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

2019-12-18 17:29魏亚鹏
魅力中国 2019年43期
关键词:本科生应用型院校

魏亚鹏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 新郑 451150)

一、“3+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在现如今的时代,各大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人才的需要更是供不应求,不仅如此,对于人才质量的要求更是越来越实际,希望他们进到企业之后能够将从课本上学到的东西应用于实际方案中。正是因为如此,与企业联系较为紧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得到了需要,所以,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可以通过对人才的培养,来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也能保证人才分配合理。

“3+1”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大学四年期间本科院校的学生在前三年接受理论的学习和指导,在最后一年到相关的实习单位去培养实践能力。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行这种“3+1”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很好的使人才应用到企业中,这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新思想,实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和企业的互利共赢。

(一)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距离

在学校中,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实行的“3+1”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各大高校和企业单位关系更加密切,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与此同时,实施这种模式,更能够使学生提前对未来工作进行体验。当以一个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在企业单位进行将近一年的实践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距离,使得学生在毕业时真正能够做到与社会企业的工作进行无缝衔接。

(二)有助于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财务管理工作的实质就是根据影响环境的不同,去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将找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找出对策的工作,非常考验应变能力和实践能力。只有真正的把学生放到企业中去实践,才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财务管理工作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决策的不同,从而让他们能够更好的掌握财务管理专业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三)符合国家对学生教育的相关规定

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人员实施的“3+1”培养模式非常符合国家对学生教育的相关规定,即高等学校要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制度,在这一方面上符合国家对学生的教育精神。

二、“3+1”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对于“3+1”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大学生就业方向与企业发展的必然产物。

(一)在对学生大众化教育的前提下,对于本科教育的定位

在如今社会中,我国的教育层次主要分为5个阶段,分别是中小学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大学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一直到2006年年底,我国普通高校的本科生,已经达到了将近上千万,研究生也在100万以上。在大众化教育的如今,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已经不计其数,再也不是寥寥无几。在大学中进行的教育主要就是使得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正因如此,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财务管理专门人才。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就业压力

与全国各个地区的高级型人才还没毕业就已经被各个企业签订的现象进行相比,各大高校的本科生的就业情况非常严峻。例如在2006年,我国的本科生毕业学生达到将近500万,而就业率也就刚在70%左右。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由于社会经济的急速发展对于高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较大,而本科生的实践能力较差,对于企业的应用性不够,所以才会导致本科生毕业之后很大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与各大高校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方案不完善和课程的设置不合理。所以,作为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自己规定一个目标,以毕业后能够就业为基本方向,学习未来工作的知识,只有这样,毕业之后才能够进企业进行工作。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对于职业的定位

在如今来说,很多的高校对于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能够使其在相关企业单位从事与财务管理相关的工作。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对于各种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我们在大学本科阶段所学到的能力相对较有限,实践能力也不足,所以很少有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一直到2006年年底,我国的中小企业已经达到了将近5000万户,而中小企业中需要大量的技术性和管理型人才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但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在以后的就业方向上与重点高校会有所区别。其中,就业方向主要定位在中小企业的会计、金融类的管理工作。

三、“3+1”人才培养模式方案的实施

(一)需要转变两个基本观念

一个基本合格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该既能知道对于财务核算的方法和技术,具有非常流畅的操作能力,也能从整个布局上知道如何去管理企业的理财,具有全局意识观。所以我们才要树立专业的教育新理念,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进行讲授课堂,对相关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学习。

在对于学科的定位上,许多的学者结合西方的资本市场,从与他联系非常紧密金融学入手,去概括金融学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大学的财务管理专业的设定在管理学中,所以在学科的学习上,也会偏重于金融学方面。但是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科定位应偏向于会计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财务管理专业是以企业为主要核心,并服务于整个企业的资金运营和管理工作,财务管理专业人员应该首先对整个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了解,运用专业知识能力为整个企业进行服务,而不是建立在资本市场的基础上。

2.在我国政府的管理部门中也是将财务管理专业视为会计类专业。

3.从之前的历史来看,其实财务管理专业就是会计学专业对外的延伸。但从企业来讲,会计学是财务管理专业的基础,而财务管理专业是会计学的延伸。

(二)对于课程体系的构建

财务管理专业,在大学本科中应具备4方面的基本知识。因此在对于课程的设置上,也有一定的要求。

1.公共基础课的设置。其中包含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基础课程。将通过对于这些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一些基本知识理论。

2.学科基础课的设置。包括宏观的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管理学原理等专业课程。将通过对于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去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理论知识。

3.专业课的设置。分为专业技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通过对于上述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得财务管理的学生掌握对财务管理的相关技能。

4.与校内模拟实习

为了使得学生毕业之后能够很快的进入企业中工作,我们将对学生实行校内模拟的实习。对于财务管理专业技能的实习。主要包括一些算术方面的基本技能。通过对于这个的学习,将会使得财务管理专业人员对存款业务应注意的事项得到了解。对于财务会计的实习。通过将学生安排在实际的会计工作岗位上,使得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银行凭证的处理方法。对于财务分析的实习。这个实习将会分为对于报表的分析,和财务的运算等。通过对财务分析的实习,能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和对整个企业的管理和预算等方面的工作。审计方面的业务实习。通过对这个的实习,使得学生能够对于企业的报表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了解整个企业的纳税工作。对于财务的信息化管理和软件的实习。通过对于这个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财务软件的应用,与计算机网络进行结合,对平常的财务工作进行分析和计算,从而解决企业的实际财务问题。对于实际财务管理工作案例的分析进行实习。通过对于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案例的分析,可以使得学生们更好的处理对于企业出现的实际财务问题。

(三)校外的实习

对于校外的实注意一下几个方面。需要制定详细的实习计划。根据自己制定的对于财务管理专业的目标,去制定一个较为详细的实习计划。根据实习计划,让学生们去联系相应的实习单位,使得学生们计划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所参与。选好相应的工作单位。选择相应的实习单位并不是只是去为了实习,而是能够达到真正的学校和企业之间合作培养高技术型人才。选好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必须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能力,保证每一位实习的学生都有一名以上的指导教师,但每位指导教师所指导的人数不能超过三人。

四、结束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还需要一步步的完善。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期间,应与工作单位协商好对于学生的安全。双方都需要共同负责对学生的安全问题,学校也可以派相应的指导教师去到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合作了解。

猜你喜欢
本科生应用型院校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