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道德与法治课成为学生情感体验的主阵地

2019-12-23 01:23纪娜
新课程·下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价值引导教育方式

纪娜

摘 要:情感的选择多么鲜明,情感的力量就多么执着。从品德的构成要素分析,“知”也只是起定向作用,决定“对不对”;而“情”才决定做不做。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就要让学生体验诸如善良、同情、悲哀、快乐、爱和互助的情绪。把培养“情感文明”作为课程的最终宗旨。

关键词:德育现状;价值引导;自主构建;教育方式;情感文明

德育一直以来是学校、社会、家庭所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学校。我国学校教育中有突出德育的传统,一直都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但从目前的成果来看,高涨的德育热情和大规模的德育实践,却未收到预想的效果。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笔者认为有几点现状值得思考。

一、校本的发展方向

毫无疑问,我们通过实施新课程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道德标准。然而,我们意识到,学生品德发展问题对教育者来说并不是容易处理的。品德教学这一领域,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已超越了让学生去做什么,而是探索了我们该给他们提供些什么。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呼吁要构建一种让学生感受道德的课堂,并有意识地把道德与法治作为以德育培养的主导学科,在实施中我们有必要不断加以讨论修正。

道德具有两重文化功能:(1)认知功能;(2)调节功能。长期以来,我们很少自觉在这一层面上来思考品德学科的实施。事实上,道德教育是具有时代性的,一种行为被认为是道德的,必须满足时代的某种道德标准。

二、价值引导——要让传统美德成为课程的灵魂及核心

道德与法治学科实施的文化背景,是千年形成的传统道德文化底蕴,蕴含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整体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整体主义精神,固守并倡导传承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是教学的重要使命之一。事实上,标准中课程部分“情感與态度”中的三点内容每一条都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息息相关。课程的实施,应成为这些传统美德主旋律回响下的重变奏。如果丧失了这一内在尺度,就是一种躲藏在自己价值系统里的闭目塞听,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文化传统的故意省略。因此,也是对课程目标的变相冷漠。实质上,传统美德是价值观中最基本的东西,它是超越时空的,甚至可以说越是基础的,就越是永恒的。关于文化的传承,新课程已设计了完整的框架,因此,在学科实施中,固守传统美德不需要借口,师者,也无权懈怠。

三、教育的方式

行为主义者把道德行为完全看成是外部控制的奖励与惩罚的结果,社会学习理论派则强调榜样和模仿的中重要性。从实践来看,这些因素在学校主要归于两大类方法或操作系统;一是说服教育及其派生物,如理论的灌输、榜样的影响、潜移默化的感染,以其自觉自愿为基本特征;二是强制教育及其派生物,比如惩罚纪律约束,以被迫性自愿为基本特征。后一类方法在终极意义上不是我们追求所需要的,因为它所产生的道德行为是机械的,没有生命力可言。在强制行为下所产生的德育效果只是一时一刻的,并不能是学生的道德品质在本质上发生变化。

因此更多时候,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会运用前者。由此可见,说服教育已成为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之一。而在教育过程中有些教育工作者把说服教育单纯地理解成“说”,而忽视“服”。在教育的过程中习惯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只知道一味唱高调,而不去注意学生的情绪反应,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当学生对他们的“说”产生消极抵触情绪时,他们又采用强压的办法来压制学生。对学生硬看,让他们一直处于教师的严格管制下,把自己的要求强加给学生,不顾及学生感受以及他们的接受程度。结果伤了学生的自尊,以致产生逆反心理及对抗情绪。这种教育方式,教师只注重了“说”,用一些空洞的理论去引导学生,并试图用条条框框去规范学生。这样不但没有产生情感共鸣,反而会形成负面效应。

事实上,品德教育,单用“教”的方式通常不会见效果,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休谟很早就揭示了道德哲学中一个最为复杂的问题,那就是“是”与“应当”的问题。他指出:人的言语和行为并不是由理性决定的。而是由人的感情决定的。事实上,情感的选择多么鲜明,情感的力量就多么执着。从品德结构的构成要素分析,“知”也只是起定向作用。决定“对不对”;而“情”才决定“做不做”。从学科教育实施情况看,我们已注重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去形成符合规范的价值观,把“情感—体验型”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德价值学习方式。

现在我们所要探讨的是,如何在课堂上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美好的“情感场”。能让学生欢笑,让学生流泪……为此我们做的很少!课堂就要学生去体验诸如善良、同情、悲哀、快乐,爱和互助的情绪。将这些重要的、基础的社会情感汇合在一起,产生一种美德情感,形成一种“情感文明”。在学习中,让学生形成情感文明,就等于让他们有了多样的生活体验。有了文明的情感,学生也就在心中直接形成了一种精神榜样,就有了价值支撑点,即使在单独的环境里,他们也能做出道德方面的正确抉择。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2]艾伦.C奥恩斯坦.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陈会昌.德育优思:转型期学生个性心理研究[M].华文出版社,1999-05.

猜你喜欢
价值引导教育方式
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及引导研究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与教育方式分析及阐释
农业院校环艺课程教育方式与考核改革的构建
高中英语的高效作文教学法之我见
基于应用语言的英语文化导入教育方式
浅析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用户信息素质教育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引导”
改变教育方式,让教育与生活融通
对我国德育生态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超越概念化:法治思维视角下的法律职业伦理研究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