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墙 (外一则)

2019-12-20 03:06周小存
江西教育A 2019年11期
关键词:稻场枝杈菱角

周小存

乡下的老房子是父母在1975年开辟新地基建筑的。据母亲说,此前一大家人就住在村中的一间牛欄里,1974年我就是在牛栏里出生的。1980年后,大哥、二哥相继成家,在附近建了新房子。直到1999年6月,我的儿子出生,暑假时找来匠人将老房子的正屋拆了,重新修建了一栋砖混结构的新房,但仍然保留了父母修筑的余屋——父亲用一块块土砖垒墙,盖上土瓦的厨房。后来,再也没有动过老屋的一砖一瓦,即使每年都要回去若干次。

近来,江南的梅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月有余,这两天下得有点可怕。清晨,老家儿时的伙伴双初打来电话说:“你家的土砖墙倒啦!”倒了?这可是我父亲40年前肩担背驮一块一块垒上去的生命之墙啊!遮风挡雨,坚挺了40多个春秋,陪同我这个平凡的生命度过了40多年。今天这滂沱雨,还是冲倒了这堵老墙?

2008年8月,举国共庆北京奥运,燃烧起熊熊圣火,而我老家却响起了父亲与世长辞的哀乐。青山沉寂,白水呜咽,满山冈送别的乡亲,也无法消减我失去父亲的悲痛。这一别,才刚刚读懂父亲。这一别,才深深觉得有愧于父亲。这一别,才觉得父亲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父亲诚如他的墙,倒下前,我觉得他无用、普通、老实、土气;父亲诚如他的墙,倒下后,我却一直怀念他的坚挺、经久、实用,感激他的养育之恩。

[拾回童年]

我的家在赣东北的一个小山村里。我的童年就是在村子的池塘边、山岗上、稻场里度过的。

暑假,阳光炙热,赤脚踩在大地上,滚烫滚烫。村口有一口塘叫菱角塘,塘面上贴满了一田一田的菱荷,那是孩子们最爱去的乐园。我们如青蛙状跳下水,一颗颗脑袋穿插于菱荷之间,摘下两头翘起宛如小船一样的菱角。然后仰泳于水面,只露一点鼻孔和两片嘴唇,剥去菱角红红的表皮,慢慢咀嚼玉白酥甜的菱肉,让阳光和水花涌来。

村子背后的山岗上有一片小树林。秋风吹落枝头上最后一片叶子,能清楚地看见树梢上每一只麻雀。它们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在林中自由地玩耍,好不叫人羡慕。劈来枝杈,用小刀稍作加工,做成一个“Y”字形,再花几分钱买来橡皮筋,拴在“Y”字两个顶点,弹弓乃成。蹑手蹑脚地伏在草垛背后,眼睛盯住前方上空的枝杈间。鸟儿飞来了,使劲拉一下橡皮筋,嘣的一声,小石块从橡皮筋里飞蹿出去,击中了麻雀的小肚肚,它便扑棱棱地直落在树根下。

刺人的北风从小山岗背后呼啸而来,大人们收起锄头、镰刀,关上大门在家烤火,田野里一片静寂。大稻场上可热闹啦,孩子们的打“地老鼠”比赛开幕。“地老鼠”上圆下尖,圆锥体,木制而成。手掌捂住一搓,“地老鼠”在平坦的稻场上旋转起来,当它摇晃着就要侧倒时,用竹竿系上麻绳做成的索鞭儿轻轻一抽,它又会继续旋转起来。一会儿钻到你的胯下,一会儿转到我的脚跟前,遇到小沟沟还会跳过去,活像一只机灵的老鼠。

今天拾起这些事,仿佛就在昨天。真想再做一次这些事。拾回童年,其实就是拾回生命。◆(作者单位:江西省湖口县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稻场枝杈菱角
多余的枝杈
老家的稻场
稻场笛声
给“菱角”洗澡
采菱角
多余的枝杈
吃菱角
摘菱角
五月的稻场
月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