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茶油

2019-12-17 08:11唐晓君
林业与生态 2019年11期
关键词:茶饼茶籽油茶树

唐晓君

油茶,生长在红土壤绵延起伏的丘陵山岗上,一蓬一蓬地,有两三米高,虽不算矮,但也确是不高。

我湘南的老家,就卧在一片油茶树的海洋里。

在成长的岁月里,它们好像一直是那么没出息的老样子,逆来顺受,长不高,长不大,憨憨的。树枝像蒲扇一样向四周伸展,树干坚韧柔滑,用手摸一摸,会感觉有一层细细的粉末,很是舒服。树叶呈椭圆,如桃形,有些许细小的锯齿,锁边,一不小心会划伤无辜摘它的手。叶质厚实肉肥,四季绿油油的,反射着日头的白光。灵泛的白光,像是叶子上面长出了无数双眼睛,放肆地眨啊眨。

岁末初冬,在不经意的日子里,蓦然发现,咦!油茶树枝头蹦出了些花苞。这些花苞,开始是圆圆的绿色,后来变成了小朵小朵的白玫瑰,懒洋洋地站在枝头。不知哪天的什么时辰,那零星的小白花开始泛滥,哗啦,浸漫了山坡,爬遍了山野,在绿海的衬托下,迎着寒风,争先恐后,威风凛凛,傲视山野,大有“我花开后百花杀”的气势。片片花瓣镶在花的四周,围成白色的花边,众星捧月般簇拥着花蕊。一根根花蕊亭亭玉立在花中间,一丝丝金黄点缀其上。

春风从很远的地方吹来,细心的人们会闻到淡淡的清香,穿枝过叶,砸向鼻梁,袭入肺腑,沁人心田。有蜜蜂张开透明的翅膀,嗡嗡嘤嘤,闻香而来,不知疲倦地选中一簇又一簇花蕊,趴上去,弯起丰肥的屁股,伸出细细的吸管,似乎要使出吃奶的力气来。村里的娃娃们放学后,一头钻进树林,丢下书包,从树下扯根草管,插在花蕊的中间,嘴唇紧咪使劲地吸吮,清亮或粘黄的油茶花蜜顺着草管嗦进嘴里,清香的甜味一下子打开了贪婪的味蕾,令人神清气爽。他们伏在油茶树怀里的样子,像幼时捧着母亲肥大的乳房,饥渴地埋头嗦吮,不时“嗯嗯”推动两下,换口气。

夏天,是成长的季节,雨水夹杂着阳光,轮番上场。此时,油茶花先从花瓣边黄起,再延伸到整瓣、整朵,渐至枯萎,而后凋落,“化作春泥更护花”。有天夜里,油茶的花蕊根部冒出一个个小青头,顶开枯萎的黄色花瓣,在枝头探头探脑,不像茶耳,也不似茶泡,摸上去,硬硬实实。后来,日子神奇地吹了无数口气,小青头慢慢膨胀,成为乒乓球样子的果实,大小不一,青中泛褐。贪吃的小伙伴咬一口,坚韧硬扎,涩涩泇泇,啪啪啪,吐都吐不赢。这些圆滚滚的果实,就是茶籽。

秋风凉,霜降到。这时的茶籽经过“十月怀胎”,籽粒鼓胀饱满,一肚子都是油。“嘘~~”,随着村支书一声哨响,全村上下,男女老少,摸起能装东西的工具,一窝蜂往村后茶山奔去。采摘回来,茶籽从尼龙袋、箩筐、背篓里跳出来,一个个滚在晒谷坪上,再用竹挂子摊开,等着秋风吹,等著日头晒。若天气晴好,不出一个星期,一个个圆滚滚的茶籽裂开了花,袒露出肚子里面黑色的饱满籽粒。再晒两天,籽粒和茶壳会完全分开,壳是壳,籽是籽。茶壳如一枚枚褐色的怒放花朵,扫拢来,堆成堆,装进箩筐里,放到火塘边,平时用来煮菜、煮饭,火旺旺的,饭菜香喷喷。冬至时,茶壳还是烘腊肉、香肠最好的燃料。而籽粒如一个个初生的婴儿,扫在一起,哗啦哗啦窊进尼龙袋,扎好口子,提一提,沉甸甸地,哈着腰,两手一袋一袋地搬起来,堆放到堂屋里,保持绝对干燥。

这样,从油茶到茶籽,再到茶油,只剩下最后一道工序,那就是榨油了。

油榨房在村尾,是一座高大宽敞的青瓦房。入冬以后就开始收拾清理,迎接一年一度的热闹喧哗。

农历十月,小雪节气。一开榨,油榨房就闹热了。“榨里不熄火,路上不断人”。一烘,二碾,三蒸,四踩,五榨,看似简单的操作流程,组成了一条成熟的流水线。

烘,烧火、看火、把握火候很重要。火大了,茶籽容易焦,容易老,油提前出来,来不及收集;火小了,油榨不出来,还不香,容易变质。碾,即用石碾像磨豆腐、磨米一样,把茶籽碾碎。蒸,是最关键的环节,与茶油质量和出油率息息相关。蒸的时间长了,水分大,油不好吃,煮菜时泡沫多;蒸的时间短,出油少,榨不干净,甚至不出油。老师傅拿捏得很到位,一般蒸到用手按一按感觉有点硬,就可以了。踩,或叫“踩油饼”,是油炸房里的“舞蹈”,包括踩饼和包饼两个程序。踩饼人脱掉鞋子,光着脚,先在一只铁箍里垫上薄薄的一层稻草,再在上面倒入刚刚出锅的茶籽粉,四周用稻草围起,在热气腾腾中,踩饼人跳上去,快速跳,使劲踩,不紧不松,不散不洒,迅速成型,便于榨油即可。踩饼时放稻草的多少,是有讲究的。稻草多了,会吃油,草少了,又包不住,容易散饼,不多不少,合适就好。榨,先是“上榨”,将先前用稻草包好的茶饼码起来,放上榨床,压紧压实,“夹码紧胚”。每次“上榨”茶饼数量的多少,根据榨床的大小来定。然后是“紧榨”,用杂木的一头削尖做成“榨尖”,通过木锤小心地锤击,将一根根“榨尖”扎进榨床,使所有的茶饼受力均匀、全面,尽量榨出又多又好的茶油来。最后就是“开榨”,随着一声声粗犷的“嘿呦”,大锤小锤,石锤铁锤木锤齐上阵,各种锤击打榨床发出沉闷的“轰咚”“轰咚”声,似乎从遥远的天外传来,又似乎从地壳深处发出,悠长而隽永。不用多久,那一滴一滴的茶油,源源不断地从茶饼里冒起来,从榨床边流出来,淌下来,汇成一条金灿灿的油线,降落在下面的油缸里。

茶油,在老家是极为金贵的东西。

在我记忆里,家里盛茶油的大缸几十年来一直隐藏在父母房间的木床下面,上面有个厚重的大盖子,盖子两边还加压着两块青砖,里面浸泡着烘干的腊肉片。房门经常锁着,钥匙在父亲的皮带上、母亲的插口里。茶油,父母要用在最关键的地方,像家里的稻谷一样。家里四姊妹,个个要读书要学费,单凭卖米解决不了问题。茶油,成了父母稻谷之外的“救命稻草”。后来,姊妹们都长大了,成家立业,吃穿不愁,不再需要年迈的父母操心劳神。每次回家,母亲都会用塑料瓶,帮我们每人盛上一瓶满满的茶油,叮嘱我们工作不要太辛苦,要吃好些,注意身体。此时此刻,我的心底总是泛起无尽的酸楚,眼含着泪水转向天空,不忍对视母亲那日渐暗淡的眼睛。是啊!无论年纪多大,无论走得多远,我们永远是父母心中那个长不大的孩子。

油茶,是家乡最美的风景线;而茶油,则是家乡最诱人的味道。如今想来,我好久没有回老家了,父母安好吗?

猜你喜欢
茶饼茶籽油茶树
采茶籽
保压时间对白茶饼物理特性和感官品质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浅谈油茶树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油茶树不结果?有一点原因要注意
云南主产茶区茶树茶饼病发生时空研究
那年学捡油茶籽
西藏高海拔区不同处理对6种茶籽萌发的影响
茶耳
泡茶品茗
大力推广油茶树种植 发展健康优质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