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数学新型课堂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

2019-12-17 21:34陈大敏
魅力中国 2019年37期
关键词:周长长方形探究

陈大敏

(贵州省长顺县广顺镇第一小学,贵州 黔南 550701)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学科,其难点在于学生需要认知概念,梳理正确的数学逻辑,建立完整的数学框架。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如何在繁杂的知识当中为学生梳理一条明确的学习线路是教学的重点。但是鉴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当中不能够一味的用呆板教条的书面语言去为学生建立数学框架,而是要通过改变课堂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快乐数学新型课堂恰好符合这一教学要求,它不仅迎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在学习中的疲劳和压迫感,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身到课堂教学当中,同时能够更加轻松的深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强化学生的学习记忆,帮助学生更加融会贯通的了解课堂知识。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团队协作中感受快乐

群体性作为每个人都具备的社会属性,群体性活动对于每个个体来说都有不同的意义,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我国小学生从小就生活在集体主义观念很强的社会氛围当中,群体活动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所以在小学数学快乐教学当中,教师应当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来深化课堂学习效果,让学生在团体活动当中充分的感受学习的快乐,通过一系列集体活动让学生在实践当中深化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帮助学生更好的去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1]。

比如在学习“加减法”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加减法测试,让学生之间互相出题测试,把加减法训练换一种方式进行,这种合作游戏的过程当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能缓解学生的课堂紧张感,而且学生在互相测试的过程当中,能够更好的学习到彼此身上的优点,拉近个体差距,并且这种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集体活动,突出了学生在课堂当中主体地位,能够加深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深化教学过程,强化学生的学习记忆,从而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小学快乐数学新型课堂的构建。

二、充分运用学案导学,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快乐

快乐数学观念的核心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快乐,同时学生的认识和能力能够大幅度的提升,并且能够慢慢的热爱数学,享受数学课堂。对小学生而言,“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往往会让学生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并且在课堂上失去主动性,不能够自由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教师应当改变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地位,让学生从被动认知状态变为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教案导学的教学模式,积极组织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能够主动的享受整个学习过程,并且在学习当中,学生能够体会到自己学习知识、分析知识、应用知识的乐趣,从而慢慢的爱上数学学习[2]。

比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有关的教学内容时,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出疑问,积极探究。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个长为6cm、宽为4cm的长方形,并且提出问题“请问同学们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在这种问题情境下,学生会通过将长方形的四边相加得到长方形的周长为20cm,然后教师就要进行下一步的引导,引导学生计算长为8cm、宽为6cm的长方形周长。通过上述联系,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用四边相加”求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在教学的最后,教师要顺势提出疑问“长方形的周长运算公式只有这一种吗?”这一问题的提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思维,从而让学生去探究,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其他算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研究,最终让学生得到长方形周长公式C=2(a+b)这一公式。这一探究过程学生不仅能够对知识进行一定的运用,并且得来知识的过程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融入了自身研究和探索的过程,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能够更加深刻,并且深化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的数学能力不断提升。

三、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沟通中感受快乐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学生处于被动受教的学习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够发挥,在教学当中的表达欲望和学习知识遇到的困难不能够被教师所发现,所以学生的学习过程比较被动和压抑,学习过程往往是沉重且不快乐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应当营造互动交流的师生关系,一方面可以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难题,另一方面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的情感需求得到保障,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学习疲劳,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到快乐。

以笔者的教学经验为例,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每次学习完比较难的内容之后,笔者会以教学难点为媒介,通过自身的学习经历来和学生们交流学习心得,抛下教师的身份,以学生的身份和学生之间进行无差别的学术交流,这种交流方法不仅可以拉近师生距离,并且可以一定程度上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学生知道老师在学习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同样遇到困难,这样学生就能够以更加轻松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并且可以和教师一起积极的面对学习中的难题,从而更加积极向上的去面对一系列的学习难题,促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上升,完成快乐数学新型课堂的构建[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快乐数学新型课堂的构建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生在教学当中的参与感,利用学案导学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学习兴趣,另外,在教学当中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拉近师生关系,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从而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提升,促进小学数学快乐课堂的高效发展。

猜你喜欢
周长长方形探究
我爱长方形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圆的周长
周长与面积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用扑克牌摆长方形
小长方形找朋友
分类数 不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