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任务驱动法点亮小学信息技术课堂

2019-12-18 17:29黄毅良
魅力中国 2019年43期
关键词:作息时间驱动探究

黄毅良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实验小学,广东 珠海 519100)

任务驱动法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以某一任务为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相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法可以促使学生在任务的推动下,主动构建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问题的学习体系。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任务驱动法,来促使学生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并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一、运用情境教学法

将任务驱动法应用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和情境教学法相联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和教学知识点存在密切关联的情境,从而最大程度的吸引学生融入到情境教学当中,学生也就可以良好的完成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

举例说教师在教授学生如何使用电子邮箱的时候,学生在明确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之后,学生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先注册一个属于自己的电子邮箱,第二步是知道怎么写一封电子邮件,第三步是要知道怎么将一封带有照片的邮件发送给自己的同桌。在这种情境下,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并觉得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充满乐趣。

二、设计有效贴切的教学任务

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任务的提出必须掌握以生为本的原则,采取符合学生认知,能够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究的教学策略。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法,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授“制作作息时间表”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以下教学任务:①写出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②录入作息时间;③为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制作边框;④设计自己喜欢的版式。任务一出,学生们认真地行动起来,遇到问题,他们或主动向课本求教,或主动向同伴请教,或主动向教师求助,课堂学习气氛井然有序。当成功设计出作息时间表时,学生的成就感都写在了脸上,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锻炼。

三、开展合作探究

众人划桨开大船。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展开合作探究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深入挖掘集体的智慧,从而形成强大的合力,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任务。这样一来,可以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集思广益、集众之长,使学生少走弯路,从而顺利地完成任务,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火柴人跳舞》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首先给学生演示了怎样给角色添加新的造型,怎样控制角色变换造型,以及如何让多个造型在统一中心点上。然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请制作动作更加丰富的火柴人。然后,我把学生进行了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内的合作探究完成8个火柴人造型的设计,并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让火柴人做出各种动作。这样,学生纷纷投入到了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组内成员献计献策,为了使火柴人的动作更加连贯、合理,不停地进行调整和修改,最后,终于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之下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这样,我通过围绕教学内容来制定探究性的任务,并组织学生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组内合作探究,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全体成员的智慧,从而形成了强大的合力,最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四、重视科学评价

在任务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及时给予学生科学的评价和恰当的点拨。只有这样,才能够明确学生努力的方向,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教师要尽量采取鼓励和表扬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当然,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监督意识,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及时改正自身出现的问题。

比如:在学生完成了“画规则图形”的实践任务之后,笔者就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了评价。当然,笔者主要采取了鼓励的形式,如:你做得很好,希望你可以继续努力,加油。这样的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帮助学生树立起了学好信息技术知识的自信心。而在学生完成“编排活动报告”的小组合作任务之后,笔者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了不同的评价,对于合作效果不好的小组,笔者则是直接指出了他们出现的问题,如:你们态度不太认真,希望下次注意。而对于学习效果很好的小组,笔者则进行了表扬,如:你们完成得非常好,其他小组要向这组的成员学习。这样的评价模式,就能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也能够明确学生努力和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总之,教学任务决定着任务驱动法的制定,教师监督和指导任务驱动法的执行,掌握教学任务的完成进度,学生则是任务驱动法的实施对象,也是教学任务的实践操作者。该方法有利于教师主导教学,自主设计教学任务,辅助完成任务,评价协助学生。运用驱动任务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提高学生的独立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学习兴趣。教师也能从这种方法反省自身教育方法,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水平。驱动任务法的实施能实现双赢,不仅能促进学生自我水平和能力的提升,更有益于提高教师水平,有利于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作息时间驱动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数据驱动世界。你得懂它 精读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让作息时间成为自我养成习惯之钙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世界上最健康的作息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