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解剖”信息化教学设计

2019-12-23 07:55静,陈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传导本课心脏

张 静,陈 艳

(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学校,北京 10019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1]。解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是护理学生学习其他医学课程的基础。解剖学知识点琐碎繁多,给学生记忆增加了较大困难,运用信息化手段化繁为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课程以“心脏解剖”为例,将信息化教学设计介绍如下。

1 教学分析

1.1 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选取科学出版社出版,刘东方、陈凯润主编的全国卫生职业院校规划教材《解剖学基础》。“心脏解剖”为第九章脉管系统第二节的内容。

1.2 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中职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他们刚接触医学知识,对人体器官充满好奇,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等解剖学知识,对心脏周围器官熟悉,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能熟练使用信息化技术。

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心脏的位置;熟悉心腔结构;了解心脏传导系统的组成。

能力目标:能使用听诊器听诊心音,辨别正常和异常心音;能进行初步的心脏健康宣教。

情感目标:体验学习“心脏解剖”知识与技能的乐趣;树立珍爱生命、关爱患者的理念。

1.4 重点、难点

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确定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心脏的位置;使用听诊器听诊心音,辨别正常和异常心音。

教学难点:进行初步的心脏健康宣教。

2 教学策略

2.1 教法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模拟演示法、举例教学法。

2.2 学法

学生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模拟操作系统、Flash动画、3D仿真软件等信息化技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学习“心脏解剖”知识的基础上,提升护理临床技能,体验学习的乐趣。

3 信息化资源

超星学习通网络教学平台、人体解剖学图集3D仿真软件、人体模拟操作系统等。

4 教学实施

4.1 课前准备

学生登录网络教学平台观看教师准备的教学资源,并利用网络查找如何保护心脏的资料,为课上进行心脏健康宣教做准备。

4.2 课堂教学

环节一: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新闻热点视频,内容为两位患者突发心脏病致死,提示心脏病是常见病、多发病,威胁生命健康,给患者带来痛苦。

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疾病给患者带来的伤痛,产生关爱患者的情感和努力学习的欲望。

环节二:知识学习

(1)掌握心脏的位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心脏的位置在哪里?心脏周围有哪些器官?请学生使用3D学习软件——人体解剖学图集自主探究。

学生观察到心脏位于第2~6肋软骨之间,并通过软件自行增减结构,观察到心脏紧邻大血管、膈、肋、肺、食管,再覆盖可以透视的皮肤,观察心脏的4个体表投影点。

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允许完成自主学习的学生进入游戏检测环节。学生找到心脏的4个体表投影点才能打开胸腔,将心脏的毗邻器官成功归位才能完成游戏。系统对两个步骤都有试错统计,每个步骤错误两次将进行重新学习。这种充满自主性、趣味性的学习方法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了心脏的位置。

(2)熟悉心腔的结构。学生操作游戏过关后,教师引导学生继续使用3D学习软件与网络教学平台观察心脏表面结构、各心房和心室的入口和出口以及心腔血流方向,完成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设计的趣味连线游戏。教师根据系统自动统计的数据结果,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据此进行集体答疑或个别指导。

(3)了解心脏传导系统的组成。心脏传导系统抽象难懂,教师制作Flash动画,将心脏传导的过程比喻成一个国家的运行机制,即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的传导机制,就如同“皇帝→太监→丞相→芝麻官→百姓”的封建国家机制,形象生动。

学习结束后,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随机选人功能,选取学生上台简述心脏传导系统的组成和传导机制,教师及时纠错和指导。

环节三:能力提升

(1)听诊心音。通过以上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心脏的位置、结构和传导系统的组成,结合护理专业技能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在模拟人身上找到心脏体表投影点,使用听诊器听诊正常心音,总结正常心音特点。

教师遥控模拟操作系统,随机播放正常心音与异常心音,学生听完后在网络教学平台抢答。教师针对学生回答情况进行具体指导。

(2)心脏健康宣教。教师通过热点新闻,举例在不同诱发因素下的心脏病发作,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爱护心脏,并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选派代表进行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情况进行纠正指导,总结心脏健康宣教内容。

4.3 课后延伸

课后,教师请学生为家人做爱护心脏的健康宣教,并录制视频上传网络教学平台,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及时查阅和指导。学生在宣教活动中,感受到护士职业的责任感和神圣感,进一步产生了学习热情和兴趣。

5 教学反思

5.1 设计亮点

本次课程是心脏解剖知识的第一部分,密切围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将内容进行整合优化,与护理临床教学相衔接,体现护理专业特色,为护理实践奠定基础。

学习资源丰富,例如各种网络链接和视频、图片资源丰富。

自主设计的教学动画幽默风趣、易懂易记,深受学生喜爱。自主设计开发的测验游戏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乐学、学会。

多元的评价方式:学生评、教师评、组内评、组间评穿插组合,试题测、实践测、游戏测实时监测反馈,教师实时掌握课堂情况,及时查漏补缺。

整个设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依据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5.2 设计难点

信息化设计需要耗费大量脑力与劳力,所以平时教学资源的搜集与整理十分重要。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转变观念,拓展思路,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信息化技术只是教学的手段,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效果最终要落实到学生身上,即培养学生的高阶能力,如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等,不能让课堂变成信息化元素的展播而忽略学生的发展。

猜你喜欢
传导本课心脏
《思考心电图之178》答案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骨传导自行车头盔
了解心脏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间歇性束支传导阻滞2例
漫话“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