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2019-12-18 17:29徐德舜
魅力中国 2019年43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多媒体信息技术

徐德舜

(江西省瑞昌市洪下学校,江西 九江 332217)

引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信息技术作为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应用多年的教学辅助技术,其已经逐渐趋于成熟,这对于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具有一定积极影响。从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模式来看,教师正谋求通过融入信息技术来实现课堂质量的提升。考虑到小学生的心智发育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于课堂的环节中,必须要能够给同学们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从而促进其发展。

一、在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优点

(一)方便快捷

随着技术的发展,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等新兴技术的运用逐渐广泛,为课堂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很大的帮助[1]。在过去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授课只能选择黑板书写、根据教材讲课等较为落后的方式,这不仅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有着很大的限制。而相比于过去,在如今的小学课堂中,随着新兴技术的运用,课堂变得方便且快捷,教师仅仅需要通过多媒体将课堂内容放映出来,就可以为学生进行讲解,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课堂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直观立体

随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教师的授课方式进行了很大的改变,相比于过去落后的教学方法,如今的数学课堂中,学生能够更加立体直观地学到知识。例如,在《圆柱与圆锥》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放映的方式将动态图形展现在屏幕上,从而让同学们能够有效地观察到图形的各个面,最终掌握相关的知识,提升自身的能力。同时,这样的教育模式可以帮助教师提升课堂质量,也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举多得。

(三)功能强大

相比于旧式教育方式的落后,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了新型的技术,如多媒体、投影机等,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这一类信息技术的功能丰富,可以为数学教学提供课堂引入、总结、知识整理等多方面的支持,通过对这些功能的有效运用,可以大大提升课堂的效率与质量,对于教师的授课以及学生的学习来说都十分有利[2]。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一)提升课堂导入的效果

课堂导入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其是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环节。教师想要让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实行深度融合,就必须要先从课堂导入阶段入手,让课堂导入环节可以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式更为丰富,由此来更好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在《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一课的学习中,在导入阶段,教师就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放映金字塔、红旗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并让他们思考这类图形的名称。在此基础上,逐渐引入三角形与四边形的定义,这样的方法能够大大提升课堂导入的效果,促进学生学习。

(二)提升学习热情

在小学时期的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心智不够成熟,且数学思维能力不足,因此对于这一学科的学习总是显得兴趣不高。针对于此,各数学教师就可以通过正确运用信息技术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帮助其学习,并帮助自身管理课堂[3]。例如,在《位置与方向》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物体移动的视频,如台风位移图,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显著地提升学习兴趣,从而正确了解位置与方向的变化,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最终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

(三)丰富教学内容

在过去的教育模式中,由于方法的落后以及技术的限制,导致学科课堂内容比较匮乏。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中逐渐运用起信息技术,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得到了拓展,为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例如,在《年月日》一课的学习中,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够强,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拓展课堂内容来帮助学生学习。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电脑播放一些关于“年月日”变化的视频与图片,由此使学生更加深入认识这一知识点,从而促进其学习。

(四)创设课堂情境

相比于旧式教育方法的单一,信息技术的正确运用可以创设生动的课堂情境,从而帮助学生学习知识[4]。例如,在《加减法》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放映出商店的背景,然后挑选几位同学分别扮演店主与消费者,通过花钱购买物品的情境来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加减法”的理解,同时可以营造一个有趣的课堂氛围,提升课堂质量。

(五)培养思维能力

通过新兴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可以正确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意识,从而帮助其更好地学习。例如,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思维变得具体、生动化,如多面图形等,通过技术手段的运用,让同学们生动地了解到抽象事物的变化,从而推动其自身思维能力的提升。

(六)帮助进行课堂总结

在小学时期的课堂学习中,一个良好的课堂总结是非常重要的,针对于这一点,信息技术的运用就显得非常重要。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应用多媒体等技术为学生进行知识内容总结、重点训练、作业布置等,从而帮助其巩固知识,最终促进其自身能力的提升[5]。

结束语:综上所述,做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融合研究,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模式,还能够为课堂学习效果的提升带来支持。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想要保证课堂教学法的应用有效性,就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认知需求的掌握,保证用信息技术所表现出的教学知识内容,可以符合学生学习需求,且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之间的融合研究,更好地发挥出信息技术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为推动小学数学的信息化教学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多媒体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培养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高考招生宣传平台
移动云计算中多媒体工作流的节能计算卸载
培养思维能力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