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居运营管理的案例研究
——以台北林语堂故居为例

2019-12-22 22:20
人文天下 2019年23期
关键词:林语堂故居名人

王 波

名人故居承载着名人过去的生活,曾是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地,记录了城市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名人故居的发展和利用是城市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实现名人故居及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有利于推动城市文化旅游发展。台北林语堂故居由林语堂亲自设计,以中国四合院的架构模式,结合西班牙式的设计取向,兼具东西方风格,融合了现代感与古典美,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旅游价值。本文以台北林语堂故居运营管理的案例研究为例,探讨名人故居运营管理的方法,希望为名人故居的运营管理与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一、名人故居

“名人”一词最早出自《吕氏春秋·劝学》:“不疾学而能为天下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辞海》将“名人”解释为著名的人物。对于“名人”这个词本身的含义,学界几乎没有什么争议,关键是什么人能算作名人,需要有标准。章采烈在《论历史名人级差及其效应》中指出,所谓历史名人,“顾名思义,即在历史上在某一领域崭露头角,在某一方面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起过重大作用,并对后代有着深远影响的那类历史人物”。

《现代汉语词典》将“故居”解释为从前曾经居住过的房子。顾名思义,“名人故居”就是名人从前曾经居住过的房子。有人认为,名人故居指的是其祖址或出生时的场所,而凡是后来借住、建造、暂住、租赁或购买的房屋,都只能称“旧居”。有些城市在实际工作中将“名人故居”界定为名人的出生地或祖居老屋。

本文认为,名人主要是指已故去的历史名人,名人故居不仅应包括名人的出生地、祖居老屋,还应包括名人长期生活工作过的住所、虽短暂居住但却为其人生重要阶段的住所。无论名人住过的房屋是自有还是租赁,不应该影响对名人故居的界定,主要应看名人居住时间长短和居于该房期间所发挥的作用。

二、台北林语堂故居

林语堂先生的故居在全国有三处,分别为林语堂先生祖籍地福建省漳州市的林语堂纪念馆,厦门鼓浪屿漳州路44 号的U 形的别墅,以及台北阳明山的宅院。本文重点介绍位于台北的林语堂故居。

台北林语堂故居坐落于台北阳明山仰德大道二段141 号,是林语堂先生生前最后十年定居台湾的住所。1976 年3 月,林语堂先生辞世,家属尊重其遗愿,将林语堂先生生归葬于台北林语堂故居。1985 年,林语堂先生的夫人廖翠凤女士将整个家园及林语堂先生的藏书、著作、一部分手稿及代表性遗物捐赠给台北市政府。台北市文化事务主管部门有意扩充活化林语堂故居原有图书馆功能,向“名人故居”及“文学生活馆”之方向规划。台北市政府于1985 年5 月在此成立了“林语堂先生纪念图书馆”,并向公众开放。其后,台北市文化事务主管部门以委外招标的方式,由佛光人文学院经营,以活化古迹,加深其人文广度,让隐遁山林的文学重现踪迹。林语堂故居于2002 年3 月26 日开馆,入内门票30 元,成为结合参观、艺文讲座、餐饮休憩的多元化空间,完整呈现了林语堂先生的格调思想、发明创意、生活态度与文学成就。

2005 年10 月1 日,改由东吴大学接手,以研究为指标,活络林语堂故居。新开馆的故居内,仍完整保存林语堂先生生前规划的一草一木。当年先生使用的手稿、信笺、照片、书籍、笔、墨以及座椅、眼镜、烟斗、打字机等,真实地再现了先生真朴的人生。

三、台北林语堂故居的运营与管理

(一)台北林语堂故居的文化空间

台北林语堂故居的文化空间分为十个部分,书房展示间、生平略影走廊、卧室展示间、客厅及餐厅展示间、有不为斋、中庭、阅读研讨室及史料特藏室、露天览景平台、林语堂先生墓地、观景平台。书房展示间将林语堂先生的书房以原貌呈现,陈列先生的手稿、藏书、英文打字机等。生平略影走廊主要介绍了林语堂先生的人生轨迹以及重大事迹。卧室、客厅及餐厅展示间也都保留了原有的风貌。有不为斋是原餐厅位置,现在主要作为公众餐厅使用,提供餐饮服务,占地面积约为46 平方米,设36 人座,适合文人雅叙。阅读研讨室会定期举办有不为斋系列书院讲座活动、学术研讨会以及文艺活动,同时提供会议、座谈、聚餐、课程空间服务。史料特藏室整理了现有林语堂的研究成果,是全世界林语堂研究的聚集地。

(二)台北林语堂故居的功能设计

台北林语堂故居的功能设计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故居展示区、阅读研讨室、有不为斋、中庭露天览景平台。其中,故居展示区又分为书房展示间、生平略影走廊、卧室展示间、客厅及餐厅展示间。餐厅现已改为公众餐厅,林语堂手书“有不为斋”这四个大字挂在这里的墙上,餐桌椅都是林语堂先生自己设计的,椅背上都刻有甲骨文“凤”字。如今委外经营,开放为用餐品茗空间,名为“桌子咖啡”。这里的餐饮营业时间较展示参观时间延长四个小时,除周一休馆外,“桌子咖啡”与露天览景雅座于每日上午10 点至晚上9 点开放,提供精致套餐、饮料与饮茶服务。“桌子咖啡”餐点价位经济实惠,经营团队对餐点的要求极为讲究,如德式熏烤猪脚、无锡肉骨排等都与林语堂先生有渊源;此外,翡翠高丽菜卷则是林夫人生前最爱的素菜。

(三)台北林语堂故居的活动策划

台北林语堂故居四合院的左边原来是车库,现在是一个阅读研讨室。书橱里的书约有2000多册,大多是林语堂先生曾经使用过的,和在书房中的书一样,全部有编号标签,目录储存在电脑中,方便查找借阅。这里经常举办林语堂先生的学术研讨会。每周五下午有讲座,既有阅读方面的,也有科普方面的。每周六还有读原著学英语的活动,旨在“从阅读林先生的《京华烟云》开始,树立学习英语的正确观念,贴近林语堂的作品世界”。这里还供社会各界有偿使用,召开会议或举办讲座等。例如,推出了“有不为斋书院讲座”“邂逅作家下午茶”等文学活动,通过作品导读赏析,让民众深入了解林语堂的作品。

(四)台北林语堂故居的经营收益

台北林语堂故居在运营中保证自给自足并有盈利。台北林语堂故居的参观门票每人30元,团队票25 元,并提供租借服务。比如,阅读研讨室提供会议、座谈、聚餐、课程租借服务,每小时500元,而针对商家广告摄影每小时1000元,婚纱摄影每次1000 元,这种租借服务为故居带来大量收入。同时,台北林语堂故居出售许多颇有创意的纪念品,有书包、拎包,有茶杯、咖啡杯,有U 盘、光盘,有林先生爱喝的茶叶、爱吃的零食,还有林语堂式的眼镜框。当然少不了林语堂的《京华烟云》等20 余种著作和林语堂次女林太乙的《林语堂传》等。

(五)台北林语堂故居的人员管理

配备一定数量的运营、管理人员需要较高的成本,台北林语堂故居则采用志愿者参与管理的方式。在一些工作难度较小的岗位,如答询服务、展区维护、现场解说等,台北林语堂故居采取了义工招募方式。同时,台北林语堂故居是东吴大学学生“勤工俭学”的基地,每年都会有来自东吴大学的学生在这里“勤工俭学”。志愿者参与管理的方式既保证故居正常运转,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故居健康发展。

四、启示与建议

(一)名人与名人故居文化的深度挖掘

名人故居是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思想价值较高的人文资源,但不同的名人因所在的领域不同,所做的贡献不同,具有明显的个性,在开发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现如今,更多的名人故居布局相似,随着大量资本涌入文化市场,名人故居面临的竞争形势愈加激烈,许多名人故居同质化严重,没有深入挖掘名人与名人故居文化的内在联系。台北林语堂故居完整地保存了大师生前规划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处处彰显了原主人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哲学,默默诉说着他的笔耕生涯。书房铺着红色的地毯,摆着黑色的沙发,墙壁上是他与张大千、钱穆的合照,门口处就是他的写字台,桌面上放着笔、稿纸、文镇、放大镜、书籍、茶壶和茶杯,仿佛作家刚刚起身离去,书桌前还留着他的墨迹余香。一张他亲自设计的写字台,在台子的前面凹进去一块弧形,使他略显肥胖的身躯在写作的时候更加舒适一些。他认为,要写出好文字,首先姿势要舒服。他在书桌前的经典姿态是,脚踏着半开的抽屉,一手拿书,一手持烟斗,嚼着牛肉干、花生仁,品着热咖啡,身心都沉浸在无尽的乐趣中,游客通过书房的布置,仿佛看到了林语堂生前的生活场景。参观完林语堂先生的书房,再来到艺文讲座空间感受林语堂文学魅力,餐饮区的餐点极为讲究,大都与林语堂先生都有渊源。台北林语堂故居通过对林语堂文化的深度挖掘,给游客提供难以忘怀的体验经历。

(二)以名人文化为核心的活动策划

对于游客来说,名人资源本身就具有深深的吸引力,甚至不需要旅游产品规划者的苦心经营,只需要保留名人遗迹原汁原味的风貌就可以吸引游客。但旅游市场的大众化趋势要求必须将名人文化旅游的深厚精神文化内涵通过各类活动面向市场进行营销,因此,台北林语堂故居经常举办林语堂先生的学术研讨会和讲座。此外,每年还会举办各类艺术活动,比如“花间雅集”“月下雅集”,把诗歌、书法、舞蹈,与优美的环境相结合,实践林语堂的生活艺术,提升了林语堂的影响力。

(三)与相关文化机构建立互动与联合

历史名人是宣传地方形象,展现自身特色的最好资源。正如章玉钧在《开发文化名人资源铸造沫若文化品牌》中所言:“一个个文化名人就是一座座文化经济的宝矿,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是一张张认同度很高的与外界交流的名片。”但是名人故居个体的宣传力度是有限的,应该与相关文化机构建立互动与联合,借助多方力量对名人故居进行运营推广。台北林语堂故居与台北市文化事务主管部门、东吴大学建立互动与联合,由东吴大学运营管理。为纪念林语堂先生对于文学创作之贡献,由台北林语堂故居主办,POPO原创网协办,特设立“林语堂文学奖”,以推广其对于文学艺术的热情。至今已经成功举办12届,在文学创作领域有着较高的地位,成为文学领域含金量较高的奖项。

(四)注重市民参与管理

名人故居需要工作人员科学管理,所以名人故居的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是名人故居事业中一个极重要的环节,是否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从业人员,直接决定着名人故居的发展。只有拥有一支强硬的人才队伍,才能使名人故居快速、健康地发展起来。但是,培养和留住专业的工作人员需要较高的支出。台北林语堂故居采用了市民参与管理的方式,既节省了开支,又增加了传播。

(五)满足顾客需求,增加空间服务功能

名人故居空间的核心服务是满足游客的需求,而不仅仅是展示。唯有游客的参与,才能使名人故居真正成为游客心目中的公共文化空间,台北林语堂故居的管理模式即是游客高度参与的一个成功案例。台北林语堂故居的特色在于它的艺术化和生活化,是结合展示参观、艺文讲座、餐饮休憩的多元化空间,满足了顾客需求,增加了空间服务功能。

结语

名人故居实质上是一个地区优质的文化资源,如何让文化资源变为文化资产,进而形成文化资本,是名人故居经营管理十分重要的理论脉络。本文对台北林语堂故居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名人故居的发展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林语堂故居名人
卫立煌故居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舔名人
名人摔跤后
探访林语堂故里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名人書系列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
Lin Yutang’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his Translation Themat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