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乡音寄陇情
——谈我眼中的陇剧

2019-12-18 18:58赵子锌
山西青年 2019年18期
关键词:道情陇东剧种

赵子锌

(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00)

陇剧是甘肃的地方戏曲代表剧种,诞生于1959年,源于陇东道情。陇东道情的流传大约有160余年的历史,经过历代艺人流传至今活跃在甘肃庆阳一带。陇剧正像它的名字那样古朴、亲切、直率而豪放,尤其是挖掘、整理、继承、创新方面硕果累累,放射出了耀眼夺目的光彩,成为西部独树一帜的陇原之花。

一、陇剧的起源

陇东道情起源于汉代的道情说唱,唐宋时期由宫廷走向民间。扎根于陇东的渔鼓道情,逐渐吸收了当地民间音乐的营养,增加了二股弦等乐器,衍化为皮影唱腔音乐,主要流传于甘肃庆阳的环县及曲子镇一带。1958年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鼓舞下,甘肃组织专业人才队伍,对陇东道情进行全面的发掘、改革和提高工作,为皮影戏向舞台剧的演变创造了条件。1969年建国10周年之际,大型新编历史剧《枫洛池》作为献礼作品在首都舞台展演大获成功,与此同时甘肃产生了一个全新的剧种——陇剧,并成立了甘肃省陇剧团。历经半个世纪的磨砺,陇剧在探索中汲取中国戏剧艺术的精华,不断传承创新,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陇剧现状

从《枫洛池》到《胡杨河》,再到今天的陇剧三部曲《官鹅情歌》、《西峡长歌》和《苦乐村官》,通过这些成功上演的剧目,呈现出了陇剧发展的历程。凄美动人的官鹅情歌,西狭名篇的壮美颂歌,当代村官的喜怒哀乐,融汇了陇剧艺术的千姿百态,抒发了乡土乡音中的陇原情怀。

(一)历史赋予的时代精神

“古为今用”,用时代精神观照历史题材,为现实生活提供历史借鉴,是《官鹅情歌》、《西峡长歌》、《苦乐村官》三部陇剧的创作理念。如《官鹅情歌》通过古代氐族和羌族一对青年男女用爱情和生命化解部落仇恨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和则两利共兴旺”的真理;《西狭长歌》通过东汉书法家仇靖在西峡刻碑以颂武都太守李翕修栈道之功的故事,不仅为誉为“汉三颂”之一的《西狭颂》摩崖石刻做了出色的演绎,而且也揭示了凡是为国家、为人民办了好事、实事的人都不会被历史所淹没和忘记的真理,给观众以莫大的鼓舞。

(二)唱腔中的推陈出新

为适应观众审美情趣的变化和表现剧情的需要,这三部陇剧汲取西北民歌和秦腔的精华,对原有的唱腔板式大胆革新,使节奏和氛围更加明快和谐。特别是对陇剧的唱腔探索出了“同腔异调”、“同调异腔”等多种唱腔形式,使其声腔艺术发展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新颖的表演程式

三部曲之《苦乐村官》的导演有意识地把皮影的多种元素引进表演之中,充满了创新意识。特别是剧中出现的羊,全都是采用皮影的羊形的雕镂和操作,人物的表演(如万喜跑路时的甩臂)也多处采用了皮影戏的动作。导演非常善于向传统学习,第四场万喜和尖尖棍等几个丑角的摸黑打斗,使人想起《三岔口》;第五场审问尖尖棍的场景,充满幽默感的凳子功表演,使人联想起《十五贯》的《访鼠测字》。

三、陇剧发展思考

陇剧的发展之路,看似短暂却并不平坦,时至今日,少不了艰辛与磨砺。未来的陇剧将如何发展,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理性定位

陇剧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兴剧种,因其剧目储备少,舞台呈现粗糙,行当不齐全,声腔系统不完善等问题一度颇受争议,甚至谈“新”色变。但我认为新兴剧种恰恰在艺术表现上更为灵活,有较强地吸收民间艺术和外来艺术、反映现代生活的能力。它既没有大剧种完善的艺术条框,也没有沉重的祖宗遗产而敢于大胆借鉴、创新。新剧目建设成为其发展的最大亮点。如陇剧在剧目建设上,没有采取继承原陇东道情传统剧目的办法,在确立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为基础,立足以新编和移植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剧目创作道路。

(二)立足音乐

陇剧的音乐主题来源于陇东道情。陇东道情中的菩萨祭子、卖道袍、九连环等曲牌唱腔风格独特,富于变化。尤为别致的是,一唱众和的“嘛簧”根据不同的需要,出现在唱腔的拖腔之中。立足音乐,探索“传统板式派生新兴板式”的规律并深入实践,是陇剧艺术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在陇剧音乐、表演人才极度紧缺的情况下,抓人才,搞培训,做研究,这就成了陇剧保护、传承、研发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需要陇剧创作和研究人才以摸石头涉水过河的勇气大胆创意,悉心总结,努力开创陇剧保护、传承、研发的新局面。

(三)根植民间

戏曲是一种大众艺术、大众文化,它的根在民间,戏曲艺术的每次发展、繁荣,民间大众都发挥了积极、能动的作用,是创新的主体,是戏曲发展的推动力,是戏曲一次次转型和新旧代谢的资源库。中国戏曲百花园中有三百多个剧种,能够吸引观众,标识其与其他剧种艺术特色区别的主要特征就是鲜明的地方性。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基本自信搞本土创作,树立文化自信,传统剧目的传承与新创剧目的创作齐头并进,实现“两条腿走路”。

猜你喜欢
道情陇东剧种
河南太康道情戏及其生存现状
择一行爱一行:两次生命的起点
——山西古交市非遗项目“岔口道情戏”自然传人王谷唤访谈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新兴剧种的建构理念与文化再生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陇东皮影:刻在牛皮上的脉脉乡情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112个剧种118个剧目献演
金华道情的艺术特征及生态现状研究
第十一次玉帛之路(陇东陕北道)文化考察活动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