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镇县濠城轧花厂工地6号汉墓发掘简报

2019-12-23 01:24胡瑞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22期
关键词:泥质西汉陶器

摘 要:2003年8月,为配合固镇县濠城镇轧花厂的建设,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和固镇县文物管理所对征地范围进行了考古调查与发掘,共发现汉墓6座。其中6号墓保存较为完整,年代推断为西汉晚期前段,墓室结构复杂,出土文物30余件套。

关键词:固镇县;濠城轧花厂工地;6号汉墓;西汉晚期前段

濠城镇位于安徽省固镇县城东约24千米处,境内分布许多高低起伏的土岗。著名的秦汉农民战争遗址“垓下遗址”就坐落在濠城镇的北岗上,土岗上遗存一些古代墓葬(图1)。

2003年8月,为配合固镇县濠城镇轧花厂的建设,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和固镇县文物管理所组成考古发掘队对征地范围进行了考古调查与发掘,共发现、抢救并清理了6座汉墓,编号为2003GHM1~M6,其中M6保存较为完整。该墓虽遭盗掘,但墓室结构复杂,尚余文物30余件(套)。现将M6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1 墓葬形制

2003GHM6平面呈T型,砖石结构,坐南北向,方向240。由墓道,前室,东、西耳室,后室四部分组成。墓道呈长方形斜坡状,大部分已毁,仅存墓前的一段,残长约1.0米,宽2米。前室有石质墓门,为对开画像石门,门上阴刻璧、帛铺首衔环图。门楣破碎,门柱上刻璧帛图。前室的平面呈长方形,青石结构,长2.60米,宽0.94米,残高1.2米。其顶部为青石平铺,顶石已碎,室内有淤土。前室门内东部发现残块漆皮痕迹和头骨1具,头骨的左侧有玉鼻塞1件。东耳室为砖结构,墓壁下半部为“二顺一丁”砌法,上半部为“一顺一丁”砌法。长2.2米,宽0.94米,残高1.24米,无铺地砖。残留灰陶猪圈1件,器盖6件。西耳室为砖结构,墓壁为“三顺一丁”砌法。长3.20米,宽0.94米,残高0.94米,无铺地砖。室内残留1块青石盖顶,长1.5米,宽0.6米,厚0.15米。室内出土10多件釉陶器、铁器以及青铜残饰件。后室石门形制与前室相同,破坏严重(图2)。

2 随葬器物

M6出土器物主要为釉陶器、铁器、铜器,其中铜器多为小件饰件。

陶器,共29件。主要为生活类明器,有罐、鼎、仓、井、磨、甑、猪圈等,以泥質红陶外施黄釉为主,其余为泥质灰陶。制作方法有轮制、模制、手制三种。

罐,共8件,泥质红陶,器外均施黄釉,可分三式。

其中,I式5件。圆唇,束颈,烧成温度低,器外釉不及底。口径大于底径。平底,最大腹径偏上,肩部饰弦纹及水波纹两周,标本M6∶4的口径12.6厘米,底径6.6厘米,高22.8厘米(图3-1)。

Ⅱ式1件(M6∶5)。整体圆鼓。圆唇,束颈,口径略大于底径,平底。腹部下有条纹戳印。肩部饰两组弦纹及水波纹。口径13厘米,底径9厘米,高23厘米(图3-2)。

Ⅲ式2件。子母口内敛,圆唇。口外沿微凸,溜肩,折腹,平底微凹,肩部饰水波纹。标本M6∶9的口径12厘米,底径9厘米,高10.4厘米(图3-3)。

壶,共3件,泥质红陶,器外均施黄釉,分为二式。

其中,I式2件。盘口,圆唇,束颈,鼓腹下收,平底微凹。肩部饰两组弦纹及水波纹,口沿外饰满水波纹,标本M6∶16的口径11厘米,底径12厘米,高23.4厘米(图3-4)。

Ⅱ式1件(M6∶1)。盘口,口微侈,圆唇,束颈,圆肩鼓腹,小平底。肩部饰模印对称铺首衔环2个,口沿外饰满水波纹和两周弦纹,肩部饰两组弦纹加水波纹。轮制,腹下有接痕,底无釉。口径14.5厘米,底径10.5厘米,高31厘米(图3-5)。

器盖,共9件。大小不一,形制相同。标本M6∶23的直径12.4厘米,高3.2厘米(图3-6)。

鼎,共3件。均残,形制相同。子母口,尖圆唇,斜直腹,平底,三蹄形足。肩附方形耳,稍外撇,外侧饰乳钉纹,腹部凸出宽唇一周。肩部饰水波纹,底无釉。标本M6∶13的口径12.6厘米,底径10厘米,高21厘米(图4-1)。

仓,1件(M6∶22)。泥质灰陶。房屋形,四阿式顶,模制,板瓦、筒瓦覆盖四坡。仓身四壁有收分,圆底。仓身和四阿式顶可拆开。仓身正面二层檐,一层檐上有二扁形窗,窗的上部刻划一组棱纹。檐下模制双扇门,门饰刻划网格纹。门左右各有一竖窗。门下有檐。两侧有梯子和二层檐相通。顶长10.8厘米,檐长22.2厘米,宽16.2厘米,面阔19~14.4厘米,进深13厘米,底径13厘米,通高27.6厘米(图4-2)。

井,1件(M6∶21)。泥质红陶,施黄釉。直口,平唇,束颈,小拆肩,直壁。平底无釉。唇饰水波纹,壁上部饰水波纹一周。口径10.4厘米,底径7.5厘米,高12.5厘米(图4-3)。

灶,1件(M6∶24)。矩形,泥质红陶,施黄釉。灶身外弧,圆形灶眼突出灶台,圆唇内敛。灶门矩形,烟筒似猪首状。长18厘米,宽15.5厘米,高10.5厘米(图4-4)。

甑,1件(M6∶25)。泥质红陶,施黄釉,轮制。敞口,斜腹壁,小圆底,底有7个圆形箅孔。宽沿饰水波纹一周。口径24厘米,底径6.5厘米,高10厘米(图4-5)。

磨,1件(M6∶26)。泥质红陶,施黄釉,釉不及底。由磨扇和磨盘两部分组成。盘腹内弧,口内敛并和弧形三足连为一体。盘中凸起圆形座,内空。上承同大的磨扇。扣合后中间有空隙。扇顶有涡状槽,中部有2个圆形穿孔。盘径15厘米,扇径5.5厘米,通高11厘米(图4-6)。

猪圈,1件(M6∶27)。泥质灰陶,平面呈四方形。四周围墙用两面坡瓦垄覆盖。一角有厕,厕顶为四阿式顶,对角为猪屋,圈内无猪。无底,围墙顶长、宽各17.5厘米,底长、宽各13厘米,高5.5厘米(图4-7)。

铁器,共7件。有灯、壶、镇、削等。削残。

灯,1件(M6∶15)。敞口,小浅盘,圆柱形柄。圈足底座。盘径11厘米,底径12.5厘米,柄径2.5厘米,高21.5厘米(图5-1)。

长颈壶,1件(M6∶10)。圆口,平唇,长颈,扁腹,喇叭形圈足,平底。口径6厘米,腹径17厘米,底径11厘米,高29厘米(图5-2)。

镇,共4件。形制相同。兽形,卧地状,身体、腿内曲呈蜷状。两耳竖立,平底。标本M6∶12高4.3厘米,重0.64千克。(图5-3)。

铜器,均为车马器。有盖弓帽、车軎等50余件。

盖弓帽,共24件。形制相同。圆柱,中空,銎口端微大,盖顶端呈圆球形,中部有上翅钩。标本M6∶6的孔径0.7厘米,高2.5厘米(图5-4)。

辖軎,共4件。形制相同。軎体呈圆筒状,中部有二周凸箍,辖扁长形。标本M6∶7的軎体长2.9厘米,径1.2厘米,口外径2.2厘米,辖长2.7厘米(图5-5)。

祕齧兽面饰,共4件。形制相同。长方形插头,正面饰兽面纹,兽面凸起呈高浮雕状。标本M6∶31高3厘米,宽2.5厘米(图5-6)。

管形器,共4件。形制相同。圆筒状。标本M6∶32高1.8厘米,径1.0厘米(图5-7)。

衡末,共4件。形制相同。圆筒状,中部有凸棱一周。标本M6∶33长1.4厘米,径1.1厘米(图5-8)。

,共4件。形制相同。凹字形,柱三角形。杆棱形。标本M6∶34高1.8厘米,宽8.6厘米(图5-9)。

当颅,共2件。分为二型。

其中,Ⅰ式1件(M6∶38)。葫芦状,中部有桥型钮,钮下为镂空棱纹。高5.5厘米,宽3.1厘米(图5-10)。

Ⅱ式1件(M6∶35)。素面,中部有桥型钮。残高4.4厘米,宽1.6厘米(图5-11)。

衔鏕,共3件。分为二型。

其中,Ⅰ式1件(M6∶36)。衔为三节,每节端呈环形,互相连接,中间节较短。鏕为“”形。衔长5.3厘米,鏕长4.5厘米(图5-12)。

Ⅱ式2件。衔为三节,中间節较短并有一扁球相连。每节端呈环形,互相连接。鏕为“”形。头有镂空的卷云纹。标本M6∶37衔长4.2厘米,鏕长8.4厘米(图5-13)。

铜管,1件(M6∶39)。上、中、下有箍五道,似竹节状。径1.6厘米,长8.2厘米(图5-14)。

扣饰,共2件。形制相同,塔状帽,有沿。下有桥形钮。标本M6∶40的帽径1.8厘米,高1.2厘米(图5-15)。

铜泡,共5件。分2型。

其中,Ⅰ式4件。形制相同。帽呈半球状。有沿。钉身较长,标本M6∶41的帽径1.9厘米,高1.9厘米(图5-16)。

Ⅱ式2件。形制相同。手状,有柄。标本M6∶42的帽径1厘米,高1.9厘米(图5-17)。

五铢钱,共2枚。标本M6∶30的“五”字竖画相交缓曲,“金”字头呈三角形,稍低于朱字。“朱”字头方折。直径2.4厘米,穿径1厘米(图6)。

玉塞,1件(M6∶29)。青玉料,八棱柱形。宽0.8厘米,高1.95厘米(图7)。

3 结语

M6所在的濠城镇是汉代洨国所在地[1],安徽省级重点保护单位“垓下遗址”就坐落其境内。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平整农田,濠城镇中曾挖出大量汉代画像石墓。这次所清理的2003GHM6,没有出土带明确纪年文字的遗物,只能根据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的风格以及五铢钱的时代特征作推断。M6的形制与固镇县濠城镇西汉墓M3的形制相似[2]。从陶器的组合上看,罐、壶、鼎、灶、甑、井、磨、圈等组合,还保存了西汉早期流行的鼎、壶、罐的组合。器形较大,做工考究,且多饰水波纹,大部分施釉且釉色鲜亮,结釉牢固,工艺水平高。从工艺上说,北方汉墓常见的绿釉陶器和M6所出土的黄釉陶器代表着汉代施釉陶器的两种色彩和风格。M6中出土的黄釉陶器极具地方特色,是淮北地区所特有的,也是安徽已发现的釉陶器中较少见的,是具有代表性的黄釉陶器。M6所出陶壶与湖北省荆沙市瓦坟园西汉墓M2所出陶壶[3]相似。陶鼎与山东省微山县墓前村西汉墓的M3Ⅱ式鼎[4]和固镇县濠城镇西汉墓M3所出的陶鼎相似[5],Ⅲ式陶罐与固镇县濠城镇西汉墓M3所出的陶罐相似[6]。两枚五铢钱直径相同,“金”字头较小。从“金”字四圆点,“朱”字首方折的特点看应为西汉时期铸币,同江西省乐安县池头村窖藏汉晋钱币相似[7]。

综上所述,濠城镇轧花厂2003GHM6墓应属西汉时期,其年代推断为西汉晚期前段为宜。

发掘单位: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固镇县文物管理局

发掘人员:

贾庆元(领队)、蔡文静、任一龙、王陈、胡瑞等。

执笔/绘图:胡瑞

参考文献

[1](清)冯煦.凤阳府志·卷十五·古迹考[M].合肥:黄山书社,2011.

[2][5][6]蔡文静,胡锐.固镇县濠城西汉墓清理简报[A].文物研究(第十一辑)[C].合肥:黄山书社,1998.

[3]刘德银.湖北荆沙市瓦坟园西汉墓发掘简报[J].考古,1995(11).

[4]杨建东.山东微山县墓前村西汉墓[J].考古,1995(11).

[7]黄爱宗,梁惠民.江西乐安县池头村窖藏汉晋钱币[J].考古,1996(3).

【作者简介】胡瑞,现任安徽省固镇县博物馆馆长。

猜你喜欢
泥质西汉陶器
陶器文物保护与修复
西汉
老佛爷的茶碗
陶刻技法简析
人必其自爱
路温舒编蒲抄书
苏武守节
中国古代陶器:火与土的图腾
不完美的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