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2019-12-17 21:34蒋崇伟
魅力中国 2019年37期
关键词:语感课文素养

蒋崇伟

(云南省施甸县万兴乡东安小学,云南 保山 678299)

核心素养下,为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关注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并有效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使学生积极自主探索学习。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

(一)语言构建运用方面

小学阶段涉及语言积累、语言技巧掌握、语言构建等方面的内容。比如阅读课中的生字生词学习,就属于语言积累范畴;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学习,则属于语言技巧层面;而造句、写作则属于语言构建层面。由此不难看出,阅读和语言构建运用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

此方面包含了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如逻辑思维,根据课文故事推导出某个结论,就是逻辑思维的体现。而在一些说明文中,根据文字描述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的形象,就属于形象思维。思维素养和阅读课也具有密切的联系。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

阅读教学需要让学生发现文字美、人物美、情感美,并能根据学到的语文技巧进行美的创造。

(四)文化传承理解方面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并能依靠自身行动,传承与弘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培养语感,多读多看

叶圣陶曾指出:“为养成阅读习惯,为充满自己的生活,都非多读不可。”学生只有通过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量,积累语言文字,充实自己的语言文字仓库,才能具备扎实的语文核心素养,从而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学生要自读课文,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阅读中,学生已经认识了不少的文字,学生可以采用自读阅读的模式,在循序渐进中培养语感,也可以通过自读积累语言材料,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语可以记下来,再向教师请教,逐渐地养成独立、爱思考的良好习惯。其次,学生要反复品味,体会精读课文的语言魅力。可以入选小学语文并作为教材的文章都是有着一定审美价值的经典之作,需要学生细细品味,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学生除了阅读课本内的文章外教师还应注意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推荐课外综合读物,扩大并丰富学生的阅读量,从而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语感、提升对美的感受能力。同时,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有选择性地阅读,避免因阅读材料的鱼目混珠给学生带来伤害。

(二)注重不同形态下的语文阅读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文本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而每种阅读课的教学侧重点也是各有区别,这些都需要语文教师仔细琢磨,并合理的安排好阅读内容。一些涉及名言名句的背诵课,所选取的作品都是一些经典名句,文笔优美,通俗易懂,可读性较强,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培养语感,拓展思维能力。对于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课文,每个作家在创造的时候有自己的独特的写作风格与创作技巧,遣词造句中也有自己的特点,教师可以在阅读的时候,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语言的魅力,尤其是表达情感浓烈的地方,更能引发学生共鸣,使学生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在专题研讨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某篇文章进行写作构架的梳理与总结,帮助学生收集一些与文章相关的资料,补充文本的信息,不强求学生一定理解文章内涵,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促使学生将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三)借助游戏活动实现阅读教学的趣味化

在语文核心素养的指导下,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轻松有趣,才能让学生有效形成相关的素养。因此,可以借助一些游戏活动来实施阅读教学。角色扮演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游戏,让学生分别演绎课文中的角色,对课文故事内容进行还原与再创造。在此基础上,可以尝试角色性别反串表演活动,让男学生演绎课文中的女性角色,女学生演绎课文中的男性角色,表演课文故事,借此提升课堂趣味性。除了角色表演的游戏之外,一些生动的文字类游戏也同样适用,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有积极意义。比如“故事接龙”,让学生针对一个故事进行接龙新编,使学生的想象力、语言构建能力得到培养与提升。另外,还可以借助网络上流行的看图猜成语来设置课堂游戏。在学习了一些成语后,教师可以从网络上寻找一些相关的图片,然后组织一个“猜一猜”活动,让学生猜一猜这些图片代表了什么成语,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促进教学生活化

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知识。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数课文均是取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再创造。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促进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将对生活的感悟灵活运用到对课文的分析中去,在课文内容与生活体验之间架起沟通桥梁,为实现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教学生活化,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快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主旨,从而实现了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高。例如,对《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进行教学的时候,很多学生产生了质疑,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进行试验,体会伽利略敢于质疑权威、追求真理的执著精神。

结语

总之,语文课程是一门基本的课程,教师应该在思想上重视起来,与时俱进地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并将核心素养融入阅读教学中,多方位地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语感课文素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背课文的小偷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