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用美颜相机=心理疾病?听听专家的心理揭秘

2019-12-19 06:08孙涛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9年8期
关键词:容貌恐惧症美颜

孙涛

有报道称: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医学会杂志面部整形外科学卷》(JAMA Facial Plastic Surgery)上发表研究结果指出,由于修图软件与美颜相机的普及,人们觉得拥有“完美”长相的不再是杂志上遥不可及的明星,而是修过图的自己。这让越来越多人患上了一种心理疾病——“身体畸形恐惧症”,有的人甚至会拿自己修图后的照片作为整形的范本。

有人对这个报道嗤之以鼻:“不就是美颜相机拍个照吗?怎么就得心理疾病了?”

也有人开始担心:“啊,我就是喜欢美颜自拍,我不是有病吧?”

究竟事实真相如何呢?

什么是身体畸形恐惧症?

身体畸形恐惧症由恩里克·莫斯利在1891年首次描述,也是他发明了“dysmorphophobia”(畸形恐惧)一词,目前在美国精神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也被称为身体变形障碍或变形恐惧症,是一种躯体形式障碍。

患有该症的患者会过度担心外表的某些想象的或者微小的缺陷。他們经常会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皱纹、皮肤的斑点、过多的毛发、脸部的肿胀或畸形的鼻子、嘴、下巴或眉毛上。因为这种过度关注,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极大的影响,患者通常会感觉沮丧、自卑、不安以及不合群。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患者过分在意自己的外貌,对自己身体的一些小缺陷过分在意,甚至产生病态的行为。

喜欢用美颜相机=身体畸形恐惧症?

那么美颜相机跟“身体畸形恐惧症”又有什么关联呢?这是因为有“身体畸形恐惧症”的患者,总是希望采用特殊的方式来掩盖或“修复”自己身体某些部分的所谓的缺陷,甚至去选择整容。

用美颜相机拍照相对整形来说,应该是最简单、最省钱的“修复”缺陷的方式了,确实有一些患者需要通过反复自拍(不拍到满意的自己不罢休)来缓解自己的症状。

但是,并不是喜欢美颜自拍的人都是“身体畸形恐惧症”患者,如何来区别呢?可以用两个步骤来自查一下:一是美颜自拍带来的不是愉悦感而是负担感;二是每天要花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来思考美颜自拍的问题。

如果符合以上两点,那么建议去专业的心理机构做进一步的筛查。而且“身体畸形恐惧症”患者除了喜欢美颜自拍,还有很多其他的症状,如抑郁症状、强迫症状、社会功能受损等,所以大家也不要过分地给自己“贴标签”和“对号入座”来吓自己。

美颜相机背后的心理探秘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普通人也喜欢用美颜相机拍照,美颜相机流行的背后,有怎样的心理原因呢?

1. 对容貌的刻板印象。人们常说以貌取人很肤浅,但是以貌取人者却众多,因为这是人们的本能。社会心理学在研究第一印象时发现,容貌占据着支配作用,人们一般会认为容貌姣好的人会更聪明、更擅长交际、更有权威、更健康。而美颜相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可以自动磨皮、美白、瘦脸、美化眼睛,让人们看起来更好,加之互联网的流行,让人们在网上可以有更好的自己,从而增加了自己获得他人好感的可能性。

2. 自我认知。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里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其实是他人对自己看法的反映”,简单来说,就是个人会按照他人的期望来塑造自我形象,美颜后的自己更容易得到他人的正向评价,因此人们就会越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让人们更加依赖美颜相机。

如何避免美颜相机诱发心理疾病?

1. 要声明的是,使用美颜相机不一定就诱发心理疾病,报道中所说的也是“可能”诱发,因此,我们只要做到不“过度”依赖美颜相机就可以了。

2. 要接纳自己,所谓接纳就是不仅喜欢自己的优点,更要接纳自己的缺点,这两个部分合在一起才是独特、完整的自己。

3. 增加人际交往。不要过分依赖于网络,要增加与人交流、交往的机会,让他人感受到更全面的自己,这样,才能让更多人喜欢自己。

4. 多做户外运动。运动不仅让人更健康,而且让人更快乐,与大自然接触,可以让人的心情更舒畅。

猜你喜欢
容貌恐惧症美颜
年轻人:别让“颜值打分”徒增容貌焦虑
加油站开启“美颜”模式
量身定制的美颜霜
错失恐惧症
画与理
密集恐惧症
材料不能“美颜”——应当着笔干实事
这七种水果熟吃,美颜又养生
感恩节
容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