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和食品检测的发展及优化

2019-12-19 19:35时玉萍李彩凤王晓平
商品与质量 2019年43期
关键词:金属元素挥发性兽药

时玉萍 李彩凤 王晓平

青岛京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 6 000

1 食品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

1.1 强化食品安全意识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背后折射出公众食品安全意识的缺失,这种缺失不仅体现在食品的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身上,更展现在食品市场的管理者身上。因此深化食品安全意识是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策略,提升食品生产者和销售者的安全意识,能保障食品供给源头的质量和安全性。食品生产者安全意识的提升,会使得过量使用农药化肥、过量添加食品添加剂、不规范食品加工作业等现象减少,使食品安全性大幅提升。对消费者而言,提升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识有助于其选购安全食品;提升食品市场管理者的安全意识,有助于他们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工作,为保障食品安全奠定基础。

1.2 提升食品检测技术的科学性

通过食品检测找出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避免食品安全不达标的产品流入市场是当前规避食品安全风险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由于我国食品检测技术科学性不强,所以在许多方面仍有欠缺,使许多不安全食品成为漏网之鱼,如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鸡蛋等食品安全问题都是食品检测工作开展质量不达标而造成的。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提高食品检测技术的科学性,在实践中使用更加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为食品安全的有效检测提供保障[1]。

2 食品检测技术发展和优化

2.1 食品中MVOCs的检测分析方法

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较低,因此尽可能全面富集MVOCs是检测的前期关键。其次MVOCs成分较为复杂,往往含有不同极性、不同官能团、不同异构体的多种物质,这就要求采用一种高效、适宜的采样方法。食品中MVOCs的采样技术主要有固相微萃取(SPME)、吹扫捕集(PT)和针捕集(NT),尤其SPME,因具有高灵敏性、耗时短、采集速度快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食品中MVOCs的采样步骤。

由于一维气相色谱分离存在色谱峰容量不足、共流出以及杂峰干扰等诸多弊端,对此全二维气相色谱(GC×GC)通过将分离机理不同而又相互独立的两根色谱柱以正交方式组合,极大提高了色谱分离能力和分析速度,并与飞行时间高分辨率质谱相结合,提供更高分辨率、高峰容量和高分离度的检测技术,提高MVOCs的分离与鉴定水平。如采用非靶向的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GC×GC-TOFMS)检测发酵黄瓜中与微生物腐败有关的挥发性有机物,通过比较发酵前后检测到的MVOCs,发现33种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发生显著变化,其中乙酸、丙酸、丁酸、乙酸正丙酯的浓度均幅度增加,糠醛的含量却有所下降。GC×GCTOFMS方法还可用于识别受污染的谷物和咖啡豆排放出来的挥发性有机物,共鉴定出54种MVOCs,首次发现甲苯、3-辛酮、2-壬酮、2-甲基-3-戊醇、1-辛-3-醇、2-己酮的含量与样本受微生物污染程度密切相关。

2.2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在食品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中较为典型的食品添加剂有着色剂、防腐剂等。例:在食品中通过添加一定量的着色剂的方式,能使食品外观颜色更加鲜艳,有效吸引人们选择;在食品中通过添加一定量的防腐剂或抗氧化剂的方式,有效抑制食物中细菌的生长与繁殖,从而使食品保质期得到一定延长。总之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应用,为食品销售量的提升创造良好环境[2]。

通常食品添加剂可分为天然与化学合成两大类型。其中天然食品添加剂所采用的原料为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这类添加剂通常都不会对人体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化学合成添加剂虽能有效改善食品的品质,但在食品生产制造过程当中,如果这类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添加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添加量,其所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就会在人们体内不断的进行累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严重威胁到人们身体健康。所以在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对食品添加剂含量进行检测的意义重大。

肉制品是人们常食用的食品。近年我国畜牧业得到飞速的发展,与此同时,为兽药行业发展也带来良好的机遇。在动物的饲养过程中,为预防动物疾病,或为促进动物的生长,会使用一定的兽药。但有些动物饲养者由于科学知识的缺乏,会对兽药进行滥用,而这些兽药还会在动物体内进行积累,这导致部分动物源产品中也会残留一定含量的兽药,例:鸡蛋、肉类等食品。这不仅不利于我国畜牧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还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近年来,兽药残留问题已受到关注。因此在食品安全中,对兽药残留进行检测显得十分必要。

2.3 原子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应用,具有原理简易性、灵活性高。原子吸收光谱法,是种使用广泛的方法;此方法检测原理为:气体形态的金属元素有吸收光线的能力,并具有特定性;照射金属元素的光,照射金属元素之前光照强度正常,通过金属元素后,光线呈现弱化状态,利用此种现象检测食品中的金属元素。原子荧光。原子荧光光谱技术的检测原理为:分离食品中的化学蒸汽,构建非色散光系统;让蒸汽在系统中流动,获取所需数据;经过对数据分析,确定食品中重金属种类;采取定量分析的物理方法,分析食品中重金属含量r1;判定食品的安全性。如若食品中所含的重金属,具有弱势的挥发性,此检测技术呈现出限制性[3]。

3 结语

综上,食品安全会受到微生物因素、化学性污染因素、环境污染因素和食品加工处理环节的影响。除此之外,市场监管不当也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基于此为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应对食品安全的各类型影响因素加以把控,必须提升检测技术,为推进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金属元素挥发性兽药
铈基催化剂在挥发性有机物催化燃烧治理中的研究进展
金林生物以96分高分通过新版兽药GMP验收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中兽药特点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Water is Found in Moon Rocks
兽药GSP目录
新疆大盘鸡挥发性风味成分的GC-MS分析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考点复习导航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复习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