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父母

2019-12-20 06:33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小升初同伴同桌

孩子的同桌厌学了

Q:儿子上小学六年级,最近他最要好的同桌厌学,经常迟到早退甚至不上学。他动不动就提这个孩子的事儿,老师老提醒他别受影响。儿子倒是正常上学,但表现不积极。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他不受影响好好迎接小升初呢?

A:《孟母三迁》的故事无人不知,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力也无人质疑。如果再将环境的影响力剥开一层,孟母真正担心的是环境中的“人”。孩子同桌的这种状态,说不会给孩子带来影响是假的。尤其是十一二岁的孩子,正徘徊在青春期的边缘,身边人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

这两年“同伴压力”也逐渐引起了父母们的焦虑。它是指孩子在与同伴的相处或比较中产生的心理压力。处在这类压力中的孩子,会为获得某种认同而去做自己内心并不认可的事情,但这么做肯定会影响到自己的处事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就像孩子最亲密的伙伴厌学了,他的压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义务帮助他?该怎么帮?二是同伴的行为,让他发现自己的内心深处竟然会羡慕他,这些发现会让他困惑和迷茫。

所以,父母不能逃避,更不能只讲大道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不然,孩子会觉得大人太自私而紧闭心扉。坦然、正面地和孩子聊聊他的同桌,问他是不是对好朋友的处境担忧?是不是想帮助他?然后问孩子,他需要父母帮忙做些什么?很多时候,堵或避讳都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带来更大的压力,不如就从孩子内心最人性的部分出发,问问他想做什么,或者在孩子提到同桌时,借机和他更深入地交流。倾听他,让他得到一些释放和缓解,理清自己的内心,慢慢调整自己的状态。

父母不必万事都和小升初联系。升学的确重要,但那只是结果。只有这件事情谈开了,孩子才能放松和释放自己,最终迎来大家都期待的结果。

女儿更喜欢奶奶家

Q:女儿出生后一直都是婆婆带,但晚上跟我睡。她8岁时,我生了二胎,从那以后她就一直在婆婆家住,周末才回家。一开始,她很喜欢很适应,对弟弟也很好,但从上四年级后,她就不愿回家,跟我有點疏远,对弟弟也不亲。想把她接回家,但条件不允许,婆婆也不同意。我该怎么办呢?

A:想把孩子带在身边,但客观条件不允许,孩子只能和婆婆一起住。所以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提高自己和女儿在一起的“质量”,不在一起时让她对父母有所期待。

首先,不要吝啬表达对女儿的爱。她现在10岁了,处在既懂事又不懂事的阶段。先告诉她家里的客观情况,然后表达,虽然没能在一起住,但是父母和弟弟都非常爱她。记得要描述是如何想她的,比如“妈妈早上喂弟弟吃饭时,就会想我的女儿不知道吃了没有……”用具体的事告诉她,父母很爱她,时刻都想她。见面时,适当用肢体语言如拥抱、亲亲来表达爱。

其次,周末、节假日一定给女儿留出她和父母相处的“黄金时间”。这个时间段里不被任何事情打扰,没有弟弟也没有别人,父母是全心全意属于她的。时间长短可以和女儿商量,但最好不少于一个小时。可以带她去看场电影,去外面吃顿饭,做什么最好由女儿说了算。当孩子感觉到父母能全心全意陪伴自己时,就能感受到最真的爱意。切记:和女儿在一起时,不要总聊学习。要关心她最近喜欢什么,讨厌什么,班里有没有好朋友,有没有喜欢的老师,班里同学间有什么趣事,等等。

最后,你要和婆婆保持好的关系。要感恩,要关心老人,这样你想了解女儿的情况时,婆婆会成为你强有力的后盾。同时你对女儿有什么要求时,婆婆也会心甘情愿地去帮助你落实和监督。

好的关系是人和人之间的万能钥匙,而好的关系,只能靠信任和爱来浇灌。

猜你喜欢
小升初同伴同桌
换同桌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同桌有病
基于访谈探讨天津取消小升初择校考试制度的合理性与否
“小升初”,不头疼
西安小升初考試場面壯觀 場內場外都是“拼”
羡慕我同桌
落地
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