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道德自觉

2019-12-23 01:23张文艳
新课程·下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生心理理想信念规则

张文艳

摘 要:在规则的护航下,用理想信念为指引,以学生的心理为切入点,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道德自觉;理想信念;学生心理;规则

道德作为人类的独创,既是人的主动选择,也是人理性觉察后选择的结果。所以说,道德始与自觉。只有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才能使道德教育“内在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促进作用;才能使道德教育对学生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那么,如何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呢?

一、以理想信念为引领

理想是基于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望。有什么样的理想观决定了一个人是充实还是空虚,是奋进还是裹足不前,甚至倒退。理想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支柱和精神动力,引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入学初,对高一年级200名学生做了关于《高中毕业人生规划》的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学生的近期个人理想,明确其发展方向,制定奋斗目标,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调查结果总结如下:80%的学生选择进入高等学府深造学习;10%的学生选择步入社会参加工作;5%的学生选择进入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技术教育;3%的学生填写“无所谓做什么”,理由“家里有钱干什么都行”;2%的学生没有填写理想,理由“不知道将来干什么,觉得自己干什么都不行”。经过三年跟踪调查,选择进入高等学府,步入社会参加工作,进入职业学校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90%平时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讨论时政热点,社会责任感强,积极参加校内各项活动,乐于助人,团结同学,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受到学校多次表彰。“无所谓做什么”“无填写理想”的学生85%存在感极弱,各种场合都很难看到其身影,学习没有动力,平时不自信。

树立符合国家要求,社会需要,家庭和个人实际的理想,在实现理想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困难,这就有利于学生自觉主动唤醒自身的道德自觉,激发道德教育对学生的重要促进作用。在困难面前树立成功的信念,顽强的意志,不怕苦不怕累的心态,脚踏实地,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二、以学生的心理为切入点

1.大众传媒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当代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中又以电子传媒为主要方式。电子传媒以内在商业化、娱乐化的价值偏向取代道德主体的价值取向,控制道德主体的道德思考和道德判断。青少年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弱,好奇心强,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差,容易陷入“不良文化”的陷阱,不利于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和学习进步。针对这些问题,一些老师、家长采取“一刀切”方式,严防死堵,不允许学生上网、玩手机、看电视,真正让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些措施往往引起学生极大的反弹,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师生大战”“家长孩子大战”由此而生,搞得學校疲于应付,家庭乌烟瘴气。由此可见,一味地“堵”并不合适,我们不妨以学生的心理为切入点,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从其逻辑发展和心理特点入手,通过一些合理的方式唤醒学生的道德自觉,用道德力量对抗不良文化,主动与不良文化说“不”。比如:青少年叛逆心理强,往往我们说东,他们非要往西,那我们就邀请同龄的优秀青年学生,经常性地组织一些座谈会畅谈人生,说说心里话,也可以邀请一些“迷途知返”的网瘾少年,以自身经历来起到警示作用。学校还可以多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培养其健全人格。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人生的意义,生活的美好;体验到劳动的价值,奉献的快乐;领略到人生百态,酸甜苦辣。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提高人生境界。

2.其他因素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心理都有重要的影响。升学压力、人际关系、成长烦恼等成为学生的大困扰,由此学生难免会有难以控制的心理焦虑,消极的思想情绪,过重的心理负担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早发现、解决,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会威胁学生的生命。为此,我们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通过学校和家庭相配合,唤起学生的道德自觉,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突破自我,用幸福快乐的观点看待问题,多一些宽容,学会自我调节,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最棒的自己。

三、以规则为保障

一天我给儿子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在最后我总结说孔融四岁就知道让梨,大家都称赞他礼让他人、兄弟友爱,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品质呀!儿子沉思半响说:“那孔融的兄弟姐妹呢?”是呀,孔融的哥哥姐姐如果接受了孔融让的梨,那么是不是不爱护幼小?如果不接受孔融让的梨,是不是不兄弟友爱呢?我们似乎只看到了孔融年纪小,让梨产生的光环。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大家都礼让他人、兄弟友爱、先人后己,那么多梨中只有一个最小的谁拿?现实生活中,往往也有一些这样的例子。比如在某颁奖现场,新人为了表达自己对前辈的敬仰,示意前辈先行,前辈为了表达自己对新人的照顾示意新人先行。如此几番,来来回回谦让数次,前辈架不住新人的热情只好先行。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多么和谐的一幕呀!可是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尴尬。有礼貌,懂谦让,本是好事,可是有时候往往成为作秀的工具。诸如此类的事件还有很多,那么怎么解决诸如此类的事情呢?我觉得应该制定一些规则,为唤醒人们的道德自觉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以便于人们用规则和道德解决问题,既规范了社会秩序,又弘扬了传统优秀道德。在规则的护航下,人们看到老人摔倒可以放心扶起;看到钱包可以放心捡起上交;看到有人吵架打架可以放心去劝阻……

猜你喜欢
学生心理理想信念规则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让规则不规则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小学阶段班主任工作的思考与升华
合理把握教学设计中问题的“度”
构建符合学生心理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