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建设

2019-12-21 00:35李斌贵州蓝茂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新商务周刊 2019年17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雨水水利工程

文/李斌,贵州蓝茂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1 导言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为了提高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水平,要科学的进行有效的技术运用,通过对水生态修复技术的深入研究,提高了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开展能力,随着技术发展,如何更好地提高水生态修复技术应用效率备受关注,因此,下面将结合有效的工作实践,对其进行几点具体研究。

2 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建设的原则

水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因此要进行综合治理;我国不同地区具有各自不同的区域特征,因此要因地制宜,重视地区的差异性问题;土壤、地质、林业、农业、水利等学科之间存在着科学性,为了提升水生态修复建设的效果,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修复建设要体现科学性原则;水生态系统的修复是伴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一直存在的,因此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修复要体现持续性原则,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修复建设要依靠群众的力量,发挥群众的作用,动员全社会构建修复建设工作。

3 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建设的有效途径

3.1 保护表层种植土,维护其原有生态系统

针对生态修复工作而言,最为重要的即为土壤资源,土壤的数量、质量以及种类,都直接决定了生态修复的后续效果。在传统的水利水电工程中,往往会因为“三通一平”的工程,开挖弃渣堆,使得土地遭受到不可逆转的损伤。而后期生他修复的过程中,首先要将填埋的废渣等结构挖出,再进行一定的施肥处理避免种植植被后,却无法确保植被吸收水分、养分。所以,整个生态修复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步骤即为做好水土修复工作,也是其重要前提。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减少对现有生态植被的破坏,维护原有生态系统是最有效的生态修复途径。水利工程施工扰动面大,原地表植被被扰动破坏后,将散失其生态功能,被施工裸露地所取代,不仅造成水土流失,而且增加植被重建难度。水利工程施工虽然在征地红线范围内进行,但并非红线范围内可以随意进行施工扰动。

3.2 加大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建设的宣传力度

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新形势下要对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建设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建设不仅是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责任,也关系到每个人,因此,应开展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建设的宣传工作,让大家都参与进来,了解如今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严峻状况,树立人人有责的观念。宣传工作要有详细计划和具体的方案及负责人员。另外,要充分利用网络等平台来开展宣传,发挥出宣传的实际效果。

3.3 加强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

因地制宜地开展水土保持建设是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举措之一。比如,加强干旱山区梯田工程建设、在农田设计水窖及小型水坝蓄水工程,通过蓄水和防止水土流失来加强水保与生态修复建设。梯田是将山区坡度较大的土地进行平整,使之成为小块平整的土地,以减少因雨水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土壤贫瘠化,所以梯田建设是山区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另外,在山区海拔较低的地区建设水窖和水坝实施蓄水,将雨水收集管理,用于旱季的灌溉,一方面能够缓解干旱地区的缺水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减少雨水造成的水土流失。集雨水窖是甘肃典型的蓄水工程,在甘肃山区应用较为广泛。甘肃省天水、秦州、庄浪等地通过建设集雨水窖,将雨水或雪水引入集雨水窖,用于干旱天的林果蔬菜等农田灌溉,不仅提高了水果蔬菜的产量,也减少了水土流失,在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因此,建议各地因地制宜地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做好各地的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工作。

3.4 建立区域水土保持监测体系

为了进一步提高生态修复技术应用水平,要重视构建完善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通过监测体系的进一步构建,能够更好地采取科学的技术措施,以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不断提高,从而实现水土保持工作科学化开展。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要重视做好区域主干河流的水土检测工作,要以监测站、点为主,积极构建完善的检测分布体系,从而才能深入工作实际,结合基层水土保持工作开展实践,进一步确保监测网络的完善。为了深入开展辖区水土保持工作,要以有效的防治监测平台体系为研究,积极深化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并结合有效的优惠政策,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具体的监测体系应该包括水土环境质量,要结合相关的环境背景,对植物进行统计,明确区域性温度、降水等等多元化因素,以此才能制定完善的多元化体系,确保区域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分布质量。早有效的技术分析过程,要重视建立技术规范管理机制,要明确责任,实施奖罚制度,若工程开展过程出现因责任问题导致的监测不到位等问题,必然要实施严惩机制,以提高工作效率。

3.5 用科技来推进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修复建设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每个行业发展都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过去人们依靠科技来开发和改造大自然,于是大自然成为了人类发展的推力。但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消耗、严重破坏,这就需要人类利用先进科技对水生态环境的恢复贡献力量。利用现代科技加快对水土的保持和自然环境的修复工作及利用科学技术来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从而促进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提升水生态自然修复的科技水平。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异常的自然灾害等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因此,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建设的工作显得更加急迫。要进行水土保持与水生态修复建设应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一系列措施促进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雨水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农事 雨水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小型无人机在水利工程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水利工程管理及养护的研究
水利工程合同管理在控制工程造价中的作用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水利工程监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
农事 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