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改下亲子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的意义及策略

2019-12-18 17:29张雪
魅力中国 2019年43期
关键词:亲子家长学校

张雪

(黑龙江省大庆市兰德学校,黑龙江 大庆 012000)

小学时期的阅读训练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阶段,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教育模式使家长对学校的依赖性过大,在学生的教育进程中,家长的参与度比较低,且始终处于旁观者的位置,这样的结果,既增加了教育难度,也阻碍了学生的未来发展。众所周知,小学生年纪比较小,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对是非的分辨能力都比较低,家庭教育的缺失与否,极大的影响了学生能否养成正确的判断力和认知能力,而作为家庭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亲子阅读,可以通过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来帮助学生提升认知能力和判断力,因此,亲子阅读在家庭教育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一、当前亲子阅读的现状分析

根据调查可以发现,新课改后亲子阅读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亲子阅读属于一种新型教育模式,仍处于初始阶段,许多学生家长的成长过程中并没有接触过亲子阅读,本身对亲子阅读没有明确的概念,部分家长错误的认为亲子阅读就是认识新字新词,只看到了它的工具性,导致亲子阅读的教育方式仅适用于幼儿阶段,作为教育关键进程的小学教育阶段,亲子阅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部分老师和家长认知里,亲子阅读的有无并不重要。

(一)阅读环境不理想

阅读环境的优良与否也极大的影响了亲子阅读的质量,良好的环境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目前大部分家长并不重视阅读环境的构建,可以说购置课外书籍是家长对亲子阅读的唯一投资,安静的书房与整洁的书桌都可以提高亲子阅读的质量,所以家长应该重视起对亲子阅读环境方面的投资。

(二)阅读材料不合理

语文阅读的教材资源丰富多样,但由于学校与家长之间缺乏相关的沟通,导致家长盲目的为学生选择阅读材料,通常因为个人爱好为孩子选购图书,往往忽略了学生自身的感受,且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选择阅读材料多偏向于传统教育和智力开发等方面,导致阅读材料和学校课程重复,不能有效培养孩子的阅读素养,反而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厌倦情绪,这样的家庭教育不会产生有利影响,反而阻碍学生发展,影响最终学习效果。因此,家长在选购阅读教材时要重视学生个人感受和喜好,且要多与老师沟通,积极听取老师意见。

二、亲子阅读的重要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在小学语文教学进程中,亲子阅读已经开始成为一种备受各界人士欢迎的教学方式。父母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重要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父母的言传身教深深影响着学生各方面性格及能力的养成,并影响着学生的未来长远发展,可以说最好的教育来自于父母。通过亲子阅读,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好习惯,且通过父母与学生的沟通,可使双方之间获得良好的情感交流,并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是非观和认知观,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亲子阅读在小学课外阅读中的应用策略

家长和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和引导者,能否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去引导学生已经成为教育的关键性问题。当前教育现状根本在于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指导,不了解当前有效的教育策略,进而无法灵活有效的运用,对于目前的教育现状,笔者现提出以下几点策略,以供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共同研究和探讨。

(一)帮助家长认识到亲子阅读的重要性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家长容易忽视亲子阅读,因此学校应该多开展相关的亲子阅读活动,调动家长和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互助活动,还能提高家长对亲子阅读的认识,让家长认识到亲子阅读的重要性。例如:学校可以召开亲子阅读动员大会,会上,向家长宣传亲子阅读的重要意义,并让每个家庭拟写《亲子阅读计划书》详细说明亲子阅读的时间、方法等。

亲子阅读并不仅仅适用于幼儿阶段,它适用于所有年龄段的学生,良好的亲子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感性认知力,能够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1]。

(二)双重标准选择阅读读物

阅读材料好坏与否,极大的影响了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为学生选择合适且适用的阅读材料是亲子阅读有效性的关键。这方面,学校和家长都要担负起相应的责任,以双重标准来选择更有利于学生的阅读材料,双向引导学生开展亲子阅读,要考虑学生的个人感受和兴趣爱好,同时还要注意幼儿语言的幽默感和趣味性,要容易理解且富有生活气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亲子阅读的阅读质量。例如:针对7-8岁的学生,可以选择内容短小、富有想象力的童话故事书,如《北欧神话》等等。

(三)制定有效的阅读时间

任何事情不坚持都不会产生良性的效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会对学习有任何良性影响,因此,家长需要和孩子协商制定合理的阅读时间,并互相监督,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潜移默化形成良好的习惯,如此,才能发挥亲子阅读的有效性[2]。

(四)借助网络互动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教育,同样网络教学也变的越来越普遍,因此,学校可以组织家长通过网络媒介,与其他家长共享或讨论。例如;老师可以借助网络开展图书角活动,让各个家长和学生阅读同一本书籍后,分享各自不同的看法,从而提高亲子阅读的有效化。

(五)提倡亲子共读

语文课本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栏目《和大人一起读》,“和大人一起读”是一种亲子共读的课外阅读方式,父母通过轻松、愉悦的家庭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中,大人可以为儿童逐字指读,引导学生注意每个字字形和字音,可以给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任务,避免给学生造成太大压力,可以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广泛且多元的交流,给学生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大人还可以和学生边读边演,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结束语:

亲子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训练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无论是孩子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将亲子阅读与小学的语文学习相结合,重视起对孩子的亲子阅读方面的训练,通过有效的亲子阅读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并使孩子在潜移默化的阅读训练中不断的提升自我阅读能力和认知能力,从而促进孩子阅读素养的有效提高。

猜你喜欢
亲子家长学校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