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运行管理与安全维护研究

2019-12-24 02:03王关祥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9年10期
关键词:网络平台架构智慧

◆王关祥

高校网络运行管理与安全维护研究

◆王关祥

(山东农业大学网信中心 山东 271018)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网络信息化教学环境下,首先要做好高校网络自身的运行管理及维护工作。本文首先从基于智慧化校园的高校网络建设现状分析着手,通过探讨近年来高校网络建设发生的积极变化,以及目前运行管理中存在的负面影响因素,提出几点可行的运行管理和安全维护策略,以期改善高校网络运行环境,为相关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高校网络;运行管理;安全维护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网络已经从传统的有线网络发展到有线与无线并行,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甚至达到全校覆盖,智能化水平也显著提升。在智慧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SDN网络和无感知校园无线网络的应用,使高校网络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不仅网络运行速率不断加快,而且安全防护水平也得到提高。但是同样不能忽略高校网络运行管理和安全维护的重要性,需要结合新的网络运行环境,部署运维管理策略,确保高校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1 基于智慧化校园的高校网络建设现状

1.1 传统网络架构向SDN网络架构的转化

传统高校网络主要采取核心、汇聚、接入架构,网络架构复杂,灵活性较差,无法满足大量新业务应用需求。在SDN网络架构的推广下,SDN通过控制层面和数据层面的分离,领用网络集中化管理和应用平台,实现对网络的灵活、集中、细粒度的可视化控制,能快速满足高校业务的需求。在校园无线网络集中覆盖的应用下,高校网络不仅能够覆盖科研院所、办公区、教学楼、体育馆、艺术广场等重点区域,还能够覆盖寝室、运动场、食堂等区域,为学生利用网络开展碎片化学习提供支持。总体而言,近几年来高校网络建设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许多应用成果,使高校信息化水平得到再次提升[1]。

1.2 负面影响的最小化

(1)网络结构过于复杂,高校网络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线到无线、无线双路由、从单一到复合系统的变化,而且同时具备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功能,相比于传统校园网络复杂的架构,在现阶段的智慧网络平台建设过程中,通过大二层SDN网络架构实现了对已有网络架构的整合,并且从使用效果上看实现了质的突破,有效避免了信息孤岛的出现,满足了用户实际使用的需求;

(2)在网络性能和安全性方面,由于高校网络的用户基数较大,而且在利用各种软件进行视频等资源的上传和下载时,占用网络流量较大,对网络负载能力有较高要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涉及网络服务器频繁切换等问题,一方面容易影响响应速度,一方面也容易出现安全问题,通过校内网络缓存与路由转发等技术手段避免了校园网络故障的频次;

(3)从网络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来看,主要存在运维管理人员配置不足、网络服务人员技能的服务理念的差别、运维专业水平与高校网络建设发展不匹配等问题,容易影响运行维护工作的正常开展[2]。

2 高校网络运行管理与安全维护策略探讨

2.1 加强高校信息化及网络化建设

针对上述高校网络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应继续加快高校网络信息建设,改善网络结构(从传统的三层网络架构到SDN二层网络架构),提高网络智能化水平,从根本上提高其运行质量水平。围绕智慧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的总体建设目标,构建一个更加智能、综合性更强的个性化感知服务平台。同时实现网络信息服务与现有教学科研资源的深度整合,为线上线下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其次,在高校智慧网络平台的构建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系统运行维护的需要,在校园管理系统、自动化办公系统、校园监控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数字图书馆资源服务系统等系统平台的建设过程中,通过统一的身份认证服务机制、内容管理和监控机制、数据采集和传输的监控机制等,为网络运行维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方便。另外,还应配备具有一定智能化水平的软件服务动态监控系统和决策辅助分析系统,充分发挥系统的自监自管能力,减轻高校网络运行维护管理负担。

2.2 建立统一的网络数据传输标准

为保证高校网络的实际使用性能符合要求,应建立统一的网络数据传输标准,这也是开展网络数据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高校网络建设过程中,应根据数据来源、类型、格式、性质等,对数据进行逻辑分析和集中处理,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确保数据定义、语义、代码意义一致,且能够被用户理解,减少因数据本身问题产生的网络使用问题。因此,应做好基础数据的标准化工作,通过对每一类数据采用统一的格式进行存储和处理,确保其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能够被有效识别,同时减少各个节点数据转化的资源占用,进一步提高网络运行效率。

2.3 提高高校网络运行安全防护等级

在依托于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扩展高校网络架构的过程中,首先要在信息数据安全方面提供保障,在实现数据互联互通、连接已有网络架构的同时,确保各网络平台的协调运行。由于智慧校园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交互性强,也会带来一些新的网络安全问题,必须采用先进的安全防护技术手段,包括云安全技术、网络节点监测和控制技术等,提前发现网络中的安全隐患,从而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服务器资源或用户数据受到破坏。在此方面,也需要构建三级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即服务器防护、网络节点防护和用户端防护措施,综合利用数字签名、防火墙、病毒查杀技术等,在各个环节布置好安全防护措施,提高高校网络安全防护等级。

3 结束语

在智慧校园网络平台建设过程中,通过提高对网络运行管理和安全维护的重视程度,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网络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管,同时提前布置好安全防护措施,可以确保高校网络的正常运行。从而充分发挥智慧网络平台的作用,为教育教学和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提高各方面的工作效率和成效。

[1]宋文慧.高等院校多层次安全防御体系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6.

[2]祝丹.高校对大学生网络信息系统的管理和运行维护[J].信息系统工程,2015(11):62-63.

[3]徐喆.高校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12.

猜你喜欢
网络平台架构智慧
基于FPGA的RNN硬件加速架构
网络平台支持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网络平台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浅析
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社会治理架构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VoLTE时代智能网架构演进研究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