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

2019-12-18 17:29张美
魅力中国 2019年43期
关键词:学困生数学知识教学模式

张美

(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马河中学,河北 邢台 054000)

学困生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的学生。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学困生的普遍存在,不仅会干扰课堂教学效果,还对学生本身的数学发展造成了影响。通过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分析可以看出,导致该学科出现学困生的主要原因包括学生的智力发育、基础知识水平以及学生兴趣需求等多个方面。为了更好的实现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做好对以学困生为主体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改革至关重要,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探讨。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

(一)数学基础薄弱

数学基础薄弱是学困生出现的基础原因。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其所有知识之间都具有非常严谨的逻辑关系。在这一前提下,如果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存在不足,那么就一定会将该问题累积到初中数学课堂学习中,并出现各大程度的知识空缺和不足,久而久之就出现了“一处不会,处处不会”的情况。最终,导致学生放弃数学学习,成为了学困生。

(二)数学兴趣缺失

数学兴趣缺失是学困生出现的主要原因。对于初中生而言,良好的兴趣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但由于数学知识内容相对繁琐,同时存在着复杂的逻辑关系,这使得更喜欢具象事物的初中生会出现数学兴趣偏低的情况。当学生不具有数学学习兴趣时,那么他们的数学学习态度,课堂学习行为都都会受到影响。这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无法全面、透彻的掌握教师所教授的数学知识,学习问题由此得以出现并迅速积累,最终让学生成为了学困生。

(三)畏难心理严重

畏难心理严重是学困生出现的关键原因。对于正值青少年的初中生而言,他们的心理状态相对薄弱,这使得他们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常常会出现退缩、畏难的情况。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因为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这使得学生会遇到许多学习困难。当学习困难超过学生心理承受力时,他们就会选择退缩和妥协,由畏难心理而引起的初中数学学困生由此出现。

二、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一)开展因材施教,夯实数学基础

想要实现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就必须要做好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基础水平有全面的掌握,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以确保学生可以在因材施教教育理念下,夯实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以及他们在作业和测试中的表现,对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予以判断,然后根据对学生的了解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例如在进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课教学中,常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但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我会让他们主攻“边角边(SAS)”一种判定方法,来进行学习和记忆,在保证他们全面理解和掌握该方法后,再由“边角边(SAS)”方法向“角边角(ASA)”等其它判定方法过度,由此做到以点带线,以线构面,为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带来帮助,解决学困生的学习问题。

(二)丰富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实现数学学困生转化的重要措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理解和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并能够以学生的兴趣需求为核心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从而做到以丰富的教学模式来完成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考虑到中学生的兴趣需求,教师需要尽量的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带给他们新颖的学习体验,以实现对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例如在进行《相交线与平行线》章节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其中关系,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进行授课,以实现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在进行《利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设计图案》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则可以设计自主探究学习模式,让学生从自己的思维角度去进行学习研究,并通过应用所掌握的图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来完成对图案的自主设计,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他们的学习水平进步带来支持,从而真正意义上摆脱学困生状态。

(三)实施鼓励评价,培养学习自信

对于学困生而言,他们普遍存在较强的畏难心理,具体表现学习时遇到困难不敢挑战,容易退缩。针对于学困生的这一特点,我会在课堂教学中对他们进行鼓励评价,以实现对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我会专门挑选一些难度较低的内容与学困生进行问答,并在他们完成回答后给予他们表扬。其目的就是让他们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认可和赞许,由此来帮助他们逐渐树立起自信心,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摆脱学困状态,也为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水平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结:

综上所述,做好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模式研究,不仅可以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困难,还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对于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水平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负责人,其必须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并能够在结合数学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为学生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学习活动,促使他们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实现进步,并能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获得综合素养的提升,为实现初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学困生数学知识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