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水上运输:辉煌七十年,数字看交通

2019-12-23 07:15本刊编辑部
珠江水运 2019年20期
关键词:驳船拖轮货运量

本刊编辑部

内河运输是天津港水路运输最早的一种运输方式,起源于漕运,在天津港乃至天津市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内河运输是天津港水路运输最早的一种运输方式,起源于漕运,在天津港乃至天津市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949年,天津完成内河货运量11万吨、周转量69万吨公里。新中国成立后,天津曾大规模进行河网化建设,推行机械化轮船拖带,使天津港内河货运进行鼎盛时期。

1960年,天津市内河货运量172万吨、周转量3855万吨公里。之后,随着铁路、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的迅速发展以及河道淤浅、变迁,内河货运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2002年以来,天津市对海河两岸实施自近代以来最大规模的改造提升。今天,海河已经成为独具特色、国际一流的文化和景观带,海河游船也成为了宣传天津、展示天津的一张亮丽名片。

天津海洋运输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天津海洋运输兴起于唐代,主要为北方幽燕地区官兵运送粮食、兵员和军饷,每年运量约50万石。新中国成立后,天津远洋货运经历了由国家、民营、外商共同经营到统一由国家经营的演进过程。为冲破美国对中国的封锁禁运,1951年6月15日,中波在天津成立中波海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波公司)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的中外合资远洋航运企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60年代,我市水路运输船舶主要以拖轮和驳船为主,1970年,全市擁有拖轮33艘,功率2278千瓦,驳船203艘、7763载重吨。

进入70年代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南北间、国内外商品物资交流大幅上升,海洋运输呈现较快发展,实现了由无到有,大型化、专业化的海洋运输逐渐发挥重要作用。1978年,全市拥有拖轮30艘,功率2290千瓦,远洋运输船舶73艘、108.39万载重吨,驳船138艘、8224载重吨。2018年,全市共拥有水路运输船舶283艘、557.78万载重吨。其中拖船38艘,功率183021千瓦;海洋运输船舶226艘、557.65万载重吨;驳船10艘、32462载重吨。

进入新时代,海洋运输对经济的辐射服务作用更加突出。2018年,全市完成水路货运量8260.9万吨,水运周转量1326.6亿吨公里。比1953年分别增长149倍和9374倍,年均增速分别为8%和15.1% 。其中,内河货运量从1953年的54.9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303.6万吨,年均增速2.7% ;沿海货运量从有统计以来1970年的1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16,103.5万吨,年均增速达到22.4% ;远洋货运量自有统计以来1971年的42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114.9万吨,年均增速为2.2% 。

猜你喜欢
驳船拖轮货运量
在线油耗监控系统在港作拖轮中的应用
提升全回转港作拖轮航速的有效途径
驳船谣
2017年上半年拉脱维亚港口货运量同比增长7%
2000t驳船改造为起重船吊重试验驳船方案论证
全回转拖轮运动建模与视景仿真
海洋工程安装驳船设计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