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建设探究

2019-12-18 17:29杨韫嘉韩梦
魅力中国 2019年43期
关键词:考勤网络化高校学生

杨韫嘉 韩梦

(北京农学院,北京 102206)

引言: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学生管理信息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各方面情况的真实反映,包括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离校所发生 的一系列活动的记录和描述。它是决策者(学生、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各级领导和用人单位)在进行各种决策时的重要依据。由于学生管理的机制及学生的活动非常复杂,而且是多方面的,因而学生的信息也是复杂多样的。尤其是不同的决策者需要了解的信息各不相同,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对学生信息的处理方法也大相径庭。面对纷杂的管理信息和信息处理,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网络化势在必行。

一、学生管理网络化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高校学生管理、教育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在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学生管理工作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校现有系统分散、系统间不能互联互通,数据信息形成孤岛,不能共享、交换。

高校学生管理主要包括教务管理、学工管理、团委管理以及招生就业管理等,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每个管理部门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常常出现各自管理各自的,导致学生数据不流通。并且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没有统一的建立标准,仅根据各自部门管理的实际需要,建立适合自己的信息系统,使得信息化成为摆设,学生数据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无法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考勤为人工记录,缺勤数据无法及时统计汇总,且代考勤现象严重。考勤记录汇总和查询困难。

现在学校还使用着最为传统的考勤方式,辅导员、班主任派人到班级进行人工记录。这种考勤方式不仅不能准确反映出勤情况而且缺勤的数据不能及时的统计汇总。需要花费的时间长,负责人的工作量也较大,还不能准确反映出勤情况。

(三)家长对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无法及时了解。

我校大学生全部实行寄宿制度,大学的学生管理制度已不同于初等教育,不会再召开家长会或是随时把家长叫到学校沟通学生情况。学生又很难自主向家长汇报在校的实际情况。这样一来,家长了解到的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与学习情况非常局限,使得家长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到位。

(四)辅导员工作量大、管理事务繁杂,传统学生管理模式效率较低,且容易出现问题。

传统的管理模式是辅导员通过班委发布开会通知等各种事宜,再由班委传达给同学的形式,如果辅导员只管理一个班级,不会出现问题。但随着大学生扩招计划的进行,辅导员供不应求。一个辅导员管理多个班级,此时再逐个发布通知就耗时、耗力,且容易发错消息,不易于管理等。

(五)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存在结构化矛盾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存在结构化矛盾,主要指学生网络化,工作平台网络化和管理者网络化的不协调。从高校网络资源角度看,高校是网络资源相对集中、网络化水平相对较高的领域。在此前提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管理平台、管理者角色网络化方面却与学生的需求、管理者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既没有对分散的网络管理平台进行必要的资源整合,提升管理者的工作效率,也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需求满足。

二、学生管理网络化建设内容及研究意义:

通过开发校园App实现教师、学生、家长之间信息交流的互联互通。以App的形式更多方位,多层次的让教师了解学生的信息以及生活状态,让学生更便捷、高效的获取校内信息,让家长更深入、确切的了解学生在校情况。通过校园App建设高校学生管理新模式。以下是学生管理网络化的几点研究意义:

(一)高校对学生信息的获取更加方便快捷

网络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改变了受教育者的地位,从被动、从属的角色转换为主动积极的角色。通过网络平台建设,教育服务工作者可以及时了解大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平台上更为平等的身份去引导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获得学生的信息和需求。此外, 网络是既能传播文字,又能传播声音和图像的载体,受教育者在十分轻松的心情下进行主动地探索, 在寻求新的各类视觉内容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学生们的教育与自我教育, 增强了学生服务管理工作的吸引力

(二)提高了高校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效率

高校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网络化建设,不受空间的局限,教师与学生们得以轻松的在搭建的网络化平台上查询到自己想得到的信息;例如:学生的成绩查询或签到考勤情况。 扩大信息发布的覆盖面, 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效果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对于一些学生管理问题, 都可以在网络化平台上统一处理,分类反馈。

(三)满足了高校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新形势的需要

网络化时代在改变社会结构和生活的同时,也在很大限度地改变了社会化过程中的大学生。随着各大高校各类教育改革的进行,学生们对于各类信息的获取方式更加多样化、接受新兴事物的程度也随着年级的降低而提高。这些变化都迫切要求当前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要适应新形势和新情况,建立和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相应的工作平台载体。网络化平台不仅为教师与学生搭建了便捷的查询信息的渠道,也增添了综合测评功能。平台的搭建日益深人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突破了时间限制、空间限制,具有良好针对性和互动性,也自然成为学生管理和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的理想载体。

结语: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高校学会管理工作的网络化同样是社会互联网化的一个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互联网环境下我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出学生管理新模式的平台建设。从而进一步提升高校学会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猜你喜欢
考勤网络化高校学生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事业单位人员考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考勤应用研究
智能人脸识别考勤系统
基于最优树的网络化作战装备体系结构优化
浅谈用人单位的考勤管理在劳动管理中的重要位置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