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误区与对策

2019-12-18 18:35高妍丽
魅力中国 2019年18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思维数学

高妍丽

(山西省临汾市蒲县克城镇克城中学,山西 临汾 041208)

众所周知,初中生处于走向成熟的过渡期,他们的好奇心强,对事物充满兴趣,渴望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得到他人的肯定,但其意志力较差。面对这样的学习特点,合理设计,不断完善课堂提问环节就显得更加重要。为此就要找出现阶段课堂提问误区,积极采取措施走出误区,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

一、初中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误区

(一)提问时不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很多时候老师只把提问当做一个教学环节,为了提问而提问,只是做做表面文章而已。当他们向学生提出问题后,出于赶教学进度或老师个人的原因,总是提出问题就想立马得到答案,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往往学生正在思考的时候就被老师打断,不能真正的通过提问对学生有所启发。

(二)提问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忽视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是一门严谨性学科,但不可否认,它也是生活中的趣味学科。数学无处不在,同时回归到课堂上来,数学也是极其灵活的一门学科,往往一道数学问题会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可是在实际课堂上,老师总是限制学生的发散思维,即使对学生提问,也总是试图左右学生的想法。比如老师在向学生提问如何解方程3x-3=-6(x-1)?时,被提问学生说觉得这根本就不用算,一眼就看出来答案是x=1。可是老师却坚持认为每道题都要按部就班,并指责学生投机取巧,对所学知识掌握的不扎实。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不少老师对所提问题有自己的一套所谓的标准答案,并不会在意学生的想法,只是通过提问引出自己的答案而已。无疑这样长期下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会被关在笼子里,对待数学知识不能灵活应用,只会生搬硬套,不仅如此,学生也会感觉到数学学科枯燥无味,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三)老师所提问题在学生的能力之外

课堂有效提问不仅能够使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也来在一定程度上打开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可是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所提问题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难度大而空,所提问题较偏,学生不知该如何作答,课堂气氛紧张,不仅挫败学生的学习信心,也严重阻碍师生正常交流互动。

(四)教师的提问方式打消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有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在提问学生的时候老师经常会说:"这个问题比较简单,相信你们都知道答案,谁来站起来回答一下?"或者说:"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有谁会吗?起来给咱说一下思路"。看似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却给学生造成很大压力,作为一名初中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开始成熟起来,也很迫切的希望得到周围人的肯定。所以对于老师这样的提问方式,简单的问题也没有人愿意回答了,一方面觉得没有挑战性,另一方面回答出来了也没有成就感,甚至有的学生怕自己回答错了被别人嘲笑;对于有难度的问题,大部分学生会觉得自己不会很正常,情有可原,就干脆不去思考了。所以说教师的提问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提问效果。

二、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的对策

(一)提问时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老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一些时间进行思考,然后再让学生作答。有的教师提出问题就想立马从学生那里得到答案,根本不给学生考虑的时间。但是在课堂上提问时到底给学生多少思考时间才能既不影响教学进度又达到提问的积极效果这需要老师灵活把握。老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其在课堂上的重要程度合理安排时间。比如一些简单过渡的问题或考察学生对某知识点熟练程度地问题就可以进行的稍微快些;对于一些重点或者难点的问题就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回顾和应用所学内容对问题作出解答。

(二)教师要充分尊重被提问学生

既然选择提问,就要尊重学生的想法。比如在讲解利用图象求解一元二次方程x2=x+3的近似解时,对学生提问时学生可能会选择画出函y=x2-x-3的图象进而求解。这个时候老师要在肯定学生思路的同时启发他转换思路,利用y=x2和y=x+3两个函数来求其交点得解。不能武断的否定学生的思路,要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树立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观念,开拓他们的思维。并且对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提出与老师预定答案不同的思路要及时肯定,如果确实是不错的想法老师要虚心接受。通过提问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奥妙和学习的乐趣。

(三)合理设计问题,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提问,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来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不仅培养学生自己整合所学知识的能力,也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树立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观念。设置提问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难度的问题,对于较难的问题就提问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同理,简单的问题就让成绩较差的学生来回答,这样让课堂上的每位同学都感觉自己在课堂上有存在感,有助于更好的学习。

(四)营造和谐平等的提问氛围

课堂上进行提问环节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整体提高课堂质量。为此课堂提问要顾及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感受。不能进行局部互动,要使全班学生都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但是也要避免向集体提问,那样的提问没有任何意义,还容易混乱课堂秩序。老师可以先提出问题,给时间让学生思考,然后再挑个别同学来回答。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回答,打开他们的思维。这样做能够让学生摆脱依赖,独立思考,也能够促进每位学生尤其是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总结:总之,如今初中生课堂提问情况并不乐观,流于形式的、低效的提问层出不穷,而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课堂提问给老师和学生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合理的提问环节,学生要紧跟老师的步伐,积极参与,深刻思考问题。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让课堂提问迈上新台阶,不断改善初中生数学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思维数学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谈独立思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