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探析

2019-12-18 17:29黄国文
魅力中国 2019年43期
关键词:古诗词小学生传统

黄国文

(江西省宜春市实验小学,江西 宜春 336000)

引言: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小学生语言与文化兴趣的重要方式,教育者要抓住这一特点,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国历经千年而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各个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教师需要把这种精华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也能达到提升自我精神境界的效果。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现状

中国传统文化曾经是辉煌的,而现在社会存在着许多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予以重视的现象,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存在着被遗忘的危机。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发展进程中中国文化逐渐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纽带。为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展现出其魅力、焕发出生机并实现其价值,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就是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生活。如今,也有不少人认识到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的不仅是我们的思想,也会影响我们的政治体系与经济趋势,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改善社会不良风气,促进全社会的发展。在教育方面,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两者相互影响,教育可以带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提高教育的质量,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这一方面的发展,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我们的社会,总是出现一些如“小悦悦” “药家鑫” “马加爵”等不良事件,究其根本,个人认为是由于一些优秀的道德观念和礼仪在人们的心目中渐渐淡去。要想唤醒人们心中沉睡的道德意识,就要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思想。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拥有如此大的力量,它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唤醒道德。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做好教育教学的引领者,为学生树立榜样。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内容中,做到融会贯通。在挖掘教材精华中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小学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华,都有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就是要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尽可能地向学生传达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可以从课文注释、引语入手,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文章的主要内涵;从小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是教师、学校乃至社会都应该认可的一种培养手段。小学生作为时代未来的希望,培养小学生正确的思想,引领小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

(一)语言与文字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

语言与文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小学生在识字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学习知识。在语言与文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文字和语言在历史发展中的变化,让学生们了解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如在古代“心”代表的是思维和思考的器官,因此一些表达情感或者思想的汉字一般都是心字旁,例如想、愁、忐忑……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心”在古代的意思,增长了知识,还有利于学生理解字的意义,更容易记忆深刻,防止死记硬背。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小学生学习语言与文字,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初步的印象与认识。

(二)诗词古文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要素

古诗词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大重要载体。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中,可以了解到古人的情怀,能够更好地去感受、感知优秀的传统文化。现在的语文教材中已开始添加许多名人诗词以及历史散文,这说明社会开始重视这一方面的发展。在古诗文教学中融入历史背景需要考验老师的知识储备,这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且加以完善。如在学习《孔融让梨》这一课时,绝对不能将教学停留在识字写字、熟读课文上,还需深入挖掘其中深刻的寓意。当今社会,绝大多数的孩子们都是独生子女,被家里视为“掌上明珠”“小公主“和“小王子”,家长对他们各方面要求无限制的满足导致了他们缺少尊重长辈、谦让分享的意识,这样的局面必须要有所改善。所以在语文课堂上向学生们传授这方面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不能让学生在人生的课堂上失去这宝贵的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古诗词,可以向学生们介绍诗人及文人的生活背景以及创作背景,学生在了解过程中可以更好地认识传统文化,也能更深入地了解这首诗词,领略古诗词向我们传达的文化精髓。

(三)结合传统节日进行文化熏陶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都有各自的历史背景与发展过程,教师可以在节日来临之际通过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们介绍节日的历史文化背景,对于每一个节日的介绍都可以引申出许多的诗词、古文等优秀传统文化素材,教师可以抓住这一机会通过一定形式的交流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以及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例如,重阳节快到了,老师可以组织学生查找重阳节的由来以及相关习俗,观察自己的家人是如何准备这个节日的,又有哪些诗歌或者文章是写重阳节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可以将生活融入到学习中,有效增加学习兴趣并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

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经历了几千年发展留下的宝贵财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纽带,随着语文课程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化,语文相关教学内容与结构也在不断更新。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个人和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

猜你喜欢
古诗词小学生传统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我是小学生
清明节的传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