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分析

2019-12-18 17:29牛利珍
魅力中国 2019年43期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时代

牛利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图书馆,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引言:本文研究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客观认识大数据对于图书馆及其服务创新的影响,意识到在大数据背景下创新图书馆服务的必要性。同时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相应理论参考之余,也能够为图书馆如何在大数据时代中实现服务创新给予相应实践指导与帮助。

一、大数据时代下创新图书馆服务的作用

(一)提高数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大数据时代下的图书馆服务,与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各种先进科学技术相互融合,并逐渐表现出异构性、分布性的特点。通过在图书馆服务创新中运用大数据技术,不仅有助于拓宽图书馆服务范围,将包括数据库、图书馆网页等在内的各种数据信息资源纳入至图书馆服务范畴中,同时也使得图书馆可利用的数据信息资源类型也逐渐多样化,从以往单一的纯结构化数据逐渐转变为格式多样的数据信息资源形式。进而有助于图书馆提高各类数据信息资源利用率,并为其实现服务创新提供坚实可靠的数据支持[1]。

(二)满足读者需求提高服务水平

在大数据时代下创新图书馆服务形式,同样也有利于图书馆满足广大读者群体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基于大数据的时代图书馆,需要有意识地对图书馆管理、读者等各方面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实施搜集整理,并对搜集整理的各种元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借助互联网等技术实现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图书馆通过利用相应的大数据服务平台对用户需求、阅读喜好等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将馆内各项现有数据资源如电子文献资源、纸质典籍资源等进行有机整合,主动为用户提供与之相符合的服务方案,使得读者能够享受到图书馆提供的贴心、优质、便捷、多样的服务。在进一步深化图书馆与大数据的融合程度下,推动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大数据时代对图书馆服务的新要求

(一)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在大数据时代下,我国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建立起大数据意识,主动加强图书馆的大数据信息化建设,将各种数据采集工具、数据分析与管理系统等引入其中,以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更好地完成图书馆服务创新工作。但由于绝大多数图书馆缺乏对大数据下的服务创新的正确认知,错误认为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在图书馆服务中,即为实现图书馆服务的有效创新。缺乏对数据信息资源的归纳整理与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同时馆内与大数据技术相配套的相关基础设施也较为匮乏,且往往缺乏后续的运维管理与更新升级。因此本文认为,在大数据时代下践行图书馆服务创新工作时,不仅需要重视对各种大数据技术的灵活运用,同时也需要在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定要求的前提下,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配置足够的高性能计算机,对各项功能软件定期进行升级更新等,从而为有效创新图书馆服务创造良好条件。

(二)实现图书馆服务精准化

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服务创新,还要求图书馆提高其服务的智能化与精准化程度。一方面要求图书馆及时采集其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中产生的各项数据信息,并对其进行汇总整理与统计分析,从中精准提取出核心关键词等,从而充分利用各类图书馆数据信息资源,建立起相应的数据库,达到有效丰富图书馆服务内容,实现馆内隐性知识顺利转化为显性知识的目的。另一方面,图书馆还需要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包括社交信息与生活数据等在内的,各项非结构个体信息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智能化分析,进而有效帮助图书馆精准分析出读者群体的实际需要、阅读喜好等,为图书馆实现智能化、精准化服务决策决议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以便图书馆能够立足读者实际,更有针对性地为读者提供所需的各种优质图书馆服务,切实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全面优化整体图书馆服务质量水平。

三、大数据时代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分析

(一)图书馆定向式服务

基于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进行服务创新时,首先需要主动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读者群体进行分类,并通过采集分析各种用户数据,为其提供智能化的定向服务。例如图书馆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按照读者年龄、职业、常借阅书的类型等将读者群体细分成儿童、普通市民、老人以及特殊群体等类型,以此为基础发展图书馆定向式服务[2]。以某图书馆为例,其主动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搭配使用网络爬虫技术,对包括读者阅读习惯、阅读需求等在内的各项信息数据进行实时采集,随后借助专业的数据库工具软件对采集得到的信息数据展开深入分析。总结出儿童读者年龄较小,喜爱阅读绘本、插画类读物等特点,因此该图书馆在儿童区重点投放大量童话故事绘本、儿童漫画等读物,并在馆内积极组织儿童参加童话剧表演、讲故事大赛等活动,为获奖儿童给予相应的奖励。另外,该图书馆还在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儿童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喜好等进行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其最终得到的分析结果,主动为儿童读者提供阅读指导等定向服务,使得儿童读者能够享受更加多样化的、高效便捷的图书馆服务,并可以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样,该图书馆在对读者的收入、居住地址、职业等基本信息进行搜集整理与统计分析下,针对其中收入水平较低、生活贫困的市民读者群体,由图书馆主动联合当地社区与街道办免费为其办理图书证,并向其提供有关脱贫致富以及就业创业等方面的书籍与文献资料,使得读者群体能够充分享受图书馆创新服务,切实满足其阅读需要的同时,不断丰富自身精神世界,且可以充分感受阅读的强大魅力。

(二)图书馆信息大联盟

虽然在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数据信息量正在不断增加,但大部分图书馆中的数据信息量在TB级左右,而为了能够实现图书馆服务创新,尤其达到创新图书馆服务内容,进一步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水平的目的,各图书馆之间还可以积极建立起平等互惠的合作关系,在大数据技术的联系下构建起信息数据联盟。以此有效拓展图书馆数据信息量,增加其数据信息资源的多样性,使得数据的应有价值可以在图书馆中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图书馆服务的创新性、个性化。例如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两所大学的图书馆之间,便通过达成战略合作共识,对两所学校在教育教学、科研、图书资料等在内的诸多方面中的优势资源进行深入挖掘与优化整合,共同建立起信息数据资源高效共享传输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专门的图书馆大数据平台,依托专业的数据库软件对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予以进一步挖掘,在彻底打通两所大学图书馆之间数据信息互联互通渠道的同时,也为图书馆联盟在大数据时代下发展服务创新提供了更多宝贵的信息数据资源、

(三)图书馆移动式服务

现如今在大数据时代下,广大读者除了可以直接前往图书馆查阅相关纸质文献资料外,还可以灵活运用互联网、智能手机以及其他各种移动媒介,随时随地获取海量信息资源。因此图书馆在创新服务模式的过程中,也需要主动顺应这一时代发展潮流,尝试将包括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在内的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其中,结合图书馆实际情况及其现有优势资源,主动构架移动式大数据平台,以便能够根据读者实际需要为其提供精准化、智能化的信息服务[3]。例如某图书馆通过运用微信这一新兴媒介,专门成立了图书馆官方微信公众号,委派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对该微信公众号进行运维管理。该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不仅可以完成馆内各项活动信息、新到图书信息、学术动态等实时发布,同时在其微信菜单中还设有各种服务功能。如读者通过利用其智能手机,在关注该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前提下,点击微信菜单中的读者服务功能,便可以通过将其图书证号与之相捆绑,从而完成在线查询馆藏资源、在线借阅图书及预约占座等诸多操作。如该图书馆曾经在利用微信公众号及时向广大读者群体发布“国学知识讲座”的活动信息,为讲座活动的顺利开展宣传造势。读者群体则可以直接进入公众号进行讲座基本信息查询、在线预约等操作。而在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下,图书馆则通过对每场讲座的入座率等数据信息进行及时采集,进一步分析出读者对讲座的兴趣偏向,从而使得图书馆能够有针对性地对讲座内容场次结果进行优化调整,使得其提供的讲座活动服务得以更加贴合读者需要。另外,在微信公众号中,图书馆还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读者的线上留言与评论、点赞数量等相关信息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及时搜集整理读者就图书馆服务提出的意见与建议,以便图书馆可以精准化地服务于广大读者,进一步提高自身服务质量水平。

(四)图书馆个性化服务

随着广大读者群体服务需求的逐渐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图书馆在运用大数据技术创新服务理念与服务形式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增强图书馆服务的个性化色彩。如当前许多图书馆通过在其出入口位置、阅览室、书库等关键位置处安装设置智能监控装置或数据采集装置,利用馆内现有的局域网等优势资源建立起智能化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可自动完成对读者行为、图书信息等各项信息数据的采集与深入分析,由此帮助图书馆立足实际提供相应个性化服务。以图书馆中的汇文系统为例,该系统借助各项数据采集装置,可在自动采集各项有关借阅流通的信息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网络爬虫程序、信息检索技术以及数据库工具软件等,对书籍与读者借阅的具体排名进行科学统计,并直接将统计结果传输至馆内LCD电子屏幕中。或是直接将得到的排名结果反馈至图书馆官方微信公众号中,推送给广大读者群体供其借阅参考。图书馆自身也可以根据大数据分析得到的借阅书籍排名情况,对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的采购比重进行合理调整。而图书馆在利用馆内各区域中安装的智能监控装置,在帮助工作人员实时掌握图书馆内人员流动情况的同时。也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对馆内滞留人数、阅览室座位满座数量等进行搜集整理与统计分析,进而总结出读者在各时间段内的图书馆使用频率[4],以此为基础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图书馆服务决策决议,从而实现为广大读者群体提供丰富多样的个性化服务的目标。

(五)图书馆的学科服务

在学科服务的创新当中,图书馆同样离不开大数据技术以及其他各项先进科学技术的鼎力支持。以浙江大学图书馆为例,该图书馆内的工作人员主要利用SQL数据库软件、Web of Science工具以及关键词检索等技术手段,对指定时间段内浙江大学发表的所有博硕论文进行筛选,按照学术期刊的重要等级程度、发刊数量等从中精选出相应的高水准论文。由此可知近些年来浙江大学高水准论文数量逐渐增加,其中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专业中,发表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的科研论文数量最多、水平也相对较高。图书馆通过深入挖掘与分析科研论文大数据,也能够为该校一流学科建设给予真实可靠的数据参考。不仅如此,该校图书馆还在大数据分析功能的基础上推出智能预测功能,采集获取读者用户下载浏览科研论文的大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预测,由此把握读者用户的科研需求、使用习惯等,并精准描绘出读者画像工具,使得图书馆能够以此为依据更有针对性地配置图书馆资源,以便其能够更好地发展和创新学科服务与读者服务。

结束语:在大数据时代下实现图书馆服务创新,不仅可以帮助图书馆切实提高各项数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有利于图书馆整体服务成效的全面优化,使得图书馆能够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群体实际需要。为此,图书馆需要充分立足自身实际,合理选择使用大数据技术以及其他各种先进信息技术,不断加强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主动发展更多服务供给,有效提高图书馆服务的创新性、智能性和精准性,使得图书馆可以在大数据时代下实现长效稳健发展。

猜你喜欢
图书馆资源时代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图书馆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