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能力探究

2019-12-18 17:29黄军
魅力中国 2019年43期
关键词:行车驾驶员事故

黄军

(河南息县政协委员会办公室,河南 信阳 464300)

一、做为汽车驾驶员应熟悉和掌握汽车安全行车系统

(一)什么是交通系统

汽车安全行驶系统是交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所涉及的因素是汽车驾驶员的自身素质、操作行为和车辆技术状况。在汽车行驶中只有这三个要素相互协调并且与周围环境保持适应状态,才能充分发挥整体功能,达到安全行驶的目的。

在汽车安全系统中要达到安全的目的起决定作用的是驾驶员行车素质。在驾驶员素质中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又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即没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必需的身体素质,就不能发挥具有安全行车知识和驾驶技术的作用。

(二)驾驶员的心理素质影响安全驾驶

驾驶员心理状态和承压能力也影响行车安全。汽车驾驶需要驾驶员长时间精力高度集中,这种高强度的体能和脑力消耗非常容易使得驾驶员产生心理疲劳,放松警惕,一般表现为情绪急躁、反映迟钝、对路况无法做出正确而迅速的判断等等。同时,驾驶员的心理状态也会受到路况的影响;当道路情况简单时,单调的行车路线会是驾驶员放松警惕;急转弯和障碍多的路况会使驾驶员产生恐慌心理和疲劳;而堵车塞车等情况会使驾驶员产生急躁的心理情绪。其次,驾驶时存在侥幸心理也会降低行车安全,影响驾驶员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三)保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身体机能

安全驾驶要求驾驶员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矛盾和冲突面前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客观处理突发事件,保持平稳的心态。同时,科学研究表明,良好的身体机能是准确的判断力的基础,驾驶员的精力充沛时,能够很快适应驾驶环境,短时间内集中精力,在复杂的路况面前能够保持较好的驾驶状态,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另外,良好的身体协调能力也是安全驾驶的要素。驾驶要求驾驶员操作具有连贯性,大脑接受外界信息后,能够迅速反应在动作上,一旦出现意外,能够应对自如,降低风险。

以人为本,在安全管理上,仅靠安全规章制度的约束,员工只是客观被动的适应,而不是从主观上自觉遵守。车辆单位应该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和需求,应注重对人软约束,而不是硬约束。感情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以章罚人不如以情动人,如果管理者不只是一味的查问题,挑毛病,而是多给员工以亲切的问候,温暖的叮咛,和员工们一起平等讨论安全问题,和员工们交流违章现象和危险源,让员工们自己体会和想象不按规程作业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让员工们感受到安全管理人员不是对头而是朋友,不是工作中的制约者而是好帮手,让员工们明白遵章守纪不仅是为单位、为部门,而是实实在在的为自己。要教育引导员工正确认识,我们严格抓管理、抓安全到底为了谁?实际上,一旦出了事故,受到伤害的几乎全部是岗位操作员工。从这一点来说,抓管理、抓安全的最大受益者就是操作员工。员工如果真正认识到了这一点,就会理解、支持严格管理,自觉地执行标准和制度,遵守纪律。从而创造出一种“人人关爱生命、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防范”的安全文化氛围,激发每一位员工的内在活力。

二、做为汽车驾驶员要熟悉和掌握“信息处理特性”

(一)要正确处理信息

在路途中,驾驶员通过自己的感官收集来自道路、交通等的各种信息,经过分析判断做出各种操作动作,通过汽车各个操纵机构使其做出相应的运动,一次控制的结果如车速与方向往往与希望有偏差,此时汽车的运动情况又做为新的信息反馈给驾驶员、驾驶员将其头脑中的予定值进行比较,判断出误差量再做出修正误差的操纵动作,如此的反馈不断通过多次控制,最终达到安全行驶的目的。如果由于外界干扰或内部的其它原因造成驾驶员对信息判断失误或者汽车控制失调造成行驶状况同予定目标间的误差无法消除时,则将会造成出现事故的可能性。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从实质上看事故是由于系统内部“失调”或“失误”造成的外界信息的反应错误所致。因此,事故的出现既具有偶然性,也具有必然性。从总体上讲,事故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情况都不可能事先预测是偶然发生的,但从每一件事故的起因及发生过程分析都具有其内在的原因,如果能够采取措施消除这些内在的原因则这类事故就可以避免,这就是事故的必然性所在。如雾天行车时有视线不清的信息,弯路行车车速快有离心力作用的信息,冰雪路面有路滑信息等。包括驾驶员、车辆在内的汽车安全行驶系统如果对这些信息不仅接受,而且通过内部协调后,做出必须的正确反应,或者通过反馈系统修正达到正确反应,就可以避免事故实现安全行车。因此通过系统分析,能从事故发生的本质上认识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对于驾驶员有积极的意义。在事故中,也有属于在外界的信息不真实或没有信息的情况下发生的,往往事到关头什么措施都来不及,这些事例往往成为驾驶员认为事故难防的理由。事实如果驾驶员平时能注意学习安全行车知识,行车中除注意危险对象的直接信息外,还能注意交通环境中的间接信息,并相应采取措施,上述情况下仍可避免事故。

(二)尽量减少和避免信息的“丢失”

因驾驶员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处于强烈的视觉干扰或分散注意力的环境中,这种信息未得处理而“丢失”的现象会变得严重起来,由于驾驶员处理信息存在着个人问题的差异,有的属于生理机能原因,有的属于训练程度和经验多少因素,但是处理信息的特性是共同的。如果从汽车安全行驶系统的不发生事故的条件考虑,则需要保证驾驶员在其所处的驾驶环境中传递信息速率应不超过驾驶员处理信息的能力,即尽量减少和避免信息“丢失”的情况发生是保证整个系统与交通环境保持协调一致的首要条件,为了实现安全行驶,必须注意驾驶处理能力这个特点,采取适当措施,从本质上只有提高驾驶员安全行车的素质,才能提高其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安全行车创造条件。

(三)努力提高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

在汽车安全行车系统分析中,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做为系统三要素之一,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提高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

驾驶员安全行车素质主要包括: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安全行车知识和驾驶操作技术。其中对于驾驶员造成肇事的原因归纳如下:技术不佳、酒后驾车、麻痹大意、乱停乱放、通过交叉路口不减速、无牌、无证驾车、转弯速度过快、跟车距离近、夜间行车观察不力、疲劳驾车、车况差、强行超速、超员、超载、超速行驶、对路况估计不足、互不相让、反应迟钝、判断失误、措施不当、惊慌失措等。因此说行车事故主要的原因常常是驾驶员素质、身体素质、技术素质、心理素质共同促成的,事实告诉我们解决行车安全问题关键在于提高驾驶员队伍素质,增强交通法律意识、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意识。

(四)提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措施

1.认识和掌握“信息处理特性”,驾驶员无论是在滩区或在路上行驶,他的行动过程首先是收集各种情报、情况予以预测,作出判断,然后才是行动,欲使行动无误,关键在于收集各种情况,在驾驶中自觉不做超出自己能力的驾驶行为。

2.驾驶员要努力学习汽车安全行车的各种知识,以适应于交通安全的要求。驾驶员不但要掌握车辆行驶特性,还要熟悉自己车辆性能,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道路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汽车的各种特性、车速、马力和车身质量都相应提高,车辆的操纵性、稳定性和制动的方向性及惯性力都需要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在安全行车中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做到出车前想一想,看一看,坚持途中检查和回场后保养,掌握安全行车系统知识增强安全行车意识。

3.做为一名驾驶员要学习交通安全心理学,注重心理健康,从驾驶员-车辆系统的观点认识事故的实质,正确认识事故出现后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和预测行车事故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关系,为消灭事故增加信心,建立科学的依据。

4.严格训练,提高技术水平。正确的驾驶操作是保证安全行车的前提,为此对所训驾驶员进行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在实习期间要增强自我跟车训练实践,掌握车辆运动规律,

5.培养安全意识,提高行车素质改变行车习惯要从思想出发。驾驶员应当注意提升行车素质,增强责任感。在驾驶过程当中必须保证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杜绝疲劳驾驶。不疲劳开车,不违章行驶。因违章驾驶,疲劳开车而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案例比比皆是,且触目惊心,作为一名驾驶员,应特别注意这一点。行车过程应根据自身的身体力行,自行调节,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来开车,当感到身体疲倦时,应及时寻找安全地带靠边停车,下车放松一下,必要时睡上一会儿,感觉精力充沛,再上路行驶。当遇到堵车和塞车情况时,驾驶员需要保持冷静,暗示自己消除急躁心理,耐心等待路况好转,避免与其他驾驶员产生冲突,经常自我提醒,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和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国际上普遍认为交通管理的主要手段是法规、教育和工程,这三点并称为交通管理的三大支柱,对此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要通过这些手段协调交通活动中的人、车辆、道路和环境四者关系保障交通安全畅通,适应新形式发展。

猜你喜欢
行车驾驶员事故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基于眼动的驾驶员危险认知
驾驶员安全带识别方法综述
学中文
废弃泄漏事故
如何提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
小恍惚 大事故
雾霾天行车安全
夜间行车技巧
吉普自由光行车制动易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