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建国 云中花园

2019-12-23 08:25陈珂
时尚北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建国策展雕塑

文:本刊记者 陈珂

走进壹美美术馆“生灭与真如—隋建国雕塑展”,你会被巨大的雕塑作品所吸引。尤其是作品《云中花园一甘瑙德玛》,巨大的尺寸从美术馆的一层延伸到二层空间,以钢架结构架设,安置于壹美美术馆天光中庭内。据隋建国介绍,这件作品由光敏树脂3D打印、防紫外线涂料、钢架结构组成,创作的步骤首先是扫描隋建国捏出的石膏造型,将其表面的细节数字化,然后以光敏树脂打印成型。

“云中花园——流星系列” 光敏树脂3D打印

“盲人·手迹矩阵”系列 电镀光敏树脂3D打印

从2013年开始,隋建国用了2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查,探索如何将3D技术运用到创作里面。当时3D打印作为一种技术手段,还没有完全进入到艺术领域。对于如今3D技术的应用,隋建国说:“3D技术已经开始慢慢地进入到雕塑创作和教学中,但从结果来看,多数还处在一种表面的接触上面。3D技术在艺术领域要实现真正的价值,需要艺术家和程序员共同携手控制,这是3D数字艺术根本的内容。”

3D的面容

“生灭与真如——隋建国雕塑展”展出了40多件大中型雕塑作品,集中呈现了隋建国运用3D打印技术以来作品的变化。尤其是第一次展出全新创作的由3D金属打印烧结而成的《云中花园》系列。金属3D打印依靠激光将金属粉末熔解成型,可以直接从3D模型生成雕塑作品,不再需要经过手工转化铸造阶段。突破了手工造型在细节表达方面的极限,彻底改变雕塑造型的生产方式。也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全新艺术形式的诞生及发展。

隋建国在此次展览中首次运用金属进行雕塑3D打印,这在全中国也是独一份。“壹美美术馆促成了我跟航材院的合作,产生了金属3D打印的作品。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金属3D打印也没有能达到70厘米的作品。”他说。

在一些大型作品中,隋建国保留了“拼的痕迹”。一件六米高的雕塑需要打印300多块,保留痕迹的目的是为了体现材料的特点和3D技术的特点。由于材料的脆弱性,一旦有一片碎了,隋建国就可以运用数字文件再重新打印出来一片,如果作品毁坏比较严重,那么还可以重新总体打印一次。这是3D数字技术和材料结合的一个特点,就是“再生性”。这也是3D材料和技术的不可替代性。

隋建国告诉记者,以3D树脂材料 作为最终材料是他的一个新实验。这种树脂材料是一种很脆弱的材料,这种脆弱性其实是反雕塑的、逆纪念碑的。正是因为这种脆弱,他觉得它是3D与树脂结合的一个特点。也许未来,树脂材料会越来越好,越来越耐久,但至少在目前,这是它的特点,也可以说是“3D的面容”。

《盲人肖像》前后

今年9月28日开幕的“体系的回响——隋建国1997-2019”是迄今为止隋建国艺术生涯中最大规模的个展。展览呈现了隋建国1997年以来二十多年的艺术创作和思想体系的转变历程,以回顾展的形式全面而立体地展示出他丰富的创作历程和艺术探索。同时这也是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首次将一、二、三层的全部空间用于一个展览来呈现展示,其中包括200多件作品涉及到雕塑、行为、装置、影像和手稿、纪录片、文献记录等多种媒介和形式。

体系指的是什么呢?隋建国解释:“‘体系的回响’其实既可以理解为我在慢慢地建成自己的体系,也可以理解为我的工作就是在不同的体系之间穿插。但是我个人更认可后面这个说法。因为我创作的这些系列作品,有些便是运用前苏联、法国的现实主义的语言来创作,后来又借鉴了一些波普、空间、时间的因素,同时还包含了各种观念艺术的实践,最后才慢慢地到了《盲人肖像》。这十年间,我基本上一直在干这一件事。现在我认为我大概找到了一种属于我自己的方法了。”

雕塑与时代的紧密联系

跟随着策展人崔灿灿的导览,记者走进了隋建国在雕塑中的成长史。他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的美院教育,那时雕塑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希望学生能成为制作纪念碑的雕塑家。当隋建国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介入当代艺术的创作时,他从《结构系列》作品发展出《地罣》、《封闭的记忆》、《记忆空间》等一组作品,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当代艺术坐标。“1917年,杜尚把一个从商店买来的男用小便池命名为《泉》,匿名送到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要求作为艺术品展出。这一举动带来最直接的问题是:‘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这些问题的层出不穷直接推动了观念艺术的诞生。这也对美院的学生产生了影响。”策展人说。

展览现场

记者在此次展览中看到了隋建国多年前的成名作《衣钵》,那件铸铝材质的、巨大的中山装,在这件“中山装”两侧陈列着多件中山装系列的作品。隋建国第一次用写实的手法介入了急剧变动中的中国社会现实。策展人分析隋建国的变化时说:“在1997年时,他突然意识到,过去的创作手法只是‘回避’了系统,是一种被动的‘对抗’,直到他接触到3D打印,这个问题才遇到被消解的可能。而《衣钵》代表这一系列的开始。”

到了2000年,中国进入到了一个全球化消费主义全面迸发的时代。隋建国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有一组多彩中山装,他以此表达消费时代的到来。显而易见的是,在2000年前后,隋建国的作品从传统的单纯对雕塑语言和历史的描述、塑造走向了对社会的描述。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映衬了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据策展人介绍,在这个时期,隋建国意识到最初要创造“中国现代雕塑”的企图是一种虚妄,他开始第二次解放自己。随着新的科技时代、消费时代的到来,隋建国创作出了《Made in China》,红色大恐龙雕塑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视野中的代表之作。

媒介与身体互动的任何瞬间

2006年,隋建国已经成为中国雕塑在现代主义道路上走得最远的人,这时候的他已经年过半百,他突然对时间的观念变得敏感起来。2006年的圣诞节,作品《时间的形状》的诞生让做了30年雕塑的隋建国重新思考“什么是雕塑”这个问题。而这期间的隋建国在创作中的目的已不再是为了塑造,从消费主义到观念艺术,隋建国进入到一个新时期,而观念艺术也为隋建国之后十年的创作埋下了一个新的伏笔。

2008年开始,隋建国完全抛开视觉控制,他蒙住双眼,仅凭身体直接触摸材料所反馈的触觉和体量信息来把握作品的形状,在控制力和随机性之间寻求一种可以抵达的平衡。多年来,隋建国一直围绕这一核心进行反复摸索与试验,产生了《盲人肖像》等一系列作品。在这些作品中,雕塑品的要素包括了媒介、空间、体积和造型诸因素。艺术家身体运动过程占据了核心的地位,作品的完成正是媒介与身体互动的过程中任何瞬间的凝结。

在隋建国看来,雕塑就是一个三维的“人造物”。从“物”这一属性上来说,雕塑是与天地万物连为一体的。“人造”意味着人与世界、与万物的接触。通过人与世界的接触以及人对世界的参与,人类的文明才逐渐形成,人类文明的全部物质部分是雕塑的外延,人类文明与自然相结合构成了天地万物。

此外,展厅中陈列了不同材质的作品,这让人很快意识到每一种材质所带来的不同效果,材质与艺术表达之间的神秘语言。隋建国还将同一形状的作品以不同比例放大,表现不同比例带来的人们认识事物的不同。有的视频或者雕塑作品呈现了隋建国创作的过程,这又让人们思考创作过程本身的艺术价值。

既在眼前 更在未来

三维“人造物”如何能产生出理想的艺术效果是雕塑家需要思考的根本问题。不管是《盲人肖像》,还是《盲人》,抑或是《肉身成道》,隋建国其实一直都在寻找雕塑制作媒介、空间和造型中肉体真正所充当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作品似乎是隋建国有意地拼合在一起,但是其拼合的缝隙又极为精细,这种惊喜感超乎于人为的准确。事实上这些作品多使用3D打印制作而成,艺术家完成泥稿后,经历了扫描、放大、3D打印、拼合等步骤,最终呈现出如此样貌。隋建国说:“借助3D技术,我才完整展示了‘泥’的形象,同时也强调出人的参与——印在泥塑上的我的手纹。从文化角度去理解,雕塑作为一种媒介,在这里成为天地万物的一次具体化身。”

正如策展人站在大型3D打印作品前说的话:你不知道它将是什么,但它就这样出现在你面前,你还未来得及清晰地定义它。眼前的作品让人们看到了艺术家的探索,并带着大家走向未来。

猜你喜欢
建国策展雕塑
巨型雕塑
Flow separation control over an airfoil using continuous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actuator
关于策展
2017 艺术策展人
关于将“curator”统一翻译为“策展人”的建议
中西方博物馆策展人(curator)制度浅析
Yarn Quality Prediction and Diagnosis Based on Rough Set and Knowledge-Base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自然雕塑
“坚苦卓绝的登陆”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