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质量对社会信任程度的影响研究

2019-12-20 06:27楼燕群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6期
关键词:审计师会计师信任

楼燕群

(浙江祥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254)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大趋势下,市场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各个行业领域的经济活动中,注册会计师与审计工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入新的世纪以来,金融黑幕、伪造财会信息等诸多违法违规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对当前经济的顺利发展,以及相关资源的合理配置等形成了极大阻碍,并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投资者逐渐丧失对审计信用与社会信任体系的期望,并造成市场投资活动秩序出现混乱现象。其实,各种违规财会操作行为都与审计信用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讲,在难以充分把握企业管理层实际能力以及注册会计师真实业务水平的情况下,投资者会产生逆向选择行为。同时在企业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可能存在造价行为使得投资者需要面临道德风险等。因此,迫切需要加大对会计机构及注册会计师的监督与管理,以尽可能降低审计失信的现象,从而进一步提高会计行业的审计质量与社会信任感(CareyP,SimnettR,2006)。

一、前期研究回顾

近年来,信任问题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最早对信任问题给予考察的是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他认为信任是社会最主要的凝聚力之一。20世纪50年代社会心理学家Radlow等学者才对信任问题重新给予关注。他们主要通过“囚徒困境”的实验研究来探讨信任问题,将信任理解为个体心理层面的现象,关注信任的认知内容和行为表现,把信任看成个人心理特质。而80年代以后,社会信任问题则成为社会科学的热门话题。社会科学家科尔曼在《社会理论的基础》中,将社会信任理解为社会资本的重要形式;政治家普特南在《使民主运转: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中,指出信任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家福山在《信任:社会美德与繁荣创造》中,认为建立在宗教、传统、历史等文化机制上的信任程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经济效率。企业规模,进而影响一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强调信任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刘峰、张立民、雷科罗(2002)认为审计质量通常可以分为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两个相对独立的内容。陈俊、韩洪灵、陈汉文(2009)提出了审计质量的双维研究范式:认为审计质量包含了审计师监督强度和审计师声誉两个维度,二者构成了审计质量的供给方驱动因素。从上面关于审计质量的定义可以看出,决定审计质量高低的因素可以包括三个方面:审计报告需求方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审计报告供给方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审计市场环境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郭希寿,赵琳,浩波,(2004)在研究中指明,基于社会信任的审计工作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并会影响着当代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公平和效率。作为资本市场众多重要信息之一的审计信息,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投资者对企业的区分,以及利益相关者决策过程中面临的各种不确定性。

二、社会信任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社会信任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审计信用方面,审计信用就是审计师能够严格按照审计合同开展审计工作,并受到审计委托方的信任。在社会信任度还不够高的地区,即使审计师的声誉相对较高,也很难驱动审计质量向较高层次发展;反之,在社会信任度较高的地区,企业通常会对审计师的职业素养抱有较强的肯定态度,从而认为高声誉审计师具有更强的业务能力与独立性来保证审计质量。所以,就算难以把握审计师的实际专业水平,在社会信任环境良好的地区更认为高声誉审计师就代表着相对较高的审计质量。也就是说,较高的审计质量离不开优良的社会信任环境,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对审计结果的较高的信任度。因此社会信任环境越优良,高质量审计师带来的高审计质量对投资效率的正面影响就越大,这充分反映了社会信任能够有效促进审计质量的提升(雷光勇,李书锋,王秀娟,2009)。

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角度来看,因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造成审计关系无法保持平衡,从而产生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对象合谋的现象(凌启生,2003)。而政府审计和注册会计师中的审计合谋存在一定差异。前者属于审计主体的被动行为,后者属于审计主体的主动行为。政府审计中审计关系的失衡通常从审计委托人与被审计对象两方体现出来。理论而言,在政府审计中,委托人包括一般纳税人以及纳税人的代表即政府。其中,政府不仅是审计委托人,还是被审计对象。在具体审计过程中,若存在审计人员业务能力不足、政府审计监管不到位以及各方面压力等问题,就会导致政府审计难以坚持基本审计原则,从而向利益相关方产生妥协,此类妥协实质上存成了审计合谋的形成。一旦出现审计合谋现象,审计质量就无法得到保障。

三、影响我国审计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

(一)经济环境因素

在国际经济环境等相关因素不断变化,全球资本市场都缺乏足够信心的大背景下,国内诸多上市公司造假案使投资者的信心进一步降低,也对审计质量产生了不信任感(马德芳,邱保印,2016)。在这样的经济大环境下要想推动资本市场的长期顺利发展,就必须持续促进市场中会计信息的质量,这对注册会计师的信用水平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审计机构在提供审计服务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会计信息质量,利用较高信用与较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将较低信用与较低质量的审计服务挤出资本市场,将失信的会计信息阻挡在资本市场外部,以此来提高审计质量。所以,我国政府必须加快推动审计质量监管制度建设,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到监管职责的有效落实,更要对审计公信力的建设进行综合考虑来抵消经济环境对审计质量的不良影响,以进一步巩固国内经济市场的信用基础。

(二)法律制度因素

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与否,决定着相关监督与管理措施的制定与落实效果,因而必须制定完善法律制度为资本市场的监督与管理提供基本保障。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存在于信用中的信任关系主要从法律制度中产生(张玉,2002)。由此可知,法律制度是投资者对审计质量充分信任的机制之一。而现阶段,国内审计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失信行为所付出的成本相对较低,同时民事赔偿机制不够健全,并且相关约束与激励措施也不到位,这些不足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我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信用及风险意识都相对薄弱,投资者对审计质量的信任也不够。由此,对审计质量的把控不能仅仅依赖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能力和独立性,还要靠审计准则和硬性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

(三)道德文化因素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传统经济基础与道德秩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往基于忠诚的道德秩序逐渐分裂,同时基于诚信的道德秩序还没有全面形成。在此过渡期下,尚不完善的职业道德很难有效地规范审计工作,这会导致注册会计师不顾职业与社会责任,一味追求权钱交易,严重地拉低审计质量,从而丧失其在社会中的信用与信誉,审计行业甚至可能出现道德失序、审计质量备受质疑的现象(张雪南,刘新琳,周兵,2009)。所以,研究如何提高审计质量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将信用道德文化等方面制度化,把市场机制和社会舆论监督有效融合起来,建立健全审计质量相关社会赏罚机制,以促使优良审计信任环境的逐渐形成与发展,为提高审计质量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

(四)独立审计需求因素

独立审计市场是审计人员为企业提供专业审计服务的市场类型,其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性特点。高质量审计市场需求会推动会计事务所持续提升自身的审计水平与审计质量,进而促进独立审计市场中审计质量及其独立性的全面提高(刘明辉,李黎,张羽,2003)。而如果低质量审计需求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时,为满足此类市场需求,会计事务所就会采取降低审计质量的工作方式。由此可知,审计服务的市场需求导向直接决定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信用和审计质量。而现阶段,国内审计市场中有很多企业在寻找价格与质量均较低的审计服务,这些企业意图与注册会计师共同实施造假行为。市场经济的合理、顺利地运行,是以信用为基本前提的。独立审计信用非常重要,但若企业都存在失信行为,独立审计信用将丧失其存在价值。

四、研究建议

(一)加强信用立法和执法,为提高审计质量提供法治保障

法律是顶层设计。要想审计信用体系在全行业、全社会推广开来,必须要先将法律摆在第一位,并在经济不断发展下进行完善。在现行条件还未成熟的情况下,相关部门及行业应出台相应的条例或规章,进行信用规范。

天下之事不难与立法,而在于法之必行。注册会计师行业协会应和相关部门联动,明确信用执法的标准,在失信行为发生时使其得到相应程度的惩罚。在有了法治的基础上,加强信用执法,通过此种信用机制减少失信行为的发生,使审计信用为审计质量的稳步提升保驾护航(周闯,2018)。这样的话,将审计信用摆在社会监督之下,其所产生的审计质量方能获得社会各界的肯定。

(二)规范审计行为,确保审计工作优质、高效完成

1、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的管理和教育

会计事务所管理层必须高度重视审计质量,尤其要充分关注审计报告以及审计风险的管理工作,否则将会降低会计事务所的整体审计质量,从而造成独立审计的社会信任程度也相应下降。

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层应加强审计报告与审计风险管理相关理论与技能的学习,高度关注审计质量方面,同时不断增强事务所工作人员的协调能力、专业胜任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

2、以应尽的社会责任为基调完善审计质量控制的层面

审计主体应在充分满足审计相关利益方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提升审计工作质量。现阶段,审计行业领域要以审计质量控制为基本前提,适当打破传统行业准则,在充分履行审计社会责任的情况下,不断扩大审计质量控制范围。

3、以审计质量控制为核心完善审计证据的收集

审计取证工作要将确保审计质量、达成审计目标作为第一要务,在采集审计证据的过程中,要始终将审计质量控制作为基本前提。审计证据收集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查证审计项目的真实情况,并据此针对被审计项目问题得出相应结论,从而促使审计目标的达成。审计证据一定要充分证明被审计项目,并且审计目标必须与应证项目存在一定的关联。另外,所收集的审计证据一定要符合审计目标与审计内容,并与被审计项目存在一定逻辑关系,可为被审计项目提供合理合法的证明(温天赐,2018)。

(三)树立守信公众形象,强化审计主体的质量意识

在我国,政府对行政监管方面具有非常强的控制能力,监督与管理成本也相对较高,但审计主体的信用意思、质量意识还是不强,审计行业的自律也尚未整体铺开,导致行业内的公众形象受到投资者质疑。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审计机构要将遵守信用作为首要准则,同时审计人员以及审计单位都要强化自身审计质量意识,积极树立守信守法的良好社会形象。实质来讲,社会信任度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这应当成为整个行业的重要理念(叶雪芳,2005)。

猜你喜欢
审计师会计师信任
审计师驻村“治未病”桐庐“纪审联动”延伸至村 打通“最后一米”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审计师轮换类别与审计结果
——基于“关系”的视角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2021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举行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