于法供,会列无遮”及 “崇设无遮,陈百味之胜福”,可知这也是水陆法会的斋文。法会程序大约是:制作佛像 (印金相而脱沙)、焚香、施食、开经、转经、燃灯、挂佛像等。联系上文中例举的 《印沙佛文》,可知制作佛像也是水陆法会的一个程序,因此 《印沙佛文》是水陆法会上宣读的斋文。

P.3978收录于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 (30),命名为 《无遮大会祈祷文》,是水陆法会的斋文:“倾心精室,既祷 (?)圣之时;四部云臻,方值无遮之会”⑧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30册,第319页。。

水陆斋的举办,在唐五代时期,常常是度亡,祈愿亡者早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常常是为生者的身体健康、免除灾患,出征祈福等而举办。

P.3542被王书庆命名为 《无遮大会斋文》⑨王书庆 《敦煌佛学·佛事篇》,第91页。,是为了庆祝石窟落成而举办无遮会,用于斋会上宣读的斋文,文中出现和水陆法会相关文字并描绘:“舍珍财于宝地,祈恩于三世之前。设大会举郡无遮,焚名香而雾盖。”①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19页。

文中明确提到了无遮大会。这种无遮大会,是为了庆祝大窟落成而举办。水陆法会的这种功能,在S.2454V提到,上文已经论述。这种大会,不是请僧人吃饭,而是请僧人来举办庆赞法会,②本人并不同意庆赞就是开光的观点。系水陆法会。这里举办水陆法会是为了庆赞石窟落成。这样功能性质的水陆法会,在敦煌卷子中大量存在。

P.3457,《法藏敦煌西域文献》命名为 《河西节度使司空造大窟功德记补记》③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73页。。此篇文书的文字与P.3542及P.3542V极为近似。下面将之与P.3542进行对比:④P.3542V字迹不清,不方便对比,因此只用P.3542进行比对。

厥今朱明半掩,令公钦慕于金田;炎景初临,史君倾心于席侧。舍珍财于宝地,祈恩于三世之前。设大会举郡无遮,焚名香而雾盖;八音竞凑,合鱼梵而盈场;五岳交驰,随钟玲而应众。宝宫列座,请鸡足之上仁;环迎幡花,官僚倾心而赴会者,为谁施作?(时则有使君奉为事)⑤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5册,第219页。王书庆 《敦煌佛学·佛事篇》,第91页。(P.3542)

厥今朱明半掩,司空钦慕于仙岩;炎景初临,天公主倾心而恳切。舍珍财于宝地,祈恩于 [三]⑥“三”字据P.3542补。世之前。设大会举郡无遮,焚 [名]⑦“名”字据P.3542补。香而露 [雾]⑧“露”字据P.3542改。盖;八音竞凑,合鱼梵而盈场;五岳⑨原卷不清,据P.3542改。交驰,随钟玲而应众。宝宫列座,请鸡足之上仁;环⑩原卷不清,据P.3542改。迎幡花,僧徒倾心而赴会者,为谁施作?时则我河西节度使司空,先奉为龙天八部……,梵释四王云,当今皇帝。⑪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4册,第272页。(P.3457)

两个卷子基本相差不多,只是举办法会的人物不同,一个是使君,一个是节度使司空。P.3542“为谁施作”后用 “事”字替代,省略了内容,在P.3457中则写出了内容。说明在唐五代时期,敦煌这类法会比较多,因而这类斋文就产生了应用文书,可以随意套用。这类斋文,是举办无遮大会时用的,这时的无遮大会是水陆法会的异名,表明这就是水陆法会的斋文。

法会大多数时候是由大户人家出资举办的,乡民或称社邑民众也参与进来,这在许多卷子中都有体现 (参见S.6161、S.6973、P.2762)。《英藏敦煌文献》把S.3329命名为 《张淮深功德记》⑫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 《英藏敦煌文献 (汉文佛经以外部分)》第5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4页。,内中记载张淮深功绩,是其一生的功德体现。《法藏敦煌西域文献》将其命名为 《敕河西节度兵部尚书张公德政之碑》的P.2762,则记载了张淮深举办无遮法会的史实:

榆 (揄)扬庆设,斋会无遮。剃度僧尼,传灯鹿苑。七珍布施,果获三坚。①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编 《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20页。

张淮深一生功绩赫赫,其中包括修建和开凿敦煌石窟并塑像和绘画,每一次洞窟的开凿和绘事,都会举办水陆法会以其庆赞。因此张淮深才 “榆 (揄)扬庆设,斋会无遮”。

水陆法会这种庆赞的功能,在唐五代时期十分常见,在敦煌文献、敦煌绢画和大足地区广泛存在。

从以上研究看来,水陆法会的功能有一个变化过程。

梁武帝开始创制水陆法会超度家亲,到唐代水陆法会重新兴起时,水陆法会兼具多种功能,水陆法会举办十分频繁,不仅在亡人七七斋会上,生孩子难产、生病、病愈、瘟疫、战争爆发、出征、远行、佛堂石窟落成 (庆赞)、佛堂或石窟绘事、制成佛像或幡幢等佛教用品 (也算作庆赞的一种),都要举办水陆法会。

唐代时期的水陆法会没有固定的仪文,水陆斋应用文书繁多,水陆斋并非完全在超度亡灵时举办,而是具有多种功能,广泛运用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宋至元明清变成了以超度亡灵的主要核心的法会,水陆这个名词才固定下来,并且功能也固定下来,其斋意和功能也从多样变成了度亡。随着佛教中国化的步伐,水陆法会也中国化和世俗化,并与中国传统的丧葬习俗相结合,固定在超度亡灵,成为影响巨大的佛教法会。

猜你喜欢
超度法会水陆
汉传佛教“水陆法会”梵呗概述
悲悯
普光寺水陆画的内容与作者考辨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普通框结构设计
墙壁
根雕
卷轴:法会
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机身大部件完成对接开铆
陈水扁“悲情奔丧”
水陆两栖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