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养成实施策略

2019-12-18 17:29缪言军
魅力中国 2019年43期
关键词:风向老师教学

缪言军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关塘中学,安徽 滁州 239354)

地理实践能力是通过地理行动能力和品质相结合的一种实践性核心素养,能够指引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环节当中,有着关键的引领作用。在高中阶段,地理知识的学习可以最大程度上的扩展学生们的知识广面,对于学生们进行人文地质考察,有着显著的借鉴意义,但是,地理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完成的,还需要老师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们学习更多的地理常识,学会运用区位因素来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一、借助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重点并不在与通过教材课本来对知识进行教学,而是在于培养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和探究学习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可以从整体来把握地理知识点,通过宏观来分析整体的趋势变化。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渠道当中,可以将课堂教学活动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多元化的融合将知识点更好地渗透给学生。在课堂教学当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借助模拟实验室来进行动手操作,让学生们成立合作小组,主动的进行探索;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就需要老师可以加大教学力度,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们自主动手的兴趣。

例如,在“大气水平运动”这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们对于水平运动的三种力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老师便可以让学生们用硬的纸板制作带有不同颜色的箭头,以此来代表地转偏向力,然后用小图钉将箭头连接在一起,用胶水来固定地转偏向力和风向,使两者呈现垂直状态 然后使学生们动手操作,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到风在受到不同作用力的时候,风转动的方向和速度大小都有所不同,并且让学生们对实验内容进行记忆和总结。最后,老师在向学生们讲述: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垂直于等压线的,它既影响风速又影响着风向;地转偏向力使风向逐渐的偏离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而摩擦力对于风向和风速有着较大的阻碍作用,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越大。让学生们通过动手实验的形式,真正的能够对这节课所讲述的三种影响风向的因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整合各类资源,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们只有掌握更加扎实的地理知识点,才能在各种应变的实践活动当中充分的发挥自己所学内容,做到学以致用。除了去地理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地理知识也与乡土资源有着更加深厚的联系,各个地区的学校可以利用乡土资源来让学生们充分的感受到地理的农业知识,运用区位因素来分析乡土文化和人文风俗,为学生们打造一个全方位立体感的乡土教学基地。

例如,在“地理农业知识”的讲解当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观察一些企业化的种植农园地,让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为学生们讲述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以及生长环境,并且表述光照、水文、气候对农作物成长的影响。接着,老师可以运用地理知识来分析郊区农业的区位因素,在考虑到市场消费量大,交通方便等社会经济因素,郊区农业主要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价值高,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利润,这些花卉和有机蔬菜可以快速的运用到市场各个地方,并且郊区农业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使得很多人会趁着假期来郊区农业进行参观和游玩。最后,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们分析东北地区的商品谷物农业,将它与郊区农业进行对比,东北地区地广人稀,黑土面积广阔,农产品的商品率较高,适合优质农产品的发展。让学生们在充分体验乡土文化的时候,可以感触到农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一条经济链的产生,也可以养育一方水土一方人。

三、重视实践教学,完善评价机制

教师对实践教学和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存在缺乏意识,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只是围绕高考知识点进行讲解,将学生的考试成绩看的太重,而并不重视学生地理测量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需要老师将地理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老师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教学要求的提出,也需要学校不断的优化地理教学的评价机制,如果地理学者,一线教师和相关专家能够一起对高中地理实践教学进行讨论和分析,充分的了解学生们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诉求愿望,将他们的实践态度和实践力养成情况纳入到教学评价范畴,将可以进一步帮助老师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树立起更加强烈的责任意识。

例如,在学习“行星地球”这一单元的内容时,老师便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像学生们播放八大行星围绕太阳所形成的运行轨迹,充分地满足学生的探究宇宙世界的好奇心理,在学生们进行观看的同时,将八大行星分成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突出他们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点。接着,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进行分析,将太阳大气由里到外的三个分层进行逐一的展示,老师运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所学知识,向学生们展示地球活动会造成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会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而地球上所出现的自然灾害也与太阳活动息息相关,进一步激发他们听课的学习兴趣。最后,老师要求学生们从家里带一个地球仪,通过与老师一起动手实验,将地球分成12个时区,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与地球仪相结合,向学生们进行阐述,也可以让他们在上学期间的不同时辰,观察人影长度的变化情况,以此可以更加深刻地明白:当太阳高度角越高,人影长度会缩得更短。而学生们通过对地球仪直观的观察,可以清楚的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对地壳、地幔、地核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这种教学模式才能够真正的打开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大门,让学生们愿意都用自己的脑子进行思考和学习,帮助老师形成良好的评价机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可以使学生们终身受益的一件大事。希望高中的地理老师可以高度的保持自己教学的热情,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力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地理学习提供一个创新的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风向老师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风向
逆风歌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老师,节日快乐!
确定风向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