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上座率的方法探讨
——以“大众讲坛”为例

2019-12-22 20:59李继海
人文天下 2019年18期
关键词:讲坛讲座听众

李继海

近十几年来,随着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大力支持与倡导,公益讲座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然而部分讲座上座率不高,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201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已经将“公益性讲座、阅读推广、培训、展览”列为公共图书馆应当免费向社会公众提供的服务之一。因此,探讨提高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上座率是有积极意义的。本文以山东省图书馆“大众讲坛”为例,略谈如何从供需两侧发力,吸引更多读者参与到公益讲座中来,让公益文化服务活动惠及更多人群,真正把图书馆打造成为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实现文化惠民。

一、公共图书馆讲座概述

(一)全国公共图书馆讲座概况

近年来,公共图书馆精彩纷呈的各类公益讲座,作为一种有效的社会阅读推广方式,吸引了众多听众。这些公益讲座的主题多样、形式灵活,能够契合当前人们的心理需求,打通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在知识传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听众在聆听公益讲座、增加知识、享受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也加深了对公共图书馆的了解,使图书馆的人气指数大大提升。然而,由于地域和文化的差异,随着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博物馆、学校、书院等文化机构参与公益讲座活动,群众选择面更广,公共图书馆如何吸引读者,提高讲座上座率,永葆讲座活动青春,推进讲座品牌建设,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山东省图书馆大众讲坛讲座概况

“大众讲坛”始于2006年3月,是山东省图书馆与齐鲁晚报联合重点打造的面向社会大众的、公益性文化系列讲座活动,讲座内容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为主,以齐鲁传统文化、儒家文化作为讲座重点,兼顾大众不同层次的文化知识需求,力争做到普及性与专业性结合、欣赏性与应用性结合、系统性与专题性结合。先后举办“人物与历史”“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传统民俗文化系列”“历史上的地标故宫系列”以及“科技强国系列”等多个专题讲座420余期。目前,大众讲坛已形成政府积极倡导、专家大力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并于2010年荣获全国文化最高奖“第十五届全国群星奖”,被广大读者和众媒体誉为“城市的教室,市民的课堂”。

二、“大众讲坛”提高上座率方法探讨

山东省图书馆“大众讲坛”也曾面临着上座率低的困难。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从供需两侧着力,寻求提高讲座上座率的有效途径。

(一)雅俗共赏,普及性与学术性相结合

王世伟在《图书馆讲座工作引论》中指出,公共图书馆讲座不同于大学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讲座,大学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讲座主要以学术性和专业化为特点,其学术观点的表述较之公共图书馆也更为自由。而公共图书馆讲座主要以普及性和大众化为特点,以深入浅出的形式表现其深邃和丰厚的内容。因此,山东省图书馆可以根据大众讲坛听众层次不同的特点,提前与主讲嘉宾沟通,让其充分了解听众层次,做到普及性与学术性相结合,专业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这样既吸引了听众,也普及了知识,活跃了讲座气氛。

(二)专家知名度最为关键

王晶锋、付翠阳在《“宝图星期讲座”听众问卷调查实证研究》中表示,听众认为在影响讲座成功举办的主要因素中,位居第一的是主讲嘉宾个人素养和水平(占比32.69%)。在高校,有49%的同学表示,主讲者知名度的高低对于自己是否去参加讲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一些知名专家,尤其是在学生群中认同度较高的主讲者的讲座,上座率高,甚至爆满;相反,那些不知名的主讲者的讲座,上座率普遍不高,进而导致讲座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出现令主办者非常尴尬的局面。

“大众讲坛”邀请的嘉宾或为德高望重、岳峙渊渟的学界前辈,或为风华正茂、学问精到的学术中坚。例如,莫言讲“千言万言,何若莫言”、马瑞芳讲“聊斋”、杜泽逊讲“乾隆皇帝与《四库全书》”、易学大师刘大钧讲“周易”、孔子第79代嫡孙孔垂长讲“当代儒学”等都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效果良好。

(三)创新形式,吸引听众

邀请嘉宾根据讲课内容开展不同形式的讲座。原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陈鹏在“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山东获奖精品”时,邀请获奖演员现场演绎精彩片段;著名表演艺术家薛中锐对听众进行朗诵指导并即兴表演诗朗诵;韩文义在《合理科学运动治未病》讲座中,现场为听众推拿诊治;著名古琴演奏家高培芬在《太古回声——漫“弹”古琴的前世今生》讲座现场,弹奏由她自己打谱复活的千年古曲《碣石调·幽兰》。

(四)部门联合,优势互补,提高讲座知名度

运作模式是讲座成功的基础。一个品牌的建立,必须得到大众广泛关注、了解、认可与支持。“大众讲坛”借力打力,通过横向及纵向联合,在讲座专家邀请、讲座发布等方面,做了探索,借此提高讲座宣传模式和知名度,提高讲座上坐率。

1.与齐鲁晚报联合

《齐鲁晚报》在山东省发行量大,经协商,每期讲座由作为主办方的《齐鲁晚报》刊登预告,并在讲座结束后,开辟专版对讲座内容进行二次传播,让无法到场的读者也能详细了解讲座内容,利于“大众讲堂”受众面的增长和外延,极大地提高了讲座的宣传力度,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2.与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联合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为2010年山东省人民政府与山东大学合作共建,承担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融合的历史使命。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和大众讲坛都有弘扬齐鲁文化,传播儒学思想,向社会大众普及先进文化的职责和需要。为了充分利用“大众讲坛”社会公益讲座的品牌优势和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的科研师资优势,双方于2012年签订了合作协议。儒学高等研究院承诺保证1~2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或文化名人做客“大众讲坛”,引导社会大众走进儒学,普及儒家思想。

3.与山东省文史研究馆联合

山东省文史研究馆成立于1953年8月。文史研究馆馆员是山东省文史领域德高望重的知识精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也是时代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60多年来,山东省文史研究馆充分发挥馆员专业优势,在文史研究、艺术创作、参政咨询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动山东省文化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自2017年5月起,定期举办“馆员文史讲坛”公益讲座,每月一期。文史馆员讲坛由文史馆邀请主讲嘉宾,弥补了“大众讲坛”某些领域讲座专家空白。例如,2018年邀请第十三届政协常务委员王学典教授做《儒家文化和中国的改革》的讲座。

4.与全省公共图书馆联合

自2005年国家文化部把举办讲座工作作为公共图书馆主要业务之一以来,各级公共图书馆纷纷响应,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图书馆讲座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然而,随着讲座工作的深入开展,由于各市县区图书馆当地讲师资源、讲座经费有限,造成各地讲座业务发展不均衡的现象。2012年,为拉动各级图书馆的讲座需求,在省文化厅的领导下,山东省图书馆与齐鲁晚报创新服务模式,倡议发起全省17市图书馆及部分县级图书馆成立了“山东省公共图书馆讲座联盟”,与国家图书馆联合举办“国图•山东•大众讲坛”,实现了讲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五)二三次传播,扩大“大众讲坛”的影响力

1.利用传统媒体开展大规模宣传

传统媒体主要包括报纸、电视等,报纸发行量大,主要宣传对象为老年人。

2.电视台专栏

在原山东省文化厅与山东公共频道联合主办的文化专题类电视节目《文化方舟》上,定期播放讲座视频,方便听众随时观看、回顾讲座内容。

3.新兴媒体传播

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兴起,对传统媒体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冲击作用。每天上网浏览信息更加方便、快捷,为此“大众讲坛”及时在山东省图书馆官方网站、微信、微博发布讲座信息,形成了交互式、立体化宣传模式,覆盖人群广,宣传效果显著。同时,网络直播让更多的听众同步收看讲座实况,扩大了讲座服务的普及范围。

4.结辑回顾

每年讲座结束后,将当年举办的讲座内容结辑出版,方便更多的读者收藏阅读,截至目前已出版《大众讲坛》十二辑。

(六)召开专题研讨会,听取供需双方意见

邀请业界专家及忠实读者,定期召开研讨会是推动讲座活动永葆青春和活力的重要形式之一。2015年,在“大众讲坛”九周年研讨会上,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社科联副主席、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山东民俗学会会长刘德龙提出两点建议。第一,“大众讲坛”是全民阅读的延伸,是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主阵地,下一步工作中要继续升华和提升,处理好高雅与通俗的关系,官方与民间的关系,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专业与通俗的关系。第二,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有五个意识:问题意识、互动意识、系列意识、亲民意识和开放意识。“大众讲坛”能够在迷茫浮躁的时期里确定了文化与读书的价值,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情况下坚持本土文化,对此,山东历史学会会长王育济表示充分的赞扬,并提出立足齐鲁、面向全国、面向国际、立足文史、面向现实的建议。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所长张士闪教授对“大众讲坛”工作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讲座的报道问题要再活一点,再深一点。第二,文化体验不仅是现场的体验,像山东民间文化艺术推荐,一种现场的体验,也是一个队民间旅游、工艺的推荐,通过这种形式对听众提供一个延伸式的定点服务。第三,对讲座主题系列化,形成品牌。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谢锡文认为,讲座需要进一步加强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合作,提高讲座宣传力度。读者代表认为,需要进一步提高讲座的知名度、影响面和培养群众度。

此外,与会人员一致认为需进一步提高讲座宣传力度和知名度,定期举办讲座专题研讨会,将讲座的内容实现专题化和系列化。为此,山东省图书馆及时调整讲座安排,开展了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人物与历史等系列讲座活动,促使讲座上座率均得到大幅提高。

(七)定期访谈,了解听众需求

影响讲座上座率的因素有很多,如何满足听众需求,由“要我听”到“我要听”,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转变。为此,“大众讲坛”的工作人员定期对读者进行访谈,充分了解读者需求,及时采纳听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听众群体中的部分德高望重、学术专业水平较高的专家学者,一并邀请他们做客“大众讲坛”,成为讲座嘉宾。例如,“大众讲坛”忠实听众铁路桥梁检定专家曾兆来老师,做《百年沧桑,屹立不倒的济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的讲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真正体现了山东省图书馆办馆宗旨。

结语

杨雪在《对公共图书馆公益讲座服务的再认识》一文中指出:“图书馆公益讲座是一种无形资产,是公共图书馆形象的重要体现,是读者质量服务的象征。”要长久、有效、强势运作下去,就必须协调好供需关系。在听众方面,既要满足大众的需求,也要关注小众、分众的需求;在讲座嘉宾方面,既要重视讲座嘉宾的影响力,又要谨慎地选择;在选题方向上,要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听取专家及听众意见,调整讲座重点,在继续保持特色的前提下,做到普及性与专业性相结合,欣赏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系统性与专题性相结合;在讲座专题方面,既要有吸引力,又要有正能量;在宣传方面,既要运用传统媒体,又要扩展新媒体资源,实现立体化全方位的宣传,扩大讲座影响力;在品牌运营方面,注重多元化、立体化运作,注意学术和经营相结合,培育和发展市场。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讲座,只有时刻为大众考虑,通过倾向大众、服务大众、吸引大众来影响大众,才能长久、有效地运作下去。

猜你喜欢
讲坛讲座听众
倾听·对话从室内乐开始
——天津音乐学院第四十期“天籁讲坛”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父母讲坛”:为学校教育推开“另一扇窗”
基于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高职院校讲坛“321”模式构建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特别报道
听众
《杂文选刊》2017年7月精彩推荐公民讲坛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