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2019-12-17 21:34曹沙沙
魅力中国 2019年37期
关键词:壮苗墒情麦苗

曹沙沙

(河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固安县分校,河北 廊坊 065500)

一、合理选种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良种是获取增产的内因,具有高产、稳产、优质、低耗的作用。选用良种的原则:一是要选用与当地气候、栽培等条件相适应的品种:二是要选用与生产发展、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品种。另外,种子种植前要做好选种、拌种、晒种、等其它准备工作,确保种子质量。

二、精细整地、平衡施肥

(一)增施有机肥,科学施肥,增强地力

肥沃的土壤是小麦优质高产的基本保障,要保证小麦获得高产,平衡施肥,有机无机相结合是关键。整地时,一是要求亩施优质有机肥3000千克以上,另外,实行小麦、玉米秸杆还田是十分有效的措施。二是测土配方,科学施用化肥。中高肥力地块,一般基肥亩施尿素10-15千克,磷酸二铵20千克,氯化钾15-20千克,硫酸锌1-2千克等。

(二)深耕细耙、精细整地

整地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是保证全苗和培育壮苗的基本措施。整地的标准是:一平、二匀、三松。一平是土地平整,深耕25厘米以上,耕前粗平,耕后复平,避免出现墒沟伏脊等;二匀是墒情均匀,肥力均匀;三松是要松紧适度,没有明暗坷垃,要细耙,做到上松下实,无漏耕漏耙,无架空暗垄等。

三、运用精播技术,建立最佳群体结构

不同播种期、播种量、播种深度不仅能调控小麦的群体结构,还会影响小麦的生育进程、产量和品质。

(一)适时播种 在影响小麦形成壮苗的诸因素中,温度是最主要的因素。因此,播种期早晚是能否形成壮苗的关键,必须适期播种。若播期过早,麦苗易徒长,冬前群体发展难以控制;土壤养分早期消耗过度,易形成先旺后弱的“老弱苗”,易受病虫害、冻害等。根据我县的气候条件,小麦在10月10-15日播种较为适合。

(二)适量播种 播量的多少,要因地因条件因品种制宜。中产田因地力不是太好,适当增加播量,可较多地依靠主茎穗争取高产。高产田若播量过大,易倒伏,若适当降低播量,个体粗壮,抗倒,穗大,产量较高。

(三)播种深度 播深一般以3-4厘米为宜,深浅一致,可使出苗迅速,苗齐,苗壮。播种过浅,易落干,缺苗断垄,易受冻害;播种过深,出苗率低,出苗时间长,苗弱,分蘖晚,分蘖少,次生根少,难以形成适宜的群体结构。

四、配套田间管理技术

实现小麦优质高产,种好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应根据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特点,采用不同的管理措施。

(一)抓好冬前冬季麦田管理 此时小麦生育特点是“三长一完成”即长叶、长根、长蘖、完成春化阶段发育。这个时期管理的任务是:促苗齐,苗匀,苗足,为麦苗安全越冬和春季良好生长发育打好基础。主要管理措施是:

1.及早查苗补栽 小麦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采用缺苗处浇底水或浸种催芽的方法。小麦3-4叶期进一步疏密补稀,将疙瘩苗疏开,栽苗后普浇一水,确保早发赶齐。2.合理施用冬前肥水 冬前肥水的施用要根据地力、苗情、墒情、气候条件等来决定。(1)浇冬水 浇冬水的作用:①是可以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满足小麦越冬期间及返青期的需水;②是可以平抑地温;③是可以沉实土壤,可冬水春用,延迟春灌,利于地温回升,麦苗返青早;④是可以减轻病虫害等。浇冬水要掌握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把握好浇水时间。一般在11月底至12月初浇水,这个时候日平均气温通常在3-5℃之间,夜冻昼消。二是浇冬水后,一定要在墒情适宜时及时划锄,破除板结,保持墒情。(2)追冬肥 俗话说,施肥“冬追金,春追银”,冬前追肥基本上冬施春用。追冬肥一般结合浇水进行,当然冬肥不应过量,对土壤肥力高、群体量大、壮苗、旺苗,应少施或不施冬肥,以免倒伏或贪青,底肥中未施足磷肥的地块,要注意氮磷配合施用。(3)深耘断根,镇压划锄 深耘10厘米以上,可以断老根,喷新根,深扎根,对小麦根系有促控作用,对于群体过大的麦田能明显地控制群体的发展。划锄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可以灭草、松土、弥补裂缝、防早保墒、减轻或防止冻害等。

(二)加强春季麦田管理

1.返青、起身期主攻旱返青,稳健生长。①肥水管理:对群体适宜的高产麦田,小麦返青起身期可以不施肥水,以控制麦苗过旺生长。对个别群体不足的麦田,在起身前后适当施肥浇水。②适当化控、除草:3月上、中旬小麦起身期,对群体偏大、有倒伏危险的麦田,每亩采用20%壮丰安乳油40毫升+75%巨星干燥悬浮剂1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起到化控防倒、化学除草的目的。

2.重施拔节肥水 具体的追肥时间应根据墒情和苗情而定,一般群体适宜的高产田,宜在拔节初期至中期,对于群体偏大的麦田,宜在拔节中、后期追肥水。

3.浇透孕穗水 孕穗期是小麦一生中需水临界期,此期一定要保证有充足的水分,减少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率,增加穗粒数。

注重后期管理 目标是:防早衰,防倒伏,促进粒重,改善品质,提高产量。主要措施有:(1)浇好灌浆水 抽穗灌浆期是小麦需水最多的时期。小麦在扬花后10-15天及时浇灌浆水,以保证生理用水,同时可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干热风,延缓叶片和根系衰老,增加粒重,提高蛋白质、面筋含量。(2)叶面追肥 小麦扬花后灌浆期间,选择晴天下午4点以后,叶面喷施2%尿素+0.3%磷酸二氢钾,间隔7-10天连喷2遍,不但能增产,还可提高蛋白质含量,延长面团稳定时间。

五、适时收获,防杂保纯

俗话说“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小麦适时收获的最佳时期是蜡熟末期。蜡熟末期的长相是:麦穗、穗下节和叶片全部变黄,茎杆尚有弹性,籽粒含水量约22%左右,籽粒较坚硬,已呈现光泽。优质小麦要注意的是商品优势,所以不论种子还是商品粮都应到田间去杂,单收单打,分场单晒,确保种子的纯度。

猜你喜欢
壮苗墒情麦苗
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启动
红绣鞋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全国农技中心举办首次土壤墒情监测线上培训班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及技术规范
土壤墒情监测的意义与技术规范
小麦苗的梦
给麦苗盖被子
温室辣椒高效嫁接及培育壮苗
小雪花与麦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