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及败血症患者的护理分析

2019-12-18 07:00丁秋凤
智慧健康 2019年33期
关键词:卡氏败血症血氧

丁秋凤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 曲靖 655000)

0 引言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是最常见的艾滋病指征性疾病[1],也是最常见的威胁感染者生命的机会性感染。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发病慢,但是一经发现需要及时治疗,这样才能使患者得到救治,减少死亡率的发生。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针对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及败血症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治疗,实际应用效果显著[2]。本研究中就分析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0例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及败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AIDS 检查的免疫印迹法确诊HIV 阳性,根据PCP 诊断标准:使用肺组织活检染色检测数肺孢子虫囊,所以均为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及其他病菌引起的败血症,患者均进行护理干预治疗,本人或其家属也都签署知情同意书[3]。其中男性15 例,女性15 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20 岁,年龄最大者60 岁,平均(35.4±1.3)岁。

1.2 护理方法

(1)心理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尊重患者的个人隐私,对患者和家属进行艾滋病的知识宣传讲解工作,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艾滋病,同时树立治疗的自信心,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压力。

(2)病情护理:医护人员需要随时观察患者的心电监护和体温变化、做好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记录。由于患者的呼吸道容易产生分泌物,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呼吸频率进行吸痰,以此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3)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身体条件对其进行饮食上的护理,建议患者食用健康绿色食物,同时注意补充身体所需的热量、蛋白质以及维生素。叮嘱患者及其家属在饮食上注意食用易消化吸收有营养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生冷的食物。

(4)基础护理:由于患者身体内免疫力下降,要时刻保持患者自身卫生清洁问题,防止患者出现褥疮和口腔感染。所以医护人员需要每天定时对患者身体进行擦拭清洁,尤其是患者口腔内,在饮食后需要进行刷牙漱口。如果患者出现局部感染,需要立即告知医生进行治疗。

(5)消毒隔离护理:为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环境,采取消毒隔离的单间病房,可以更好的把握病房的气温和湿度。对患者使用过的个人用品,进行特殊标记处理。每天对病房进行消毒,采用500毫克/升的有效氯擦拭,2 次/d。患者的排泄物用2000 毫克/升的有效氯浸泡30 分钟后进行处理。病房内采用福尔马林进行熏蒸消毒[4]。

(6)药物护理:监督患者按时服用药物,合理服用药物,并随时观察患者服用药物后是否存在不良反应,对患者的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如有异常,及时通知主治医师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在护理前和护理后的变化,具体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等。②对比患者在护理前后的治疗有效率,治疗效果分为显著,有效,一般,无效四种。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 软件做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各项指标情况

护理后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等各项指标均优于护理前,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在护理前后的变化()

表1 患者的各项指标情况在护理前后的变化()

2.2 治疗有效率

护理后治疗有效率为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3%,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患者在护理前后的治疗有效率[n(%)]

3 讨论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能够引起呼吸道衰竭,从而诱发患者缺氧死亡[5]。有数据显示,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及败血症患者的发病率高达79.8%,患者在发病初期均显示为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均是由于卡氏肺孢子虫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导致的患者死亡[6]。每个患者在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基础上还存在多种病原菌感染的败血症,加大了患者的治疗的难度性,也会给治疗效果带来一定的影响性。随着近几年我国艾滋病指征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强的趋势,临床医学上对于该种疾病的治疗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在患者感染了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及败血症后,治疗和护理工作显得至关重要[7-8]。

护理干预是基于一定的科学理论对患者进行的各项护理措施,对患者的疾病恢复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治疗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及败血症中,干预的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恢复部分生理和心理功能,从而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增加其抵抗疾病的信心,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护理干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不良反应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9]。本研究数据显示护理后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等各项指标均优于护理前,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治疗有效率为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33%,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疾病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命。

综上所述,针对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及败血症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治疗能够控制发病的速度,延缓患者的病情,对延长患者的生命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猜你喜欢
卡氏败血症血氧
探讨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早期诊断意义
警惕:全球每五名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死于败血症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奇特的卡布列克数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比较
乌鲁木齐市汉族中学生上颌恒磨牙卡氏尖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