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对策研究

2019-12-17 21:34郑金松
魅力中国 2019年37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分层原则

郑金松

(贵州省金沙县安底中学,贵州 毕节 551802)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根据大纲要求对课本知识进行讲解,但是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也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没有考虑到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分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能力等,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在使用分层教学过程中,也应当注意使用合理的方法,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指的是按照学生当前的学习进度、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学习水平较为相近,对不同的小组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方案的制定,考虑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够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通常来讲,实施分层教学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划分班制,班制分层教学是在现有的教育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不同特点。数学教学要求前后连贯,知识点之间具有较大的关联性,走班制能够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摸索一套符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1]。

分层教学的班制分为两个,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一般划分为行政班级和分科班级,让学生自己摸索到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分层教学并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大规模的分层教学改革,通过分类教学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自觉主动意识,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二)分层教学的教学体系

在春秋时代,孔子就已经强调过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禀赋等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分层教学的教学理念与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不谋而合的,按照学生个性的不同,拟定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由于每个同学的智力发育水平不同,因此在学习能力和兴趣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如果都按照相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无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每个学生的性格、天资、家庭背景等都不尽相同,因此其学习中的个体差异也是难免的,人们对新鲜事物的认识是从肤浅到深刻,从局部到全面,测试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能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制定一个自己能够完成的目标。就如同“摘苹果”理论,如果目标超过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就很难完成,如果目标制定得太低,又没有挑战性,失去了目标的意义,因此制定的目标应该不太高也不太低,“跳一跳,够得着”是最佳的状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自觉学习意识存在差异、记忆力有高有低,如果不考虑每个学生的差异,一味使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就会导致学生对新鲜知识的理解不到位,教师是课堂中的主导,是知识传授中的主体,因此教师要观察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实施分层教学,帮助学生实现进步。

三、实施分层教学的优势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

走班制分层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学生商科无聊、不知道干什么,能够让学生找到学习目标,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自己探索新知识,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的自律性,在课堂之余也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做好学习规划。因此走班制分层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于提高学生成绩也是十分有帮助的。

(二)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实施分层教学,其核心是了解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学生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这样就可以适应每个学生不同的需求,如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是否扎实等进行全面了解,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可以更快地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有利于提高教师上课质量

由于走班制分层教学是师生互选的创新模式,在教师对学生的同时,也是学生对教师的选择过程.学生对教师的选择可以倒逼教师对自己的授课进行改革,以最大的力度来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提高,这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保证了学生的切身利益。

四、分层教学中需要坚持的四种教学原则

(一)自主性原则

分层教学并不是教师选择学生,或者学生选择教师,而是师生之间相互选择,充分体现民主性和自觉性的原则,尽量减少学校的干预,体现师生互选的自由自主,保证师生的满意,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可以说,自主性原则是分层教学应当坚持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则,也是最基本的一个原则。

(二)流动性原则

分层教学还应该坚持流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指的是学生所在的班级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不断变化的。流动性原则可以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同时也给表现好的学生一个上升的机会,让学生感觉到如果自己不努力就会被别人所替代,从而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当中,在没有教师干预的情况下主动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2]。

(三)择优性原则

择优性是两方面的,既是学生对教师的选择,又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选择.择优选择可以促进教师优化自己的授课模式,保证自己的课程有足够的吸引力,努力让自己的课程吸引学生。

结束语:

分层教学是一种比传统教学更科学的教学方法,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来讲,教师在实际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但要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实现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分层原则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将“减负增效”与“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哈尔滨市萧红中学教学与作业改革实践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党支部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有趣的分层现象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雨林的分层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