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运动康复治疗非特异性慢性腰痛的效果分析

2019-12-18 07:00赵华
智慧健康 2019年33期
关键词:曲度小针刀腰痛

赵华

(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医康复科,甘肃 平凉 744000)

0 引言

非特异性慢性腰痛病程较长,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极大干扰,严重降低了其生活质量[1]。小针刀疗法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法,不断被推广应用,且取得了一定临床效果。本文作者为探讨小针刀联合运动康复治疗非特异性慢性腰痛的临床效果,对研究对象临床资料进行相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90 例我院于2015 年11 月至2017 年12 月期间收治的非特异性慢性腰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 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3 例,女性22 例,年龄为24-61 岁,平均为(42.50±3.68)岁;治疗组患者男性25 例,女性20 例,年龄为25-62 岁,平均为(43.50±3.43)岁;两组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小针刀治疗方法,指导患者采取俯卧位,根据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对其病变部位进行确定,在C 臂透视下,于相应椎旁标记进针刀点[2-3]。之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消毒工作,给予0.5%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根据标记点使用针刀分别经皮肤、皮下组织刺入患者关节软组织处,使刀口线与患者脊柱纵轴处于平行,之后对疤痕分别进行疏通剥离、切开剥离、刮除疤痕、横行摆动、通透剥离,最后将粘连、结疤的软组织松懈,待其有松动感后将针刀退出,最后行止血、消毒、包扎工作。

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进行运动康复治疗,于小针刀手术后3 天,给予患者运动(伸展运动与屈伸运动)指导工作[4]。伸展运动:指导患者保持俯卧位状态,将双掌置于肩关节下方,伸直双臂,使上半身被撑起,使大腿、盆骨处于放松状态,维持3s,再回到起初姿势,重复此类动作。屈伸运动: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进行屈髋屈膝为45°,双手抱住膝关节,向胸腹部运动,至最大屈曲为止,之后放松膝关节,双脚回到起初位置,重复此类动作。两组均连续做3 组,每组进行15 次,每组之间间隔1 分钟,每天进行9 组,连续2 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腰痛评分(ODI)、下腰痛评分(JOA),腰椎曲度改善情况(腰椎曲度、屈曲范围)及治疗有效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

腰痛评分标准:根据腰痛ODI 评分表对患者腰痛情况进行评分,表中共包括10 个项目,每项分值为0 分至5 分,总分=(所得分数/5x 回答的问题数)x100%,分数越高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

下腰痛评分判定标准:根据下腰痛JOA 评分表对患者下腰痛程度进行评分,满分29 分,小于10分为差,疼痛程度严重,10 分至15 分为中度,16分至24 分为良好,25 分至29 分为优。对两组患者腰椎曲度、屈曲范围进行记录并比较。

治疗有效率判定标准:根据治疗结果可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治愈:患者下腰痛等临床症状消失,且JOA 评分改善率超过75%。显效:患者下腰痛等临床症状显著得到改善,JOA 评分改善率为51%至75%。有效:JOA 评分改善率为25%至50%。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JOA 评分改善率小于25%。

1.5 统计学分析

软件SPSS 19.0 进行统计学分析,χ2对计数资料检验,t对计量资料检验,()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DI、JOA 评分

治疗前,两组ODI、JOA 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ODI、JOA 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ODl、JOA 评分

2.2 比较两组患者腰椎曲度改善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腰椎曲度情况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腰椎曲度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腰椎曲度改善情况

3 讨论

椎间盘变性、关节突发性突变、腰部软组织慢性劳损等极易引起非特异性慢性腰痛,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5]。临床常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显著,小针刀疗法以中、西医治疗为基础,对慢性腰痛患者进行治疗,其操作更加简单,对患者造成的创口小,且不易产生并发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但临床经验显示,在对患者进行小针刀术后给予相应的运动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局部微循环,增强患者腰背肌肉力量,提高腰椎稳定性等,治疗价值显著。本文在小针刀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伸展运动指导与屈曲运动指导,其中伸展运动可强化患者腹肌、背伸肌肌力等,有效降低患者椎间盘压力,缓解疼痛感;屈曲运动锻炼可有效强化患者腹肌、臀大肌等,有助于改善患者腰椎前凸姿势。本文通过相应研究,得出结论:治疗前,两组ODI、JOA 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ODI、JOA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腰椎曲度情况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腰椎曲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55%)显著高于对照组(71.11%),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小针刀联合运动康复治疗非特异性慢性腰痛的临床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曲度小针刀腰痛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厉害了,我的小针刀
小针刀疗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小针刀联合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评价
快速阅读理解专练
颈椎不宜太直
颈椎病颈腰椎两曲度与胸椎跷跷板的关联性探讨
小针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踝内外翻的效果观察
颈椎曲度牵引器治疗颈椎生理曲度变直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