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右玉西口文化旅游开发的研究

2019-12-17 09:21
新营销 2019年13期
关键词:右玉县右玉旅游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一、右玉西口文化旅游开发的价值

(一)右玉西口文化历史溯源

古代北方要塞右玉县,位于晋西北边陲,晋蒙交界处。先后获得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荣誉称号。纵观历史,右玉杀虎口以其“雁门之北,五原之冲,为出兵要路”的独特地理优势,一直是中原与边疆地区的军事文化要冲。根据《朔平府志》记载:“直雁门之北,乱嶂重叠,崎路险恶,数水交汇,绾毂南北,自古以为重塞。”不论是赵武灵王设置的雁门郡、闻名遐迩的杀虎口,还是雄浑辽阔的外长城、苍茫萧远的古战场,每一处历史的残留,无不记载着其“三晋之要冲,北门之扃钥”的独特地位。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也曾出现过“日进斗金斗银”的历史盛景。由此可见,右玉杀虎口历来是南北两大民族交往与文化交融的重要口岸。“西口文化”包含了政治文化、军事文化、经济文化、商业文化、民族交流、民间艺术、宗教建筑等。

(二)右玉西口文化开发意义

1.文化复兴与文物保护

据了解,一年来,我国文物保护利用政策供给不断优化,文物保护取得新进步,文物考古和科学研究迈上新台阶。如印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进度监管暂行规定》《文物保护工程安全检查督察办法(试行)》,督办367个文保项目抓紧完成技术方案编制;部署开展全国文物火灾隐患整治和消防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严肃查处重大文物法人违法案件、督办重大文物火灾事故和文物犯罪案件;“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重大项目(2020-2024年)启动,各地建设33家国家级重点科研基地。

据历史记载,杀虎口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周、秦、汉、唐古迹犹存。其中现存最多的是古城堡,有右玉城、威远堡、杀虎口、破虎堡、铁山堡等。值得一提的是,右玉的古长城:始筑于汉代,到明代经过了多次修葺。这段长城东北起破虎堡,西南至丁家窑的楼沟,全长八十九公里。从汉代起经明清,至民国年间,在军事上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因年久失修、水浸风蚀,遭到了一定的损坏。在这个边塞重地钟灵毓秀,人杰辈出,入志陵墓,为者甚多,有北魏孝文帝陵及各个将军、御史、提督之墓。作为曾经的经济繁荣之地,也少不了宗教建筑,五圣庙月楼、灯山木塔、宝宁寺。且昔为戍边重地,因此城堡遍布、烽火台林立。还有作为著名风景区的衡阳十景之风神台、牛心孕璞、雷锋占雨和混元流碧。

说到宗教,右玉的道情,原系为道教艺术,各家班社均供奉洞宾为右玉道情的祖师爷。右玉道情是“晋北道情”三大派系之一,也是我国道情艺术的一种。更有繁荣的街头文艺活动。杀虎口素有“全玩艺儿”的美誉。所谓“玩艺儿”就是每年元宵节即正月十五前后,在街头、广场、铺面、住户等地流动表演的传统文艺活动。这是集歌舞、技巧、功夫、套路于一体,依靠有造诣的民间艺人“玩”起来的活动。其形式多样的传统街头文艺活动源远流长,蕴含着节日的欢乐和人们的美好希冀。

2.政策机遇与挑战

西口文化辐射区域向北响应北部地区“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向西南进入中部地区“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向东面向沿海地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山西曾是先秦时期“玉石之路”的中转基站,在魏晋南北朝前后是丝绸之路重要的东起点,从明末到清,晋商崛起,西口文化兴盛,晋商通过西口“杀虎口”率先开辟了中欧万里国际茶叶之路。因此,“一带一路”在历史上曾于山西西口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将成为西口文化与“一带一路”相互融合的新契机。

长期以来,山西的定位是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晋北地区更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从整体趋势来看,2010年-2017年,晋北地区生产总值各自均保持在持续增长的阶段,但随着国家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转变,山西省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等深层内部矛盾开始显现,经济发展速度趋缓。在2018年出现了首次下滑的现象,表明了现阶段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性。右玉县同样是资源创收占比较大的地区,在2018年第二产业同比增长为负,部分煤炭企业关停,经济受创。迫切需要寻找出路,紧跟国家政策,走好产业转型升级的步子。

二、右玉西口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

右玉县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还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境内有杀虎口、右玉精神展览馆、苍头河湿地公园等风景名胜。

右玉县的旅游经济在“十二五”期间不断发展,在2010年到2015年之间,重点景区景点建设提质增效,右玉县成为当时唯一一个以县命名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旅游业为带动的服务业发展成效明显。但是,资源依赖型特征依然明显,对外开放程度依然较低。进入“十三五”后开始高速发展,在2016年修复了右卫古城南城门及瓮城,建成了右玉艺术粮仓。2017年组建了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完成了牛心孕璞花海景观、玉龙文体旅游产业园、西口博物馆、右卫艺术粮仓二期等项目。高墙框至右卫古城生态旅游路建成通车。2018年文旅互促聚合力,对外影响力再上新台阶。成功举办了首届塞上朔州长城国际旅游节、右玉生态国际马拉松、“风情西口·生态右玉”北京摄影艺术展、森林音乐会等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践行‘两山’理论 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主题推介会,与浙江省安吉县、陕西省延安市、河北省塞罕坝林场、新疆自治区阿克苏市成立了“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联盟”,共同发表了《右玉绿色宣言》。同时,建成了右玉精神主题艺术馆,启动了右玉干部学院二期工程。2019年产业转型更加有力,成功举办了右玉生态国际马拉松、中国公路自行车联赛(山西右玉站)、二青会马术项目比赛、山西·右玉西口风情生态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等重大文体赛事和活动,杀虎口风景名胜区3个村入选“全省首批100家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020年5月,右玉县入选2020中国县域全生态百优榜。2020年6月30日,右玉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三、相关分析——SWOT分析

(一)优势

1.独特的区位优势

右玉县位于晋西北边陲,有着“联通南北,承东启西”的重要位置。北上内蒙,南下中原,东联首都,西至中亚。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京津冀经济区的重要枢纽。右玉县境内有109国道、241国道、大呼高速、准池铁路贯穿全境。

2.丰富的旅游资源

右玉县拥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也有优越的生态环境,这都为其转变为经济效益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历史文物方面有杀虎口博物馆、明长城、古城堡、宝宁寺明代水陆画等。自然风光有中陵湖、南山公园、苍头河湿地公园等。人文景观有松涛园、艺术粮仓、右玉道情等。右玉有开发生态休闲度假地、西口风情体验区、消夏避暑养生旅游地和学习红色右玉精神示范区的良好基础。

(二)劣势

1.旅游资源开发不足

对文化内涵发掘不够深,由于早期的一些历史古迹未被发掘重视,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历史记载也不是很全面,为修复工作增加了难度。目前右玉县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市场上多数观光旅游产品趋同,特色不强。整体的规划不够完整,区域化、片面化比较明显,暂未形成自己的优势项目。另一方面,整体规划中的娱乐和购物两个板块做的不够好,没有属于自己的文旅纪念品,游客的参与性较低,旅游产品过于单调,削弱了景区的娱乐性和丰富度。

2.基础设施不完善

右玉县境内的交通在近年快速完善,但是仍与周边县区存在一定差距。虽然在大同到呼和浩特的直线通道中间,但是仍然没有高铁站和火车站点,仅依靠境内高速公路,以及临近市区的铁路和机场。境内比较著名的酒店均为本地人所经营,且多数位于县城内,而景点大多在县城周边,景区内的酒店和餐饮较少,相比而言更适合本地人进行自驾游。例如杀虎口博物馆周边的餐饮和居住条件有限,而返回县城有需要一定的距离和时间。

同时,景点存在信息不透明、时间规划不合理的现象。据笔者了解,国内大多数博物馆中午不闭馆,大型博物馆引入了电子导游解说。但是县博物馆午间闭关并且进馆前无时间公示,结合上述周边又缺少餐饮,易使游客感到困顿,没有暂时可以安顿的地方。

3.人才匮乏

首先是整体规划和具体实施的高端人才缺少,这也是导致目前旅游产品单一、丰富度低的一个原因。其次是服务行业人才短缺,有很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服务人员能力和素质有待提高。

(三)机遇

1.政府的有利政策

习近平总书记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作为统筹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作为国家转型综改试验区和曾经丝绸之路重要东源地的山西省给予了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应的发展跟进战略。这对右玉县推动右玉精神和西口文化进入国际视野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之前举办过的右玉生态国际马拉松、中国公路自行车联赛(山西右玉站)、二青会马术项目比赛、山西·右玉西口风情生态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等重大文体赛事和活动。以及电视连续剧《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引起强烈反响。18家中央新闻媒体、8家港澳媒体采访团到我县深入挖掘和宣传展示右玉精神。投放右玉形象宣传广告,进一步让右玉和右玉精神走向了全国。

2.居民的文化旅游需求

持续稳定向好的国家经济大环境以及全面小康的居民生活为右玉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注入了稳定的消费能力与市场活力。随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越来越强烈,更多的居民愿意选择文化旅游,注重旅游内涵和休闲放松。由数据可知,近五年,右玉县全年累计接待游客数量持续增长。

图1 全年累计接待游客数量统计图

近年来,以编纂和续修家谱为主要内容的“寻根问祖”活动已经成为晋陕移民区最活跃的文化实践。“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民谣从明代以来的数百年间一直在我国广大地区流传,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扼要地叙述了明朝初年山西人民向各地迁移的情况。右玉县作为曾经重要的“西口”承载着前辈的汗水和情感,无疑是纪念祖先,重走西口路重要的一个环节。

(四)挑战

作为以文化和生态为主要旅游产品的地区,市场竞争激烈格外激烈,景点规划同质化严重,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很容易被湮没在众多的文旅产品中。作为相似的有邻省陕西省以及本省的晋中和晋北地区。周边城市旅游业的发展给右玉县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添加了压力,旅游产品和经营模式的趋同以及客源相似,自身的竞争意识不强,让右玉县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四、促进右玉西口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右玉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在实际的数据中,旅游产业为右玉县带来的经济效益逐年递增,但是依旧略低。对文化的发掘程度有待加深,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笔者针对以上问题认为,要实现右玉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应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优化旅游产品及消费结构

文化赋予了旅游产业更深刻的内涵,而旅游开发的同时也在不断发掘、保护文化。目前,右玉县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和生态风景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合理的开发。景区的开发模式与市场上大部分产品具有趋同性,旅游产品单一。

一方面,将文旅深入结合,彰显地方特色。可以将地方民俗风情:戏曲、雕刻、节日风俗的表达形式进行创新,为游客展现独特的风土民情。同时,可以与艺术家合作创作出有“走西口”和“右玉精神”、“丝绸之路”等一系列的文化商品,将文化优势转换为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增强游客的参与感,提升景区的文化感和体验感。可以在杀虎口这样的历史古迹周边开设情景剧场、艺术展,以及射箭骑马等参与型项目。在苍头河这样的生态景区推出农家乐、观光车等休闲项目。

图2 旅游业要素示意图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最主要的是交通运输设施和景区配套设施。“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到现在也是不过时的。尤其是对于旅游业来说,交通是重中之重,这是右玉县乃至整个山西省面对的重大难题。右玉四周多山,境内景点稍有分散,有必要建设好境内旅游观光专线。同时,让游客“走进来”的方式——对外开放程度还不够高,省际交通运输设施不够完善。

其次是景区内的配套设施有待完善。景区内不应该只有观光职能。一个成熟完整的旅游景点应该同时配套休闲娱乐设施。针对远离县城的景点应该就近建设有当地特色的民宿和餐饮。在景区内也要适当增设休憩场所,为游客提供休闲服务和当地美食。

(三)引进专业人才加深开发程度

缺乏专业的设计和管理人员会使整体的旅游产品规划大打折扣。结合右玉县的民俗风情和历史古迹,结合生态环境和文物保护,做出最合理的开发规划会使旅游资源开发更加科学、有效率,同时提升自己的产品特色,提高产品的差别化程度。

由于近年国内村县内人才流失严重,国家倡导“大学生村官”、“返家乡”等,帮助地方人才回流,地方政府也对引进人才积极提供政策支持。这些先例为右玉县的人才回流和引进提供了优秀的示范案例。在规范政策引导的同时,加强高校毕业生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

(四)加强区域旅游合作

右玉县辖区南北长67.7千米,东西宽45.7千米,总面积1969平方千米。虽然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其主要标志点“西口文化”是一个区域性的范畴,这就要求我们有走出去的精神,积极主动地构建“西口文化带”。例如,与向西北方向的呼和浩特、新疆,以及向东的张家口,向南的陕西,以丝绸之路和走西口的文化元素为纽带,进行深度合作。

另外,要加强与省内各景点之间的联系,以历史文化、古建筑、晋商等为连接点,符合主题也不失特色。拿出“右玉精神”,与时代相结合,寻求与其他具有时代特质的主体相结合。

(五)抓住机遇加大宣传力度

在信息化时代,适当的宣传是很有必要的。尤其随着“右玉精神”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越来越被大众所周知,这将是右玉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机遇。而且,“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使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为西口文化也提供了机遇。这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市场的针对性,对不同区域以及爱好的市场进行细分,优化广告投放方式、人群、时间等。除了传统媒体外,利用互联网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开放市场化运作模式,让更多企业参与文化旅游建设,发挥节会经济的聚合效应和裂变效应,在文旅开发上形成政府与企业的良好互动。

结语

将“西口文化”与“右玉精神”相结合,必将擦出历史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火花。积极地“走出去”,利用现代科技,将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传承文化与精神,这也必将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节点。

猜你喜欢
右玉县右玉旅游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遇见右玉蓝
右玉的故事
山西省右玉县:右玉生态羊成功入选为“山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记住右玉故事 弘扬右玉精神
旅游
山西朔州右玉县将再造林6277.9公顷
右玉县:开展化解涉纪重复信访举报“百日攻坚”活动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沁园春右玉精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