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19-12-18 17:29杨建民
魅力中国 2019年43期
关键词:文天祥首诗中学语文

杨建民

(海伦市扎音河乡中学,黑龙江 海伦 1523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其民族特色极其鲜明,它不仅反映了民族特质和民族风貌,还反映了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提高中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对于实现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自私自利心较重,因此,学校担负着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重任,而语文学科又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和培养其文化素质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传播文化的行为,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帮助学生提高审美素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一定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思想品质。而要想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就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以传统文化来熏陶、感染学生。因为,传统文化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更透彻地感悟与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使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增加作文的思想内涵;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提高文化素养,形成一定的审美、感悟能力。

二、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认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中学语文教学,教师应当创新课堂教学方法,通过背景介绍、课堂知识导入、多媒体乐曲播放、经典诵读、互动交流等众多环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进入历史情境中,能够与文本中的人物和思想进行情感会晤,有助于学生激发情感波澜,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不断的变化,从而产生思维共鸣。例如:《过零丁洋》讲述的是,文天祥在不幸被俘后,仍然坚贞不屈,教师通过背景介绍播放配乐录音或古典乐曲,引导学生根据播放乐曲进行情感朗读或小组朗读,学生感受悲哀的古筝乐曲,能够深入古诗中,体会作者忧伤又慷慨的感情。教师通过讲读,分析与引导,使学生感悟诗歌描绘的具体情境,以及诗人的气概与情怀,通过不断的朗读与感悟,能够键入诗的境界。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思考与探究,学生仿佛看到“身披战袍,文天祥抬头挺胸的站立在敌军船头上,面对零丁洋里的波涛,文天祥思绪万千……”此种情境能够给学生强烈的艺术感染,有助于学生受到文天祥那种威武不能屈的节操,从而心中涌起浩然正气。

(二)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渗透传统文化

语文这一学科在渗透传统文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为语文教材本身就有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篇章。身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有关传统文化的篇章需要加大重视,对其当时的文化背景和文章内涵需要深入的解读,使学生在掌握理解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能拓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面。例如,在八年级语文古诗词《过零丁洋》这首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这首诗作者文天祥的生平以及其当时创作这首诗的背景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当时作者写诗的心境,尤其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需要深入分析讲解,让学生充分体会作者文天祥为了国家甘愿牺牲的民族气节和为国尽忠的爱国情怀。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这首词引导学生回忆原先学过的表达爱国情怀或者作者凌云壮志的诗词名句,例如,类似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从而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蕴含,培养中学生树立忠心爱国,为民服务的价值观。

(三)从诵读中感受传统文化

成就事业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学习也不例外,需要不断积累知识,这是提升学习能力的前提。例如,教师经常会在课堂中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但是很少一部分人知道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构建的,马克思为了撰写《资本论》,阅读了将近1500多种书籍,记录了大量的笔记,他学会了欧洲一些国家的语言,积累了大量的知识经验。由此可见,无论是语文的学习还是传统文化都脱离不了诵读这一环节,而对于文言文特色更为浓厚的中国古典作品,更加需要积累。比如,可以在每天固定时间内,教师带头引领学生进行诵读,营造活跃诵读氛围,全体学生完成一件事情,就很容易相互渲染。但是在此之前,教师必须和学生提前交流好诵读的优势,带给他们的影响,消除学生抵触心理,让其付诸行动,感悟传统文化的内涵。

(四)知行合一,在实践中渗透传统文化

在传统文化学习中,大部分学生只懂得浅表性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因此,教师要注重知行统一。比如,可以为学生预留一些实践作业,让学生根据作业的完成率,去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之处,引发其情感共鸣。例如在《三字经》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服务于行动,组织学生进行“孝”的活动。预留爱心作业,让学生为父母写一封信,课余时间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将其良好地记载在日记中,久而久之,学生的做法也会得到家长的认可,这更加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传统美德。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其方法有很多。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弘扬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使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能够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对于广大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担负起历史使命,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以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文天祥首诗中学语文
《上课没人抢》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文天祥
我想写首诗给你
正气文天祥
迈进中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真境地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中学语文“自助式”家庭作业的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