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进行

2019-12-18 17:29刘文达
魅力中国 2019年43期
关键词:基础知识直线情境

刘文达

(江西省高安市吴有训实验学校,江西 宜春 330800)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过程与方法”明确提出: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从中可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

一、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端,它虽然所占时间很短,但却在极大程度上关乎着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一定要在充分认识到课堂导入重要性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对导入环节进行精心设计,以此来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接下来教学内容的讲授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以“平方差公式”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在导入环节,我对学生说道:“从前,有一个地主把一块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土地租给了一个农夫种植。这天,他对农夫说:‘我把你这块地一边减少4米,另一边增加4米,租金不变,继续租给你,你觉得如何?’农夫一听,觉得自己好像没有吃亏,便答应了。等他回到家之后,把这事和大伙儿一说,妻子马上就说他吃亏了。过了一会,农夫意识到自己确实是上了地主的当了。这是为什么呢?”这一饶富趣味性的问题一经提出便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很多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此,通过对导入环节进行精心设计,不仅启发了学生的学习思维,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接下来教学内容的讲授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

真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是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同时学生也会向你敞开心扉,吐露心思,这样你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使你的教育教学工作有针对性,有实效性。为此,我认为应注意做到:一要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客观地看待全体学生,也有利于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二要理解和尊重学生,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三是尽可能地去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向学生指出错误或提出好的建议。四要放下架子,和学生融入一片,学生会无忌讳的在课堂中发挥自我,展示自我。

三、创设直观教学情境,突破教学难点内容

数学因其本身极具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征,一直以来都是一门令很多学生感到畏惧的学科,学生学习和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仅凭教师一味地口头讲授难以取得理想中的教学效果。针对数学学科的这一教学特点,我们不妨运用信息技术来创设直观教学情境,将原本抽象晦涩的数学知识转化得更具形象化和生动化,以达到突破教学难点内容、降低学生理解难度的目的。

在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可接受性,我决定运用信息技术来创设直观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我先是利用信息技术让一条直线“动”起来,让其与已知圆产生相离、相切、相交等各种动态的位置关系,并在旁边标示出了圆的半径r和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这样,学生便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以及圆的半径r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的数量关系,进而便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推导出圆的半径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之间的关系。如此,通过创设直观教学情境,不仅增强了数学教学的形象性,而且还突破了教学难点内容、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进而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提升。

四、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

课堂教学首先要面对全体学生,所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基本应用就显得尤为关键。数学基础知识包括各种概念、运算、公式、定理等,这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所有数学题目都是由基础知识构成,万变不离其宗,但大部分学生由于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在解题时方法模糊,经常出错。大部分教师只是通过简单、多次、重复地练习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而不是通过揭示概念、公式、定理的内涵让学生易于掌握、理解、应用。例如:在学习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时学生易出错,但只要教师把开方与乘方的关系、方根的定义揭示清楚,学生就掌握清楚,甚至可以延伸n次方根,对学生高中的学习也有好处,这样枯燥的定义就变得有趣。

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实现师生良好互动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应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统一,即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而学生则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与实践者。基于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将课堂的主动权还于学生,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以此来深化学生的理解认识,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从而获取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这部分内容时,我先是引导学生一同回顾了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之后,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出示了两个只有一条边是相等的三角形,并问学生它们是否全等。很显然,学生齐声说“不全等!”于是,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同来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看看三角形的角和边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全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探究热情都很高。与此同时,我会在行间巡视,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予以针对性的指导和点拨。如此,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挖掘了学生的数学潜能,实现了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进而有利于获取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高效课堂的打造离不开老师与学生的共同的努力,长期的努力。尤其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对老师和学生,尤其是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提高自身素质来适应这一变化,既是为了响应国家政策,也是为了以后自身的发展着想。

猜你喜欢
基础知识直线情境
清律的基础知识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直线
掌握基础知识
画直线
基础知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你喜欢直线吗?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