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月球,冷清的聚会
——2019年国际宇航大会在美国华盛顿召开

2019-12-18 08:50蓝天翼北京千域空天咨询有限公司
卫星应用 2019年11期
关键词:航天局登月月球

文|蓝天翼 北京千域空天咨询有限公司

10月21-25日,2019年国际宇航大会(IAC 2019)在美国华盛顿召开。IAC大会每年在世界各地轮流举办。由于今年是第70届的IAC会议,因此IAC主办方在开幕式上首先回顾了IAC过去70届以来在不同举办地的视频,以及世界航天发展的里程碑事件,其中就有2013年在北京举行的IAC会议,在世界航天里程碑事件中也包括了来自中国的神舟一号飞船、杨利伟和天宫一号。随后,国际宇航联合会(IAF)主席Jean-YvesLe Gall、美国航空航天学会(AIAA)主席Jogn S.Langford III、本次会议主赞助商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公司副总裁Richard F.Ambrose、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长吉姆·布里登斯廷(James Bridenstine)和美国副总统迈克·彭斯(Mike Pence)分别致辞。

美国彰显2024年载人登月决心

本届会议的论文很多是有关月球火星的话题,从载人航天器,到运载工具,再到生命保障系统,建立地外文明等,有许多有趣的论文出现。而在此次会议的展厅门口,在最显著的位置上,是蓝色起源(Blue Origin)公司的“蓝色月亮”(Blue Moon)登月装置和BE-7发动机的模型,这个1:1的模型在2019年5月举行的2019年美国卫星大会(Satellite 2019)的最后一天在会场由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在全球观众面前揭晓,而Blue Moon如今又回到它第一次被展示的地方,似乎预示着这次会议的某个主题,也彰显着美国要在2024年“举国登月”的决心。

“蓝色月亮”(Blue Moon)登月装置

美国副总统彭斯在开幕式上致辞。他建议向阿波罗11号的成员致敬,从他的讲话中,不难看出美国在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已经将太空作为其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环之一,“恢复国家太空委员会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深入太空”,“签署空间政策一号指令”,“2024年重返月球”,“不仅要在月球留下足迹,而且要建立基地,最终前往火星”,“振兴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商业航天领域”,“确保美国利用私人太空在太空中的能力”。除此之外,彭斯还提到了对“外层空间资源开采”、“太空交通管理政策”、“美国太空部队”等美国将在太空领域坚定不移的推动的规划。开幕式最后,由IAF主席向阿波罗11号的成员或成员家属颁发了IAF“世界航天奖”。

颁发IAF“世界航天奖”

美国的载人登月计划在2019年正式定名为“阿蒂米斯”(Artemis),随后NASA和特朗普政府就展开了密集的宣传和造势活动,希望美国国会能够为这一计划在2024年实现大幅提升相关预算。在本次IAC会议上,美国副总统彭斯,NASA局长布里登斯廷,以及Artemis的供应商,航天发射系统(SLS)火箭的研制商都在各种场合为此呼吁呐喊,这种“合力”在一定程度上让外界对美国誓要在2024年让美国人重返月球的决心很难产生怀疑。而今年恰逢阿波罗登月50周年庆典,官方和民间的各种庆祝活动也让“重返月球”的呼声越来越高。

美国政府明确表示了支持美国私人航天企业进入美国登月计划,这使得美国的私人航天企业也在登月的问题上非常积极。在大会第二天即10月22日,Blue Origin的创始人Jeff Bezos宣布,Blue Origin将和Lockheed Martin、诺格公司(Northrop Grumman)和Draper等传统航天企业组成一个新的“国家队”去完成美国2024年重返月球的计划;除了Blue Origin,之前从未宣布自己要进行登月计划的美国小型液体火箭公司萤火虫太空公司(Firefly)也带来了自己的登月舱进行展示;而美国的另一家从未与月球计划相关的小火箭公司火箭实验室公司(Rocket Lab)也在IAC会议上宣布,将使用其最新的Photon卫星平台执行去往月球或更远的深空飞行任务。

政府开道,私人跟上

在此次IAC会议上,关于政府与私人航天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之一。尽管在诸多会议上,很多讨论都围绕着政府如何从私人航天公司采购服务,但这次的话题似乎有些不同,这与本届IAC会议中美国带起来的“登月”节奏不无关系。登月这类原先100%的政府项目如今也打开了大门欢迎私人航天公司参与其中,美国之所以能够如此开放,一方面与经费和工程进度的日益紧张有很大关系,但另一方面,美国在诸多领域已经采取的商业化方式所取得的巨大成功给了美国信心。

彭斯在开幕式的讲话中说到“2019年8月,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完成了对国际空间站的第18次商业补给任务后,将3300磅样品和货物带回地球;两周前,Northrop Grumman发射了第一个商业卫星服务航天器,不仅能够延长在轨卫星的寿命,而且为在轨制造铺平了道路;上周,Leo Labs公司宣布了其先进的Kiwi太空雷达投入运行,这将能够具备跟踪2cm在轨物体的能力。”

在首日举行的“航天局局长”论坛中,欧洲航天局(ESA)局长扬·韦尔纳(Jan Woerner)就提到了ESA在PPP的实施过程中的思考,由于ESA的经费主要从成员国获取,因此在进行一些更大的项目开发的过程中,ESA不得不考虑引入PPP来推进此类项目。ESA已经在国际空间站、Sat5G、“欧洲数据中继系统”(EDRS)以及“通信系统高级研究”(ARTES)的许多项目中采用了PPP的方式推进和运行,取得了成功,因此ESA还会在后续的项目中继续加强PPP项目的论证和实施。

除了美国,许多国家的政府和私人航天的关系已经渐渐明晰起来。从模式上来说,都是以政府主导的方式开拓航天领域,再由私人公司在多样性、商业化和竞争性的领域进一步发展。日本和韩国尽管相关的报道不多,但两国在这次的展会中都租下了“洛马大道”上最好的位置对本国的航天活动进行宣传,其展台都是以本国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组织(JAXA)和韩国航天局(KARI)的形式进行整体呈现,但其中有超过一半的内容,都是来自本国的私人航天企业。

特别是韩国航天局,在它的展台中,聚集了韩国航天局自身和十多家商业航天公司,其中既有本次大会的明星Perigee火箭公司,也有老牌卫星制造商韩国卫星技术研究中心开创公司(Satrec Initiative)。韩国航天局的人员对私人航天公司的产品有着深入的了解,甚至能够代替私人航天公司回答相关的问题,政府部门和私人航天公司这样的一种关系令人印象深刻。尽管韩国在商业航天并没有我国私人航天这么强大的后盾和投入,但其在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而欧洲的诸多国家展位则特点更为鲜明,多是政府招商+公司展示的形式。英国、荷兰和卢森堡都在本国建立了吸引国外航天公司入驻的优惠政策和条款,英国和荷兰则更是把许多建立在本国的新航天企业作为正面的形象展示进行了宣传,这样的一种联合品牌+形象的展示,能够更好地让观众了解更多的信息,进而有非常感性的认识,了解这个国家的航天发展状况。

冷清的“国际”航天聚会

在首日举行的国家航天局长论坛中,来自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欧洲、印度、法国和日本的航天局高层领导聚在一起,一起就“快速变化的太空环境中的挑战与机遇”展开对话,但所有拿到会议手册的参会者都发现,这场会议少了一位嘉宾。在各位航天局领导的介绍性发言结束后,进入了在线提问环节, 1000多名现场听众通过手机投票置顶了一个问题:“在这里,我想念一个重要的航天局,中国(航天局)去哪了?”原来本应出席的中国航天局副局长被主办国拒签了。

这次拒签只能看作是在美国举办的IAC“冷清”的一个缩影,有参展商说,今年的展会人数明显减少。根据所查询的数据,在德国不莱梅举办的第69届IAC上,报名人数创了记录,达到6500人,而据统计,实际的参加人数超过了10000人;而在美国华盛顿举办的第70届IAC,报名人数出现了下滑,仅6300人,而以现场情况来看,报名参加却没有拿到签证的不在少数。与国际航天大环境和商业航天爆发式增长相对应的,是IAC“逆生长”的人数。

10月22日下午,俄罗斯的JSC Glavkosmos公司在Twitter账号上发布了一则预告,JSC Glavkosmos将在当天下午作关于联盟5(Soyuz-V)火箭最新进展的论文报告,但是许多参会者根据预告的时间到达会场后发现会场已经无人。当天共11个报告,但却有4个报告提前取消,很多确认了的报告也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成行。

本应是一场热热闹闹的技术与商业的太空盛宴,但却遗憾地成为了一场冷清的聚会。明年在迪拜的IAC 2020,希望会更好。

猜你喜欢
航天局登月月球
人类最后一次登月
到月球上“飙车”
陪我去月球
月球上的另一个我
我有一个“登月梦”
为什么说嫦娥四号登月是独一无二的?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erprise size and economic grow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