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2019-12-18 07:00谭勤
智慧健康 2019年33期
关键词:胃肠道胃癌护理人员

谭勤

(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德阳 618000)

0 引言

胃癌在人体消化系统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胃癌病发率不断提高,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手术治疗虽为胃癌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术后出现胃肠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症状较为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进程[1]。因此,控制术后并发症,给予合理有效的护理方式十分重要,笔者就优质护理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展开研究,根据本院104 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结果统计,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7 年6 月至2018 年4 月间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中抽取104 例参与本兮研究,将其用数字统计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和52 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其中,研究组男35 例,女17 例,年龄为30-69 岁,平均(48.5±3.4)岁,胃窦癌28 例,胃底癌16 例,胃体癌8 例;对照组男36 例,女16 例,年龄为31-70 岁,平均(48.9±3.5)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胃癌根治手术相关临床适应症,且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排除标准:精神障碍、心脑肾功能严重障碍、血液系统疾病等其他器官严重疾病患者。本次试验均通过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知情且同意,且两组患者在类别、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显示均无较大差距,可进行对比探讨(P>0.05)。

1.2 方法

对照组52 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人员做好术前检查准备措施,积极为患者进行基础疾病的治疗,提高患者术后耐受力,术后时刻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做好日常生活、饮食活动等护理措施。

研究组52 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呵护。患者在面对疾病和手术会产生焦虑、抑郁、恐慌等一系列抵触心理,护理人员应给予足够的关怀和呵护,主动、耐心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引导患者诉说内心想法,了解患者内心需求并给予最大程度满足,附和患者情绪说法,帮助其缓解压力。针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讲述以往成功案例,多嘱咐患者家属陪伴在其身边,帮助树立治疗信心[2]。②并发症及疼痛护理。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时,护理人员及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深呼吸、咳嗽训练,更换体位有助于痰液的有效排出,并观察记录患者痰液颜色、稠密等情况,做好及时应对措施,可进行适当雾化吸入治疗。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通过按摩或局部热敷等方法减轻疼痛,帮助患者时常进行深呼吸,也可采用听音乐、看电影等娱乐项目转移患者注意力,减少其疼痛感应。③日常饮食、活动护理。护理人员注意患者在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待其胃肠功能有所恢复时,可采用半流质或软食等食物,注意患者少食多餐,适当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恢复;患者术后2 小时可进行翻身活动,24 小时后可帮助患者坐起来,2 天后可进行下床活动,3天后可在搀扶下进行室内活动,注意期间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另外,术前及时为患者更换清洁衣物,术后帮助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时刻保持其切口的皮肤干燥、整洁[3]。

1.3 观察指标

记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饮食恢复时间等,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统计两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黏连性肠梗阻、切口感染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结果分析。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统计患者护理后护理满意度,根据问卷填写形式判定,总分100 分,89-100 分为十分满意,60-89分为满意度,0-60 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对比

研究组52 例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饮食恢复时间经统计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经临床资料统计显示具有统计学性质(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对比()

表1 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对比()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52例患者经统计并发症发生率为5.77%,对照组是19.23%,两组患者经临床资料统计显示具有统计学性质(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经统计护理满意度为96.15%,而对照组为76.92%,两组结果对比显示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性质(P<0.05)。

3 讨论

胃癌是因胃黏膜上皮导致的恶性肿瘤,在我国恶性肿瘤中病发居首位,且中年男性较多,在饮食结构不当、工作压力较大或幽门螺杆菌受到感染等情况,使得胃癌无尽趋向于年轻化。胃癌患者早期无明显特征,部分会出现恶心呕吐或类似溃疡性疾病的消化道症状,很难引起患者重视,随着时间的增长,疼痛和体重减轻愈发明显,食欲下降、上腹疼痛、乏力等是较为典型的临床表现[4]。医学中手术治疗时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术后患者相应的出现呕吐、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状,以及腹胀、恶心等胃肠道功能障碍并发症,研究表明这也许因为手术操作导致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胃肠道系统中血流量减少以及术后胃肠道蠕动功能衰退等因素相关[5]。因此,围术期有效护理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不断变革和人们健康护理意识的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也在不断的改善和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以患者为中心,针对患者心理、日常饮食、疼痛和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全面护理,给予其人性化、规范化护理服务,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在积极乐观的情况下接受治疗护理,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增加其治疗信心;并指导患者进行按摩、深呼吸等方式来减轻疼痛,合理搭配饮食改善胃肠道功能恢复,引导患者适当进行运动锻炼,下床活动等。该护理模式全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转变人们传统单一的健康护理模式,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给予患者充分的人文关爱和呵护,显示出人性化护特点,从而有助于调动患者主观积极性,提高其护理满意度,更好的配合治疗护理[6]。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科有效促进胃癌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胃肠道胃癌护理人员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