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初探①

2019-12-22 12:50付怀东
热带农业工程 2019年6期
关键词:无纺布稻谷植保

付怀东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三口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江苏灌南222503)

近年来,随着农机装备水平的不断提升,水稻机生产械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2017年,灌南县三口镇水稻机械化生产程度为82.12%,基本实现了水稻机械化生产的目标。

1 技术要点

三口镇水稻田基本上为麦/稻连作田,全程机械化主要指整地、插秧、病虫防治、收割、烘干等环节。

1.1 大田耕整

收割小麦秸秆时后,将秸秆切成长度为8cm左右的碎条,把碎秸秆均匀抛撒。随后,使用撒肥机喷施尿素与钾、磷、氮复合肥,用量分别为20、40 kg/667m2。接着,进行旱还田处理,使用66.0 kW、刀片螺旋放置的灭茬机以13cm 深度进行耕作。之后,进行水还田处理,放水浸泡撒肥田2 d,深度约1.2cm,水还田机动力为58.8 kW,通常进行两次作业,第一次为机具慢速进行浅旋。第二次机具加快速度,旋耕深度为14cm 左右,使麦秸秆均匀混入土壤中[1]。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旱还田还是水还田均需在2cm 水深条件下沉实3 d,消除流动性土壤后,方可开展机械插秧作业。

1.2 机械插秧

1.2.1 育秧准备

根据秧池∶大田=1∶90的比例进行秧池配比。

秧床规格,沟深、沟宽、秧板宽分别为0.25、0.25、1.5m,保证秧板面直、光、平、实,需在育秧前10 d完成相关工作。

秧苗品种,合理选择秧苗品种,可选择‘南粳2728’,稻种密度为4 kg/667m2,软盘27 张/667m2,准备好无纺布、基质以及拌种药剂等。

1.2.2 育秧过程

晴天晒种2 d,将咪酰胺或蜜腺甲胺磷均匀喷洒于种子上,晾干种子,流水线播种,播种量为125 g/盘,基质厚度为0.4cm左右。秧板上摆放秧盘应排紧扶正,无纺布覆盖,用土把无纺布四边压实。灌水60 h,水面超出无纺布2.5cm左右,随后放水,使水位保持在一半板沟高度。

1.2.3 秧田管理

待秧苗全部出齐后,将无纺布掀开,待基质全部枯干后灌水。由于无纺布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与散热性,应晚揭,但若气温、湿度均较高,则需提前揭开无纺布。之后,使用吡蚜酮防治灰飞虱,用量为20mL/667m2。若气温较低,以预防为主,每667m2将65%敌克松500 g 兑水700 kg 撒入秧池,以预防秧苗立枯病。高温多雨应选用井冈霉素预防纹枯病。移栽前3 d 选用快杀灵乳油、吡蚜酮乳油喷洒于秧池。

1.2.4 移栽

应结合移栽品种特性以及移栽时间等,合理确定基本苗,进行插秧机调试。6月20之前开展移栽作业,保证基本苗密度为7万/667m2,即4株/穴;6月20日~7月1日开展移栽作业,则需保证8 万基本苗/667m2;而6月25~7月1日移栽的则为5 株/穴。插秧机需及时调整栽插深度,以实现无漂秧浅栽。在搬运秧苗时,应随运随栽、轻运轻放,控制搬运频率,保证大田沉实效果,保证第一趟插秧笔直。插秧机转弯时需要将栽插部件停止,并提起。移栽若是高温烈日天气,则需要避开中午时段。

1.3 大田管理

1.3.1 活棵分蘖期

移栽4 d 后,需进行薄水层管理,尽量白灌夜排,水深2.5cm,可减少腐烂秸秆产生的有害气体危害秧苗。7 d 后,施尿素10 kg/667m2,14 d 后再次施尿素,用量为6 kg/667m2。

1.3.2 拔节长穗期

以土壤不产生裂缝为标准,结合田间动态合理划分轻搁田次数,提高分蘖成穗效率[2]。合理施加穗肥,结合水稻叶龄余数与群体状况,确定施促花肥以及保花肥,叶龄余数为3~4 叶时,即可施促花肥,通常施尿素,用量为7 kg/667m2;出穗前3周施保花肥,通常施尿素,用量为7 kg/667m2。

1.3.3 开花结实期

为防止稻苗出现早衰,提高籽粒灌浆效果,需进行养根保叶处理。可合理喷施叶面肥。水浆管理方面,主要是灌水一次,待水自然耗干后,再将浅水层补上。

1.3.4 病虫害防治

机插秧大田需分两次进行除草。待插阶段选用植保机进行第一次除草,药剂为每667m2用53%苄嘧·苯噻酰粉剂60 g兑水20 kg。移栽10 d后开展二次除草作业,选用高地隙自走式植保机,该型号植保机工作效率为1.33 hm2/h,除草药剂与用量同第一次除草。机插秧作业秧苗为小苗,带药移栽能帮秧苗抵御一定病虫害,但移栽后极易遭受稻蟓甲与稻蓟马危害,可使用吡虫啉与20%速灭杀丁乳油进行防治,用量分别为2 g/667m2、20mL/667m2。分蘖期到孕穗期稻瘟病、纹枯病、灰飞虱、白背飞虱、二化螟以及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较为常见,应结合三口镇虫病测报进行防治,可使用5%锐劲特、40%三痤磷以及阿维霉素防治螟虫,5% 锐劲特、40% 三痤磷用量分别为100、50mL/667m2,阿维霉素兑水60 kg/667m2。选择吡虫啉或50%扑虱灵防治稻飞虱,用量为2 g 兑水80 kg/667m2、40 g 兑 水80 kg/667m2,上述药剂 均采用高地隙自走式植保机喷雾处理。分蘖末期经常发生纹枯病,且在连续低温下易引发稻瘟病,可用纹霉清水剂与或是井冈霉素防治,用量均为200mL/667m2,兑水100 kg 喷雾处理,还可根据具体病情进行二次喷洒,选用40%富士一号乳油或是20%三环痤防治稻瘟病,高地隙自走式植保机喷雾处理2次。抽穗结实期,穗颈瘟、褐飞虱与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较为常见,需根据三口镇病虫测报情况确定防治时间、防治方法与药剂。

1.4 收割

根据稻谷烘干能力、水稻成熟季节、成熟度择不同收获机械。保证当天收获当天完成稻谷烘干,以保障稻谷质量。通常根据秸秆利用方式,选择半喂入或全喂入2种型号收割机开展稻谷收割作业。在三口镇,10月15日至12月30日为收割期,此时稻谷含水量为22%~26%,可降低烘干作业成本。

1.5 稻谷烘干

烘干处理主要选择煤与生物质为燃料的低温循环干燥机[3]。按规划建设烘干中心时,需结合每批烘干量对服务半径与面积进行科学划分,主要标准如下:单批次稻谷50 t,服务面积为133.33 hm2;单批次稻谷70 t,服务面积为200 hm2;单批次稻谷100 t,服务面积为333.33 hm2。稻谷含水量为24%,每天能进行2 批次烘干处理,其进出料时间均为1.5 h,烘干时间为8 h。

2 全程机械化技术发展趋势

由于RS、GIS、GPS 等技术广泛应用于水稻生产中。借助先进技术能够帮助农户进一步获得水稻生产、土壤肥力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数据,合理制定稻田管理计划,如用水管理、用药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施肥等。

3 小结

近年来,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水稻生产机械化作业面积将以阶梯式速度增长,国家对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越来越重视,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相关工作,并增加生产机械补贴,以期尽快全面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

猜你喜欢
无纺布稻谷植保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谦卑的稻谷
聚丙烯熔喷无纺布的发展现状与应用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玉米价疯涨 稻谷也凑热闹
植保机
无怨无悔四十载 植保战线展芳华——访山西省太原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何淑青
稻谷飘香
江汉平原辞
论无纺布染色生产线设备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