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阑尾炎穿孔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应用效果观察及临床评价

2019-12-18 07:00俞召奎蔡开辉
智慧健康 2019年33期
关键词:阑尾穿孔阑尾炎

俞召奎,蔡开辉

(1.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镇卫生院,甘肃 武威 733207;2.甘肃省天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天祝 733299)

0 引言

小儿阑尾炎穿孔为急性病症,若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合理,将对患儿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影响[1]。此疾病的病因就是小儿阑尾壁较薄、腹膜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大网膜发育不完全且自身抵抗能力薄弱,直接提高了穿孔与坏疽的几率。临床治疗过程中,以手术治疗为主。而传统开腹手术切口相对较大且预后不理想,容易出现粘连等并发症,直接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2]。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小儿阑尾炎穿孔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应用效果及临床评价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及40 例患儿家属知情后开展研究,随机将2017 年12 月至2018 年12月我院40 例阑尾炎穿孔患儿分为实验组(20 例)、对照组(20 例)。实验组20 例患儿年龄为3-12(8.75±1.73)岁,男女分别为12(60%)、8(40%)例。对照组20 例患儿年龄为4-11(8.80±1.69)岁,男女分别为13(65%)、7(35%)例。

纳入依据:①临床资料完整;②经临床检查确诊为阑尾炎穿。排除依据:①并发免疫系统疾病;②治疗依从性差。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资料,如年龄、性别,经对比显示统计值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采用全麻后选择右下腹麦氏点做切口,将腹壁膜切开后进入到腹腔内部,清理内部脓液,分离粘连部位,确定阑尾位置[3]。随后,采用常规切除方式,在盲肠壁内部埋入残端,使用浓度为0.9%氯化钠溶液冲洗腹腔后,在腹腔内部放置引流管并缝合切口。实验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行手术前利用气管插管方式全麻,保证患儿体位是分腿位,并在脐部位置穿刺,将5 毫米套管针置入其中当做观察孔,选择气腹操作方式,利用30°腹腔镜,选择耻骨位置与上腹麦氏点、下腹麦氏点连合,将5 毫米套管针、10 毫米套管针分别置入其中,并当做操作孔[4]。吸除腹腔内部脓液后,使用吸引器和抓钳,以钝性分离的形式将粘连部位分离处理,并沿结肠确定阑尾,使用抓钳固定阑尾的头部和根部,随后拉至操作孔套管内部,将套管针拔出后要排出气腹。在操作孔内部拖出阑尾并切除,使用浓度为0.9%氯化钠溶液冲洗处理,将引流管置入其中后缝合切口[5]。

1.3 评价指标

对实验组、对照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 对两组阑尾炎穿孔患儿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血清含量进行检验,当计数、计量资料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后显示P<0.05,表示同一观察指标的差异符合统计学判定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对比

通过对两组患儿临床指标的比较发现,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临床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对比

2.2 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

根据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结果可知,实验组发生排泻障碍、切口感染、肠梗阻、残余脓肿几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3 对比两组患儿术后血清含量

经比较,实验组TNF-a、L-10、L-6含量均比对照组低,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

3 讨论

小儿急性穿孔阑尾炎发病速度快且病情急,若治疗不及时或者是治疗方法不合理,很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导致阑尾部位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甚至会加重病情,发生阑尾炎穿孔[6]。根据既有研究成果发现,阑尾炎常见于小儿群体,而诱因十分复杂,可能是饮食习惯、遗传因素与季节交替等多个方面。即便小儿患阑尾炎发生穿孔的几率比成年人低,但患儿的免疫能力和体质都相对薄弱,而病情比成年人严重,所以发生弥漫性腹腔炎或者死亡的几率都更高,直接威胁了患儿生命安全。

在小儿阑尾炎临床治疗过程中,手术治疗十分常见。其中,传统开腹手术能够对病情发展加以抑制,但会直接损伤患儿血管、肌肉与神经等,术中出血量较多且创伤大,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偏高,对术后恢复效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难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基于医疗水平的提升,腹腔镜治疗手术应用更加广泛,有效结合了外科手术和内镜治疗技术,微创性优势突出[7]。将其应用于小儿阑尾炎穿孔治疗中价值显著,治疗更安全更有效,对患儿造成的创伤小且出血量少,术后恢复速度快,使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缺陷得以弥补。

在此次研究中,实验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临床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由此证实,将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应用于小儿阑尾炎穿孔临床治疗中,疗效确切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比高,预后效果理想,推广可行性显著。

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小儿阑尾炎穿孔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术后并发症少,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阑尾穿孔阑尾炎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阑尾真的无用吗?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效果研究
皮纹横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疗效探讨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