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合传统文化

2019-12-17 21:34聂秀山
魅力中国 2019年37期
关键词:文言文古诗词高中语文

聂秀山

(库车县第四中学,新疆 库车 842000)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长处,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爱国情怀,养成高尚人格。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到语文教学当中,是展素质教育的需要,可以培养学生的的人文素养与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悟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有效地去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但在语文教学当中弘扬传统文化,必须注重创新与发展的教学方式,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有效地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传统文化的教学效率与语文教学的质量。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现状

(一)渗透传统文化过程中不注重培养学生情感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其传统文化渗透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融合,并非是单一的安排学生背诵古诗词,而是需要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意义,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且逐渐在此基础上与传统文化之间产生共鸣。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高中语文教师只侧重为学生讲解古诗文及文言文中的相关知识点和答题技巧,却未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作者在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所以导致学生整体发展中缺乏传统文化支持。

(二)古诗词及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太过依赖工具书

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具体是通过学习古典文学作品而实现,但是当前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古诗词及文言文的过程中,太过依赖辅助性的工具书,本身对于教材的独立思考较少,在进行古诗词和文言文学习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按照工具书进行翻译和理解,自身并未能够对文学作品深入地理解和品读,所以并不能很好地感受到文学作品自身的价值,无法提升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使得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的渗透融合形同虚设。

二、高中语文教学融合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一)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

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融合和渗透传统文化,必须要提高对于语文教材的利用效率。语文教材中蕴含大量的传统文化因素和内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能够从中挖掘出相关内涵,为学生展示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促进其积极探索研究教材中的文化内涵,进而帮助其了解并学习传统文化,达到渗透融合传统文化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就《师说》一文教学的时候,教师首先需要明确该文章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重点是尊师重道,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一优良传统文化,教师需要从文章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方面切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中所阐述的各类观点,并明确尊师重道的必要性,充分了解作者的想法,除了掌握相关知识点之外,真正培养学生尊师重道的优良品质。《劝学》一文启迪学生保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正确学习方向;要善始善终,切忌半途而废,以期达到完全而纯粹的精神境界。

(二)构建良好的人文教学氛围

高中语文教学本身属于汉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同时也是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与传统文化的渗透与融合,除了深入感悟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之外,还必须要构建良好的人文教学氛围,通过从人文精神层面的培养强化学生的情感,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底蕴。

以《荷塘月色》为例,教师在对该文本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同时结合《爱莲说》等古诗词及文言文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所描写的前景,不仅促进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章中的文化内涵,切实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向课外拓展延伸传统文化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渗透融合,应当由原本的课内逐渐向课外延伸,合理引入课外教学内容,将其覆盖到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持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应用。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品读和诵读传统文化及经典文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尝试自主翻译和理解文章内容;其次,教师在课余时间需要为学生合理安排古诗词及文言文相关的课外阅读内容,通过广泛的阅读,逐渐提升学生对于古诗词与文言文的阅读与鉴赏能力,强化其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除此之外,还需要合理应用网络资源,以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为例,教师可以截取其中关于唐伯虎府前对联的片段,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判断电影的制片方对于场景的设置是否合理。其对联内容是“名人宅畔五柳生辉,雅士门前三槐挺秀”,而按照对联所需要遵循的“仄起平收”原则,让学生了解相关原则之后,再判断此对联的内容,发现这种挂法是错误的。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在看似娱乐的过程中真正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显著提高其学习效率和学习有效性。

三、总结

传统文化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作为炎黄子孙,应当将其一代代传承下去。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同样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合理调整自身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高度重视高中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之间的渗透融合,通过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构建良好的人文教学氛围,以及向课外拓展延伸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等方式,提升学生对于文言文和古诗词等传统文化的兴趣,强化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深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切实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

猜你喜欢
文言文古诗词高中语文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文言文阅读专练
我爱古诗词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会背与会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