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课堂如何实施分层次教学

2019-12-18 17:29赖世超
魅力中国 2019年43期
关键词:群组基础知识分层

赖世超

(江西省瑞金市第二中学,江西 赣州 342500)

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分组并区别教育的方式,根据学生对现有知识的掌握水平、学习水平和学习潜力综合考量把学生科学的分成不同的群体,这些不同的群体在教师合理的教学策略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分层次教学的核心就是因材施教,高中物理课课堂同样适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

一、分层次教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意义

高中物理作为一门对抽象思考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学科,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往往会产生学习成绩差异较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高中物理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式开展针对性教学。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化学学业水平,使得学生能最大化的掌握学习内容,同时也让高中物理教学的开展更加顺利[1]。

二、分层次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对学生进行分层

开展高中物理课分层次教学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一定的区分层次。授课教师可以通过测验考核和课后作业完成效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一定的综合考量对学生进行分层,先要制订一套基础试卷对学生进行测验,然后根据不同的成绩对学生进行成绩分类,然后结合平常课后作业完成的情况进行分组,可以根据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综合判断分为三个群组:第一群组水平较好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基础扎实有进一步提高的潜力;第二群组水平一般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和良好的学习能力;第三群组水平较弱的学生,学习理解能力较弱,作业完成度不高,基础知识不能很好把握。对学生分层是为了下一步的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出于对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顺利开展下一步教学的目的,授课教师不要把分层过程和结果透露给学生。

(二)坚持教学目标分层

在教师为学生设计教学目标时切勿采取“一刀切”的传统教学形式,这种方法难以兼顾所有的学生,违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造成的结果往往是让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两极化的趋势,

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制定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和基础情况制定符合其特点的目标,应当难度适中且由基础向提高的阶梯式上升的连贯性目标,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这样既可以让基础较差的学生赶上一般教学进度,还可以将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进一步拔高,拓展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学目标的分层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科目学习的积极性和接受性,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完成教师制定的目标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主动去学习相关的知识,达到完成教学效果和学生良好学习体验的双赢[2]。

(三)分层的授课方式

分层次教学下一步就是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分层,即将对不同群组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首先要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对授课的内容进行难易程度的区分,对不同群组的学生授课的侧重点不同。前提是要将最基础的知识让学生学习掌握,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对于第一群组的学生可以要求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提升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第二群组的学生可以侧重于基础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对于第三群组的学生则要求把握好基础知识学习基础知识的运用,在能力范围之内进行进一步拓展提高。教学的方式一定要科学合理,兼顾所有群组的学生,要考虑所有学生的学习的可持续性,又要使基础较好的学生有突破的可能。此外课堂提问也是分层次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一点,课堂提问在分层教学当中也有一定的技巧性,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在可以在课堂多进行简单提问加深印象,督促学习,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可以提问一些具有发散性综合性的问题,有利于其知识拓展。最后,老师还应当引导不同群组的学生多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3]。

(四)坚持作业布置分层

课后作业是让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一种的巩固训练,也是对老师授课效果的一种检验。课后作业作为教学过程整体中的一部分,当然也应当采取分层次的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对属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提出不同的要求,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将在课堂学习的知识通过作业来内化理解掌握。对于学生成绩好的同学要防止出现原地踏步无法继续提高的现象,在布置作业时要注重提高内容的安排,对于学习一般的学生要避免出现难以完成作业的困难,对学习物理出现挫败感,进而失去学习的信心。由于物理这门科目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所以对于学生而言在学习起来肯能存在困难,如果基础知识没有做好,在学习新的知识时会出现一定的困惑,所以在教师在设置作业时要综合考虑。例如可以将作业区分为“基础巩固”和“综合运用”两个部分,将两部分作业设计不同的题目,对于学习能力弱和一般的学生要求能独立完成“基础巩固”部分即可,关键在于独立的完成,这样才能更好的巩固所学的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不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鼓励他们在完成基础作业的基础上完成综合运用部分或者进行下一节课书本知识的预习。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要求在完成基础巩固的基础上完成“综合运用”部分,对于完成出现困难的同学,可以与同学交流探讨共同完成,这样既可以提高学业水平又可以锻炼合作能力。

结束语:

在高中物理进行分层次化教学时,要求教师不能同质化的教育每一个学生。分层化教学的关键点在于因材施教,应当了解每一个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差异,根据学生具体的情况,制定有层次有区分的教学方案,保证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化学时都能有不同的进步,最终提高物理课的授课质量。

猜你喜欢
群组基础知识分层
清律的基础知识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Boids算法在Unity3D开发平台中模拟生物群组行为中的应用研究
雨林的分层
掌握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