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①

2019-12-22 12:50王洪野张明坤牛宏伟赵长春
热带农业工程 2019年6期
关键词:寒地虫害苗期

高 艳 宋 涛 王洪野 张明坤 牛宏伟 赵长春

(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吉林梅河口135007)

目前,水稻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病虫害,尤其是寒地种植的水稻,不仅影响水稻的质量,也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因此,有必要使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确保水稻优质高产。

1 寒地水稻常见病虫害

1.1 恶苗病

恶苗病又称徒长病,是一种具有很强危害性的苗期病害,在东北地区十分常见。一旦出现这种病害,通常导致水稻减产15%~25%,有些甚至高达40%~50%,严重影响水稻产量。该病害发病症状通常为植株比健康苗细高,叶鞘也比正常幼苗高出近1/3,是一种典型的徒长苗,但也有少数病株比正常幼苗矮小,叶色较淡,叶片略窄,根系发育不良。大多病株在苗期时就枯死,少数会在移栽后25 d左右枯死。

1.2 青枯病

水稻青枯病是一种因生理性失水而引起的生理障碍性病害。这种病害的发病症状主要为秧苗的叶片萎蔫内卷,呈青灰色,茎秆易倒伏,稍稍用力就很容易将发病秧苗连根拔起。若苗床密度大,发病会更严重,主要表现为一簇一簇死苗。这种病害发病非常迅速,通常在1~2 d 就会成片出现。

1.3 立枯病

立枯病又称黄枯病。在实际生产中,若土壤消毒不彻底,气候异常,苗期管理不当使得种子受伤、受冻、浸种时间过长等都会出现这种病害。一般来说,在秧苗2~3 叶期是立枯病的多发期。发病初期茎根毛比较稀少,但基部不会腐烂,随后茎基部会逐渐变成褐色、腐烂,病苗叶尖不吐水,逐渐萎蔫枯黄,只有叶心残留少许青色[1]。

1.4 负泥虫害

负泥虫是水稻苗期害虫,主要以成虫或幼虫沿水稻的叶脉蚕食叶肉,导致水稻叶片上出现很多白色纵向条斑。一旦出现这种虫害,稻苗会逐渐枯焦,最后全株枯焦[2]。这种虫害每年都会发生一代,成虫在稻田附近禾本科杂草及根隙处越冬,等到稻苗长出后,成虫为害稻叶,产卵后,幼虫则在稻叶上继续为害。

1.5 潜叶蝇

潜叶蝇也是水稻苗期害虫,主要以幼虫潜食水稻叶肉,只留上下表皮。一旦感染这种虫害,水稻的叶片就会出现不规则白色条斑,条斑中可发现乳白色或者是黄白色的蛆形幼虫。在北方地区,每年都会发生4~5 代,以成虫的形式在杂草间越冬。

2 寒地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水稻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粮食作物,是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来源。水稻的种植历史很长,寒地水稻在种植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遭受到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病虫害,如不能掌握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时间和方法,不仅导致防治无效,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土地肥力和生态环境,影响水稻的质量和产量。

2.1 过于依赖化学药剂

大多农民愿意选择化学药品来防控水稻病虫害,因为这种方式可在短时间内收到比较明显防治效果,且操作简单,但化学药品不能肆意使用,否则将导致严重后果,如果过量或长期使用,易造成土壤或水体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土壤的循环使用[3],并且长期使用化学药剂,水稻的耐药性也会不断提高,不利于农业的长远发展。

2.2 农民自身的知识水平有限

寒地水稻种植可能出现的病虫害类型非常多。不同的病虫害,治理要求不一样,治理方式也不同。若一味地采用同一种方式治理不同的病虫害,则无法收到理想的防治效果。目前,限于大多农户自身知识水平有限,不熟悉病虫害的特点,未经过专业、系统化的学习,仅凭自己的经验很难准确地判断出水稻病虫害的类型,一旦水稻遭受了病虫害的侵袭,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理,影响到水稻的质量和产量。

2.3 病虫害防治难度大

水稻的生长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说种植方式、土壤,气候条件等,使得水稻出现的病虫害类型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水稻病虫害防治难度也随之变大。经常会出现防治不当、防治无效等现象。

3 寒地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策

当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更加重视饮食的品质。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来提升寒地水稻的整体产量和质量。

3.1 积极地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培训和宣传

农户防控水稻病虫害时常,因不了解水稻病虫害的类型和特点导致出错,有关部门就应积极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培训,使农户充分了解水稻病虫害的类型特点及治理方法,学习种植技术,以确保水稻的健康生长。同时,积极邀请专业人员指导农户有效地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和科学的种植方法,专家们可为农户讲解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虫害的发生规律、危害、诊断方法和治理对策,讲解化肥施用与病虫害的关系、常用防治药物等,引导农户识别水稻田间病害,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同时,借助电视、广播及互联网等多种媒介加强对防控技术的宣传。

3.2 使用绿色防控技术

喷洒化学农药虽可在短时间内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但若过量使用,很容易污染环境,增强害虫的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减弱等。而假冒伪劣药品也会影响防治的效果。因此,有必要采用其他手段进行防治。如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大力推广生物防治,充分利用虫害天敌(青蛙、瓢虫以及寄生蜂等),积极创造害虫天敌生存的环境及栖息的场所,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不破坏环境。

3.3 提高综合防治技术水平

为更好地提高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有必要根据病虫害的不同特点来选择相应的防治对策,提高防治技术水平。①积极翻耕灌水灭蛹,加强田间管理。使用非药剂预防技术有效预防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②在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根据试验示范结果和抗药性水平选择最恰当的、生态高效的药剂进行防治,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药剂。此外,在水稻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积极研发生物型、环境友好型的药剂来有效地防治病虫害。

总之,水稻病虫害不仅影响水稻的质量,而且影响水稻的产量。因此,必须使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防控病虫害,确保水稻优质高产。

猜你喜欢
寒地虫害苗期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气候变化下的林业虫害防治对策分析
基于寒地公园适老化需求的研究——以长春为例
大同市朔城区:开展辣椒苗期田间检疫工作
蔬菜苗期发生猝倒病怎么办
寒地黑土无公害水产品健康养殖发展思路
苗期发病率高达80%,成活率低至10%!石斑鱼肠道微孢子虫危害严重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茄子苗期怎样蹲苗,需要注意什么?
国内首个“海水稻”寒地育种站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