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段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2019-12-17 21:34张建平
魅力中国 2019年37期
关键词:数学计算中段课程内容

张建平

(重庆市巫山县大昌小学,重庆 404700)

新课程标准多次强调培养计算能力的重要意义,要求学生既能正确快速的解决数学难题,还能灵活运用各种计算方法。然而在学生正式进入数学中段学习后,计算习题的正确率呈现直线下降,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乏熟练的计算技巧。由此可见,教师要转变固化的思想教育理念,随时掌握每名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各类计算知识。本文从全面掌握基础性知识、科学合理的设计问题、对易错题型做好总结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全面掌握基础性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掌握牢固的基础理论知识至关重要。尤其是各种现代化计算设备的普及应用,直接导致学生的计算能力日益下降。如何才能保证计算准确性和高效性,成为小学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首先,教师要将数学课本中文字概念和计算公式落到实处,只有教会学生正确运用运算的法则,才能在计算过程中真正做到熟能生巧。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算练习中遇到的重要或常用公式,要让学生先将内容誊写在随堂笔记本上,利用课后的闲余时间进行反复翻看复习,提高数学计算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其次,中段数学知识的难度系数增加。倘若前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足,直接就去学习课程内容,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肯定会难上加难。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导课环节的必要性,带着学生回顾和练习以往学习的内容。

二、根据每节课程的内容,科学合理的设计问题

学生不喜欢枯燥生涩的数学知识,主要是课程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泛、难度日益增加,各种繁琐公式的运用丝毫提不起兴趣。因此,教师要全面掌握好计算知识的备课工作。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把握课程内容,尤其是每节课程中设计的数学计算问题,查阅其他教师的课程视频和课件资料,才能确保计算问题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而帮助中段学生处理生活中遇到的系列问题。此外,教师要设置的问题情境也要分成几个层次。如果数学教师设计同样的课堂问题,势必会影响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知识掌握等因素进行划分,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而使整体教学效果得到强有力保障。例如:在学习乘除法这部分内容时,适当借鉴网上各种教学视频资料,汲取他们计算教学课程的精华之处,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推进和落实课程内容,让学生亲身体会到计算知识的实际应用意义。

三、创建生活化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计算兴趣

与其他基础知识相比,数学计算课程内容较为枯燥乏味,复杂的运算公式让学生不愿主动参与。针对中段学生难以理解的计算题目,教师可以将计算课程和生活化教学情境相结合,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计算科目的兴趣,体现出数学计算知识的实际应用作用。小学数学最常见的就是鸡兔同笼问题,学生迫切想要算出鸡兔的实际数量,长此以往学生思维不单单局限在鸡兔计算方面,教师要利用学生探究心理进行拓展延伸,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实际运用。为了不断地丰富数学计算内容相关知识,教师可以适当穿插历史人物到教学环节,使学生紧绷的身心压力得到缓解和释放。例如:在日常数学课堂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围绕课程内容穿插各种历史名人事件,比如笛卡儿、罗巴切夫斯基、华罗庚、秦九韶等,简单讲述他们是如何发现计算数学问题,使学生能够放松身心走进数学世界,积极开拓中段学生的思维视野。

四、对易错题型做好总结,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

小学中段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出现不仔细、不认真的情况,往往导致数学计算结果有所偏差。教师要让学生将错题做好整理总结,首先把握好每节课程重难点知识,将学生的计算错误率降到最低程度,特别是因为审题不认真、运算马马虎虎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教师要选择出常会出现错误题型集中讲解,准确找出习题的考核知识点。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记错题的好习惯,多数学生都会忽视错题的重要性,根本没有树立错题记录的意识,最后发现遇到相似问题仍旧做错。最后,教师要定期讲解学生容易做错的习题。尤其是共性问题要分析错误的本质原因,找到快速和准确解题的计算方式,保证学生遇到同类型问题不再出错。

结束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是朝夕就能见到成效,离不开学校和数学教师的耐心细致的指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正向发展。同时要做到学校和家长双方联动,在校期间教师要合理规划课程内容,家长要督促学生做好碎片化时间的管理,让学生能够有良好的学习计算方法,才能真正为数学成绩的提高夯实扎实基础。

猜你喜欢
数学计算中段课程内容
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试析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计算教学
尿检时如何取中段尿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东天山中段晚古生代剪切带叠加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
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中段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初探
析课程内容 谋教学佳策——“数的认识”模块知识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