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位置教学策略

2019-12-17 21:34胡娟刘勇
魅力中国 2019年37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课程标准区域

胡娟 刘勇

(重庆市垫江第五中学校,重庆 408317)

在地理位置教学中,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使得教育形式单一,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在地理位置教学中就要从不同空间尺度出发,结合地理区域特点,在做好评价与描述的基础上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地理位置,提高学习效果。

一、地理位置的概述

首先,地理位置其实就是针对地球表面中不同地理事物所占据的特定空间来讲的,在具体中就是针对国家、地区在地球表面所占据的位置,并展现出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地理事物与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所以说在地理学中地理位置一直是教育中的重点环节,就需要教师做好教育创新,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向学生讲述地理位置指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地理位置主要是借助二维空间的方式来进行阐述的,第一,借助地理坐标的方式来进行定位。通过展现出地球中的各个国家与地区等的具体位置,以此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一知识。第二,借助相对空间关系来进行阐述,通过从海陆空、邻国等位置来表现出相对空间关系[1]。

二、地理位置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学目标统筹工作

首先,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人的记忆过程其实就是从低层次进入到高层次的,所以在地理位置教学中,如果将学生单纯局限在认识层面上,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知识层次发展,同时也难以满足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从课程标准出发,以提升学生能力为目标,结合学生位置变化来做好设计工作,从而提升学生的认知层次。在教学中教师也要结合教育内容,明确学生学习水平,在统筹安排的基础上来确保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习效果。其次,发挥出教师指导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新课改中明确提出了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巧,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思想的提升。因此教师就要做好方法渗透工作,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内化,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当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提升后,也就可以更好的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逐渐掌握重点知识。但是在研究中发现,虽然一些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相对较高,但是如果要求学生描述具体位置时表现出了无从说起的现象,这样也就造成了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要从引导学生反思出发,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位置,同时还要提高教学的探究性,以此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点[2]。

(二)做好教学统筹设计

首先,地球与地图。在地理位置教学中就要从使用地图出发,帮助学生掌握具体方法。在区域地理位置中涉及到了经纬度、海陆位置以及相对位置三个方面,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就要找准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认知能力。如一些学生难以准确区分“大洲的东部”等名词,也难以使用具体的方位词,而这也就证明了学生在地图基础知识掌握与识图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其次,世界区域地理。在教学中就要结合教材中的内容,找出教育重点来做好统筹安排工作,同时教师还要掌握学生具体情况,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空间,做好区域划分工作,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避免局限学生的学习范围。只有正确指导学生思考,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师在选择区域时就要从具体目标出发,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出学生的思考欲望,从而让学生画出相应的思维导图,结合思维导图来描述出具体的位置。想要准确描述出具体的位置,就需要具备相关的参照物,结合所能够观察到的参照物,在突出要素与方位关系的基础上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地理位置知识。再次,世界与中国自然地理。位置对地区的影响是相对较大的,同时也会影响到当地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就要从区域地理特点出发,结合其位置不同来做好要素组合,以此来展现出不同区域的地理特点。在内容标准中就要从具体要求出发,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结合地理位置对气候特点的影响进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最后,中国区域地理。评价其实就是从具体准则与标准出发的,通过借助有利条件来做好判断工作。可以说地理位置在特定的时间中有着一定的优势与不足,而对这一区域进行评价的标准则是从是否促进人类经济活动上来进行的。如在地理位置教学中由于通过前期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比较法来进行位置评价,但是在具体课程标准中则明确提出了对位置评价的要求。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做好区域选择工作,保证教学安排的合理性,以此来引导学生掌握标准,提升学生的认知层次。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此来帮助学生辩证的理解地理位置,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在塔里木盆地中期位置不仅有着一定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所以在面对不足时就要做好研究工作,在扬长避短的基础上来发挥出其优势[3]。

结语:综上所述,在地理位置教学中就要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出发,结合教学目标与任务,在综合这一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来做好教育创新,帮助学生从感性认知进入到理性认知阶段,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中还要引入相关素材,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从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实现位置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课程标准区域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分割区域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莲心宝宝有话说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区域发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