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背景下的高校“校园贷”问题现状、影响及对策
——以贵州师范学院为例

2019-12-17 21:34滚明香秦月
魅力中国 2019年37期
关键词:校园贷校园网网贷

滚明香 秦月

(贵州师范学院数学与大数据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随着互联网金融破土而生并茁壮成长,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潜在的巨大消费群体,在"互联网+"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下,金融与互联网的结合成为新兴行业萌发的“热土”,校园贷作为互联网金融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分期乐”“趣分期”“爱学贷”等网络借贷平台和校外借贷公司在校园内大肆宣传,以“零门槛,无抵押”“提前消费,提高生 活品质”等宣传口号吸引在校生透支信用、提前消费。一方面,这为满足大学生对资金的需求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由于其高利息、高违约金、高服务费等特点,造成一些恶性事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校园网贷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主流校园贷基本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如趣分期、任分期等。二是P2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或者创业,如投投贷、名校贷等网贷平台。三是阿里、京东、淘宝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如京东白条、淘宝蚂蚁花呗等。另外,也存在一些非法的、暗箱操作的校园贷平台,或者个人以校园贷名义向大学校园学生发放高利贷、裸条借贷。2015年校园贷爆发式增长,同时乱象丛生。

一、校园网贷的特点以及风险

(一)我国“校园贷”问题现状

校园网贷数据2017:据可查的校园贷诈骗案件便多达41起,平均每月曝出2-3起,案件涉及全国22个省市,受骗人数约3679人,涉案金额高达5496余万元。与其他校园诈骗案件相比,该类案件发生频次之高、涉及范围之广、金额之大可窥一斑。福建省一大学生通过校园网贷小广告借贷800元,不料在利滚利的情况下的债务近20万元;河南省一大学生在10多个校园金融平台贷款近60万后因过度借贷导致跳楼身亡;福建省厦门市一大二学生因卷入“裸条”校园贷,不堪还债压力和催债骚扰,选择烧炭自杀。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26日,日前发布的《金融蓝皮书: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分析与评估(2016~2017)》显示,我国互联网金融(网贷)平台绝对数量在2016年11月底,已达5879家。同时,问题平台累积达到2838家,问题平台中,“跑路”、停业类型的问题平台数量占比分别为55%和15%。有问题数量的网贷平台数日益增多,就说明我国的学生身陷网贷之中的人就越来越多。我们的研究能让学生们能辨别网贷的利与弊,也能让他们更加的清楚网贷的危害。

根据对中国知网相关文献的研究看出,以往调查研究大多数倾向于让学生认识网络借贷的危害,从而引导学生拒绝和抵制校园网络借贷,还没有针对学生陷入网络借贷给予具体帮助的文献。故本课题通过对大学生消费行为习惯、身陷不良网贷的行为选择,以及不良网络借贷的运营模式、宣传方式、非法手段的揭露,提出具体应对措施。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大学生每个月的生活费大多集中在1500以下,2000以上的比例较少,具体为1000元以下占比33.33%,1000-1500之间占比51.11%,1500-2000的占比12.59%,2000以上的仅占2.96% 。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生活费足够生存所需,但要有更高级别的享受或奢侈消费,仅靠每月的生活费是不够支撑的,这为校园网贷的滋生发展壮大提供了土壤。

(二)大学生对校园网贷的认识与态度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在校大学生比较熟悉或听说过的校园网贷或分期贷平台按顺序排依次是:蚂蚁花呗、、京东白条、分期乐、爱学贷、趣分期、名校贷等;在校大学生主要是通过APP推送(6.7%)、校园传单(45.19%)、朋友推荐(26.67%)及其他(31.11%)途径。

了解到这些借贷平台的,前三种是主要途径。其中,有54.81% 的人或身边的朋友使用过分期等产品,说明校园网贷对大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但是对于正规贷款的运作流程,大部分学生表示不太了解(72.4%),基本了解的占,十分了解的仅占13.7% 。在校大学生对校园贷款的功能认识主要集中在分期购物(86.67%)和无抵押分期贷款(60%),其它功能如购买理财产品(22.96%)和P2P信贷(19.26%)了解不多,这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对校园贷款的功能认识停留在分期贷款上。

对于分期乐等产品只需要身份证或学生证的态度14.81%的学生认为合理,因为方便快捷,31.11% 的学生认为完全不合理,54.08%的大学生态度不明确,认为不好说。但是绝大部分学生(92.59%)不会把身份证或学生证借给身边朋友或家人借贷,仅有7.41%的学生会借给别人,说明大部分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强。

通过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对是否赞成大学生使用校园网贷的态度是:赞成但自己不采用占16.3%,赞成且自己会使用占7.4%,不赞同但会理解56.3%,完全不赞同占20%。

从以上调查数据来看,大部分在校大学生都知道校园网贷,而且申请方便;有人使用但是比例不大,大部分学生还是不赞成使用校园网贷的;但是认识并不深刻,不了解校园网贷隐藏的收费与风险。

(三)选择校园网贷的原因和用途

根据调查,当在校大学生需要购买电子产品或者其他高昂价格产品时首选方案42.96%的学生会自己存钱,34.81%的学生会让父母提供,12.6%的学生会通过兼职赚钱来获取,4.44%的学生会选择分期或校园贷款,5.19%的学生选择其它方式。通过调查了解到在校大学生使用校园借贷的主要用途多样化,依次有购买衣服和化妆品、购买学习资料、购买电子产品、旅游和聚餐、自主创业、购买游戏装备和追星等。以上调查结果说明校园网贷主要用于解决大学生生活费无力支撑的娱乐消费、奢侈消费及形象消费,少部分用于学习和创业。

校园网贷的优势在于:打着低利率甚至无利率的口号、手续简单,方便灵活、贷款额度相对自由、无需担保、熟人之间的线下借贷比较放心[1]。在校大学生选择校园借贷产品时考虑的因素依次主要有还款期限、借贷利率、平台是否具备借贷资质和便捷程度。以上调查结果说明一般使用校园网贷的学生会关注利率和借贷期限;但同时也可以发现网贷平台宣传的言语具有诱导性或诱惑性,对于优势夸大宣传,对于劣势避而不提,充分反映了资本的逐利性。

(四)在校大学生认为校园网贷产生的影响与危害

调查发现对于校园网贷是否会增加学生的消费欲望,49.63%的人认为会滋长不合理的消费欲望,29.63%的人认为会但可以控制,仅有20.74%的学生认为完全不会接触。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在校大学生认为当前校园借贷反映了一些问题:部分学生消费观念不太健康,大学生进行不良网贷长期发展带来的危害有:容易给家庭造成高额负债,容易造成大学生信用危机,使没有经济收入的大学生陷入网贷泥潭,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不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破坏借贷行业的正常秩序,破坏社会风气,损害社会秩序。

从以上调查数据来看,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已经意识到了校园网贷的风险以及可能带来的危害,这也可能是大部分学生不进行校园网贷的原因。而少部分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虚荣心与高消费欲望,不惜以高额利息与信用污点为代价,向网络小额信贷平台进行借贷,从而踏入校园网络借贷的陷阱与泥潭无法自拔,最终走向崩溃和极端。

二、“校园贷”问题分析与对策

(一)校园网贷问题的预防及成因

首先,校园网络借贷平台最主要与最终的目标都是大学生。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网络原住民”的90后们对网络的应用更是得心应手,每个大学生基本人手一台智能手机。电子商务的崛起也是基于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大数据发展,现如今各个电商平台针对每个群体的广告投放都精准到个人身体数据内容(例如手机淘宝的相关推荐会根据你曾经搜索的内容和以往购买的尺寸进行精准推荐)。

由于90后群体信用知识匮乏、信用意识淡薄,生活开销没有规划、消费易冲动与自控能力弱、攀比心强[2]。而且绝大多数大学生又因为自己没有额外的经济收入,仅靠父母给予的生活费是无法满足的,所以导致了部分大学生沉迷于攀比与求异消费,为了满足自身的虚荣心与消费需求,盲目冲动地使用小额度的信用贷款。

要想预防陷入校园网络贷款的泥潭与套路中,就首先应该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升学生的防范意识,学校与家长应该可以加强“消费信贷知识”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消费信贷的风险和问题存在,辅导员和家长都告诫大学生消费的时候应量力而行,不可盲目冲动消费。如果有较大的一笔资金急需使用,应该与父母沟通协商。根据调查报告得知,绝大多数学生进行网络借贷消费的时候都是父母以及同学老师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甚至已经陷入网络借贷的泥潭中也一声不发,直到崩溃和东窗事发。

(二)对已经进行网络借贷的对策

若有学生已经进行正规的网络借贷消费(例如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并在自我能力控制范围之内,应该加以戒备,争取通过兼职或打工等合法途径进行偿还。在还款期限截至前按时还款就不会影响大学生的个人信用征信;如果数额较大,利息较高的正规借贷已经生效,应该及时止损,向父母通告,将损失降到最小,并引以为戒,树立健康良好的消费观。

针对蚂蚁花呗以及京东白条等此类的信贷服务,大学生应该也应该保持理智,切勿冲动消费,因为此类信贷服务与分期方式都相对于信用卡高出一些。

费率一般指月费率,有的时候也指月管理费率,比如花呗、京东白条,其计算公式:实际借款利率=月费率×n×24/(n+1),其中,n为分期月数,如果以蚂蚁花呗为例,花呗的12期年费率是8.8%,12期月费率是0.73%,还款方式为每期本金+每期手续费。那么,实际的借款利=0.73%×12×24/(12+1)=16.17%;相同的,京东白条的12期月费率是0.64%,还款方式为每期本金+每期手续费。那么,实际的借款利率=14.18%。

信用卡的12期月费率是0.72%,银行信用卡的还款方式为每期本金+每期手续费。那么,实际的借款利率15.95%。若某大学生没有按时还款,产生了逾期行为,则要补缴收取逾期费用。逾期利息按当期未还金额的0.05%按日收取。计算公式如下:逾期利息=应还金额×0.05%×逾期天数,同时如果逾期后产生的信用污点,可能会影响今后的买车买房以及就业等问题。

综上所述,大学生在进行信贷消费的时应计算好自己的经济能力范围,虽然方便了消费,但这中间也有不少隐藏条件有待发掘。

(三)校园“套路贷”的问题及对策

如果某些学生已经陷入网络借贷泥潭的深处——高利贷与套路贷,学生就应该立即向父母与老师求助,并向警察及时报警。切忌以贷养贷,以卡养卡,以卡养贷等套路贷不同于银行贷款与蚂蚁花呗、借呗,京东白条、金条等产品。“套路贷”是指放贷人以“放贷”为名,设置套路 (即陷阱),非法获取借款人财物的放贷行为。校园“套路贷”是“套路贷”在“校园贷”中的表现形式[3]。

随着移动支付越来越成熟,消费内需的逐渐扩大,促使更多人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大学生是超前消费的主要人群,大学生群体比较单纯,极易上当受骗。针对不同的诈骗对象和诈骗团体,“套路贷”在形式上还分为“现金贷”“空贷”以及“校园贷”。在多起“校园贷”的案件中,由于大学生们涉世未深,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在遇到侮辱、胁迫或者骚扰等“轰炸式”催款时,都最终以悲剧收场:2017年4月,厦门某大学生因身陷“校园贷”而自杀; 2017年2月19岁女孩网贷后跑路,母亲还十万后自杀;2016年10月,河南某学院,"校园贷"逼死河南大学生,生前陷入“套路贷”负债几十万,留录音自杀。

不法分子就是利用大学生的这些弱点高额放贷,用“利滚利”“套路贷”的方式诓骗这类群体。一旦高额的款息和手续费达成共识,不法分子则要么恶言相向实施威胁,要么就看中大学生此刻的胆怯心理顺水推舟,以校园贷款兼职代理的身份,发展其他受骗者,从而组成新的借贷网。

三、结语

事物皆有两面性,校园网贷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存在许多问题和消极影响。作为新生事物,需要 加强监管,使之造福于在校大学生这个群体。同时,需要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教育。

猜你喜欢
校园贷校园网网贷
数字化校园网建设及运行的几点思考
P2P网贷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试论最大匹配算法在校园网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基于VRRP和MSTP协议实现校园网高可靠性
网贷平台未来亟需转型
网贷十年:迎来“去伪存真” 时代
NAT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论我国“校园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