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理论框架下的初中英语听说教评策略

2019-12-18 17:29沈永杰
魅力中国 2019年43期
关键词:情境语言英语

沈永杰

(平湖市黄姑实验学校,浙江 黄姑 314203)

一、引言

主题式教学是以内容为载体,以文本的内涵为主体进行的一种语言教学活动。它强调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主张语言教学情景化、生活化和评价多元化。

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中包含 “说”的口语活动形式都比较丰富多样。包含Listen and read,Listen and repeat,Listen and say,等十多种口语活动的形式。本文旨在通过为学生量身定制教学目标匹配相对应的教师和课程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设计,为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实施提供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

二、目前听说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英语课程标准》(2011)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以下目标:七年级:对英语学习表现出积极性和初步的信心,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八年级:明确自己的学习和目标,对英语学习表现出较强的自信心,能在所设日常交际情景中听懂对话和小故事。九年级:有较明确的学习动机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的意见。

(一)听说课内容停留在字里行间

很多老师在听说课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仍然按照从书面到书面的模式进行授课。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内容丰富,毕竟都是书面上的东西。如果不想办法让书本上的内容走出书本,走到学生中间,书本与学生之间就不能真正形成一条知识传输的纽带。

(二)听说课教学主题不够鲜明

目前大多数老师在英语听说课教学中过于强调语法知识的讲解。学生语言知识点的掌握固然是听说课教学的一个目的。但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就某个话题进行阐述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听说课情境设计缺乏整体性

教学情境是教学过程中,教育者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材料或场景,其目的就是要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材知识,当前大多数听说课教学的情景设计仍然基于某个语言知识点展开,一堂课当中的许多情境互不关联或关联不大,使得整堂课的内容显得零碎,缺乏整体性。

(四)缺乏有效的评价方法

传统的英语课堂评价方式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师对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与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其中的弊端是:一,教师的主观性对教学评价结果影响大,学生参与度低。二,教学评价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与形成性评价的原则相违背,打击了一些平时较认真,但能力一般的学生的积极性。

三、主题主义引导下的听说教学与评价

(一)立足实际生活,设计教学主题。

《英语课程标淮》强调基于语言习得的教学环境的研究成果,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学生运用语言,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习得某种语言,并达到掌握该语言的目的。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应具有“变化性”、“生活性”、“可操作性”等特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互功,进而产生应用性的语言习得。

所谓的“创设情境”,是指根据主题内容创设一个可视化、可听化、可感知化的情境,通过实物演示、简笔画、肢体语言、影像资料播放等教学措施,把学生带到特定的课堂艺术境界中,以引起相同问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现行的初中英语教材涉及了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内容,有些内容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可能不是最契合。在初中英语中开展主题教学时,老师需要从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出发,以教材内容为依据,设计出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迎合学生内在需求的各类主题教学情境,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自发性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二)围绕学习主题,开展听说教学

基于语言认知的规律,决定了英语是一门实践课.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依赖于其个人的不断实践。因此,教师应根据英语语言认知的规律、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其学习情况,围绕英语学习主题,设计听说教学策略。如英语课堂听说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围绕着英语学习的主题,设计出各种各样相关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讨论,通过游戏、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扩充学习内涵,提高学习成效。老师可以从教材现有的内容出发,利用互联网,选择使用或者设计开发一些能够突显教学主题的学习资源,运用现代功能强大的教学手段恰当地呈现出来,有效辅助学生顺利完成主题教学。

根据当堂课的教学主题,从学生的英语有效性学习需要出发,尊重初中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借助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设备,为学生呈现出精彩有趣、恰当实用的学习资源,支持学生的英语学习,辅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三)培养语言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驱动学生迫切求知欲的内在驱动力。英语听说教学的重点就是组织活动体验教学主题,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乐,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以最大的热情投入英语学习之中,从而最大限度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4]。这就需要老师结合学习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主题学习活动,为学生搭建实践锻炼的平台,创设英语学习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和协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知识互补,来共同解决问题,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丰富学生对学习主题的理解和认知,促使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主题相关的英语表达,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外研版七年级下册Module7 My past life Unit1 I was born in a small village的内容时,通过分析教材上的内容,把这部分内容归于“过去的学习生活经历”这个主题,谈论的是与每个学生密切相连的学习生活问题,这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学中借助多媒体、网络教材,组织活动体验教学主题,创设学习情境,可以快捷又顺畅地完成。如通过投影仪展示一些学生自己以前的照片,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然后根据图片进行单词教学,逐步引入一般过去时表达“过去的学习生活经历”的主题,直观又形象,使学生在反复操练中熟悉句型。

(四)创建特色评价,提高听说能力。

英语教学评价是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的行为。教学评价策略包括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业成就的评价与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以诊断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其达到的程度,它是衡量教学活动成效的重要指标。

例如在教授外研七年级下Module7 Unit1 I was born in a small village这一课过程中,可以设计让学生进行抽签朗读英语短文、看图说话(跟学生家乡有关的图片)、转述故事、即兴发言(给出几个关键词如:food、culture、weather、festival等)等主题评价活动,来判定学生的听说能力的进步和发展情况。同时,还通过创建一个基于听说主题的师生互动、生生互评、小组互评的英语听说评价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创造性。

四、结语

主题式教学是未来听说课教学设计的一种趋势。在听说课教学设计中要把握课程内容的整体性。要始终围绕授课主题去设计教学目标,尤其注重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策略、教学效果、教学评价的统一性,注重真实情境,关注学生认知, 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有效结合的一种学习形式。这样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需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立足学生实际,组织并设计好Group discussion 和Interview、English Corner等各种口语活动,营造一个贴近自然的语言环境,随时随地开展日常生活相关的小对话。例如各种节假日、生日聚会、旅游、看病、购物、体育活动等自然语言环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乐趣中学习,在娱乐中锻炼英语听说能力。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文章当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情境语言英语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语言是刀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读英语
我有我语言
酷酷英语林
有趣的语言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