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学设计,提升法治素养

2019-12-17 21:34申慧
魅力中国 2019年37期
关键词:宪法案例法治

申慧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江西 南昌 330000)

引言:教学设计,作为课堂活动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素质与能力的重要环节。道德与发展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法律知识内化,并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此提升学生法律意识。本文就巧用教学设计、提升法治素养进行分析。

一、融合教学资源,丰富法律知识教学

随着时代发展,出现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在网络时代背景下,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出现单一的问题,无法帮助教师培养学生法治素养。为了提升学生法治素养,教师应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增加法治信息内容,让学生学习理解。

首先,深入分析教材,结合教材内容,选择关于法治的内容,进行整合教学,以此丰富学习内容。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主要途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宪法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未成年人法律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刑法、宪法内容,并自觉遵守。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对法律的认识,提高学生法律素养。

例如,学习《人民当家做主》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可以将中国公民基本权力、义务内容展示出来[1]。使学生意识到当人民群众的权力受到侵害后,可以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相关的法律内容展示出来,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法律条令,学会利用法律保护自己。

其次,引导学生阅读课外材料,深化学生对法律的认知。目前,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如互联网。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法律内容,收看与法律相关的电视节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法律意识,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后续学习发展。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一则当下人们比较关注的热点新闻——幼儿园虐童事件。2017年11月22日晚开始,有十余名幼儿家长反映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分园)国际小二班的幼儿遭遇老师扎针、喂不明白色药片,并提供孩子身上多个针眼的照片。在这则新闻中,幼儿受到什么样的侵害,应该用我国那部法律来保护幼儿的人生安全?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的行为违反哪些法律,应该受到怎样的惩罚。基于此,引导学生课后自主查找资料,确定解决问题方法,以此提高学生对法律的认识,进而培养学生法治素养。

二、案例教学,培养学生法律意识

在初中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法律的认识,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围绕案例,分析问题。对于学生而言,法律内容过于抽象,无法真正理解。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案例的应用,可以深化学生对其认识与了解,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实际教学中,应选择适合的案例,进行家乡教学,以此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例如,学习《理解权力义务》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宪法中规定内容展示出来。宪法在第二章“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中,对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作了详尽的规定:关于政治权利和自由、关于人身权利和自由、关于宗教信仰自由、关于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宪法在规定公民各项基本权利的同时,也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就此列举一个案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国公民权力与义务。例如,小明学习成绩不错,马上要上初中了,他打工的爸爸以没钱交学费为由不叫他继续上学,小明很痛苦。从这一案例中,通过所学法律知识的分析,小明爸爸侵犯了小明的受教育权,他爸爸的做法没有履行让孩子接受教育的义务,是违法的。中国家长有对孩子拥有抚养监护的权利同时,也有这样的义务和使孩子接受教育的义务。但是案例中并没有履行宪法中规定内容,已经属于违法行为。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加深学生对法律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其法治思维形成。

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法治能力

法治实践活动,是巩固学生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在课堂教学中,立足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组织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实践活动,以此推动教学活动开展。首先,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法律知识讲座,组织学生参与学习讲座活动中,了解法律的作用。此外,教师可以将著名案件引进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案件处理过程,学会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以此提高学生法律意识[3]。其次,组织学生模拟庭审活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庭长、审判员等等,对案件审判过程进行分析,以此加深学生学习理解。最后,组织相关活动。学校可以与社区合作,进行普法宣传,以此加深学生认识,以此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促进教学活动开展

教师综合素质,对教学活动效果影响非常大。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提升自身素质,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正确学习方法,以此提高教学质量。日常工作中,教师应加深法治内容的学习,学习相关的案例,并在实践中应用,以此提高理论素养与知识能力,以此提高学生学习质量[4]。此外,学校可以组织培训活动,引导教师参与其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为后续教学活动开展奠定基础。此外,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全面认识自身,进而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重视学生法治素养培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使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以此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宪法案例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宪法伴我们成长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宪法解释与实践客观性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宪法伴我们成长》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尊崇宪法 维护宪法 恪守宪法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